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阿拉伯数字使用规则:①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③计量单位前的数字和统计表中的数值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④多位数的阿拉伯数字不能拆开转行。

  • 标签: 阿拉伯数字 论文 医学 数字使用 计量单位 统计表
  • 简介:目的探讨硅乳胶尿管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ralresectionoftheprostate,TURP)膀胱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接受TURP后留置乳胶尿管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患者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接受TURP手术留置硅乳胶尿管的BPH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术后出血、尿管堵塞、膀胱痉挛)和尿管留置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尿管堵塞和膀胱痉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尿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P术后采用硅乳胶尿管进行膀胱冲洗可减少尿管阻塞及膀胱痉挛发生,并缩短尿管留置时间。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冲洗 硅化乳胶尿管
  • 简介:[目的]比较并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取肾和开放供肾取肾的安全性和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供肾取肾病人(机器人组)和同期进行的20例开放供肾取肾病人(开放组)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资料,比较两组病人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肾功能、肛门排气时间、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机器人组出院时末次血肌酐为98.90μmol/L±21.20μmol/L,开放组为93.63μmol/L±20.38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6.80h±7.38h,开放组为49.89h±11.32h,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停伤口引流管时间为64.74h±12.58h,开放组为61.20h±10.12h,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手术持续时间为4.58h±1.56h,开放组为2.15h±0.35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中出血量为70.00mL±25.82mL,开放取肾组为110.53mL±45.88mL,开放组出血量多于机器人组(P〈0.05);机器人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60d±0.70d,开放取肾组为5.53d±1.22d,机器人组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机器人组发生1例外耳郭压疮,开放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围期肝功能异常。[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供肾取肾安全可靠,病人中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由于达芬奇机器人取肾的特殊性,在掌握开放取肾术后常规护理外,还需掌握预防和处理手术体位性压疮等特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 活体取肾 开放取肾 护理
  • 简介:目的:对行环状电切活动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围期品管圈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围期品管圈活动,对比行环状切除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品管圈实施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行环状电切的慢性宫颈炎患者经品管圈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0.05),患者术后无疾病复发。结论:对行环状电切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品管圈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环状电切术 术后复发率 品管圈
  • 简介:目的探讨适合肺叶切除患者围期应用的更为安全高效的排痰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振动排痰背心进行排痰,观察组患者应用兼具排痰功能的呼吸训练器进行排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口痰咳出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1),疼痛评分、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肺癌行肺叶切除患者,围期采用兼具排痰功能的呼吸训练器进行排痰,较常规方法更有助于术后排痰排出,且能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肺癌 振动排痰 肺叶切除术 呼吸训练器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发展,传统置入法存在失败率高、易导致并发症等问题;鼻胃管插入后,对其位置的确认是胃管置入的重要环节,其置入深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后期的营养、给药能否成功,误入气管则会导致其他并发症。本文对改良胃管置入法、胃管位置的确认法进行综述。

  • 标签: 胃管置入术 位置确认 改良法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相关脑卒中护理配合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上海长海医院影像医学科导管室行经皮左心耳封堵(leftatrialappendageclosure,LAAC)治疗的房颤卒中高危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配合要点。结果39例患者手术均在食道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其中38例患者使用Lacbes左心耳封堵器,1例患者使用ACP左心耳封堵器。中1例患者发现心包填塞行急诊心脏修补及封堵器取出,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导管室护士正确掌握经皮左心耳封堵的手术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掌握手术配合方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各项术前准备,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对于患者手术成功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房颤 脑卒中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行PC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遵医行为及再次入院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1周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遵医行为及再次入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不仅能促进PCI手术患者伤口恢复,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入院率,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护理 个案管理模式
  • 简介:纵膈肿瘤指源于纵隔的肿瘤,包括胸腺瘤、支气管囊肿、畸胎瘤、淋巴肉瘤、食管囊肿、恶性淋巴瘤及脂肪瘤等,良性较多[1]。开胸手术患者常因手术后疼痛、创伤较大等因素,造成术后呼吸变浅变快,故术前加强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尤为重要。男性呼吸一般以腹式呼吸为主,而巨大纵膈肿瘤中双侧膈神经损伤更会导致腹式呼吸消失,导致重度呼吸困难、肺不张、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等严重的临床症状,

  • 标签: 纵膈肿瘤 双侧神经损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对采用骨搬运治疗骨缺损或慢性骨髓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院骨科接受骨搬运的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如术前予以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术后控制骨搬运速度和指导督促病人进行康复锻炼等。[结果]31例病人均恢复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接受骨搬运的病人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帮助病人顺利完成手术、积极康复锻炼,达到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均满意的效果。

  • 标签: 骨缺损 慢性骨髓炎 骨搬运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住院期间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健康教育的形式,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对本院骨科6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髋关节置换住院患者对了解目前的病情、治疗方案与效果、功能锻炼及程序、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支具的使用、体位与正确的生活方式等项目需求率高;患者最需求的健康教育形式是"口头讲解+动作示范",其次是"图片讲解"形式。结论应针对全髋置换患者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需求,加强围手术期知识的宣教和指导,实施多形式、阶段性、个性的健康教育,创造安全的围手术期环境。

  • 标签: 全髋置换术 健康教育 需求
  • 简介:目的总结行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的婴幼儿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集中收治14例婴幼儿患者行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术前使用水合氯醛有效镇静,协调各部门集中完善检查;改进备皮方法,使用电动剃须刀进行安全有效的皮肤准备;协助并监督患儿及家长执行个性的禁食指导;术后使用快速康复理念,评估患儿吞咽动作及咳嗽反射,指导早期进食;应用儿科操作技术及方法,妥善维护留置针;应用雾化吸入方法有效缓解气道反应;加强并发症的观察,提供个性护理措施;全程为患儿及家长提供心理支持。结果患儿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婴幼儿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较单侧植入围手术期症状多,护理难度大,加强婴幼儿患者的专业护理水平,实施个性及精细管理,注重并发症的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婴幼儿 人工耳蜗植入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全层切除(endoscopicfull-thicknessresection,EFR)治疗胃底黏膜下肿瘤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48例胃底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FR,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FR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69.2±5.32)min。共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发生中出血、1例发生气腹、1例出现术后发热,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所有并发症均经内镜及内科治疗成功处理。经过术后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日为(6.0±0.52)d。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残留及复发。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密切的中配合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是EFR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胃黏膜下肿瘤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科接受乳腺癌根治的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QOL评分、SAS评分、应对方式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QOL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S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提高乳腺癌根治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焦虑等负性情绪,同时改善消极应对方式,提高满意度。

  • 标签: 根治性乳房切除术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焦虑
  • 简介:目的探讨中综合保暖对患者生命体征及麻醉期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中综合保暖护理.比较两组中低体温发生率、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出血量、生命体征情况及术后麻醉期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低体温发生率、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血压、心率、体温均较麻醉前有轻微下降,但下降幅度不明显(P〉0.05)对照组生命体征指标下降幅度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全麻患者施行中综合保暖护理,可有效稳定患者中生命体征,预防低体温发生,减轻手术操作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有利于减少中出血量,还可促进患者术后尽快苏醒,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术中保暖 生命体征 麻醉期恢复
  • 简介: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健康教育对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近视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近视患者90例,以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45例为观察组,接受强化护理健康教育;以2015年3-9月收治的45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和视觉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和视觉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健康教育应用于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近视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增强患者的视觉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近视患者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强化护理健康教育 用药依从性 视觉满意度
  • 简介:目的研究中压疮预防护理措施对高危压疮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460例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压疮风险评估护理。比较两组压疮风险评分、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前压疮风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压疮风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疮风险评估护理可有效降低高危压疮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减少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 标签: 压力性溃疡/预防和控制 手术中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床旁B超定位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3年3月~2016年12月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应用床旁B超定位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51例新生儿PICC置管应用了床旁B超定位PICC导管尖端最终位置情况:1002例(87.05%)导管尖端位于上腔位置;104例(9.04%)导管尖端位于下腔静脉;45例(3.91%)导管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62例(5.39%)由于PICC置管时送管不顺,借助B超定位成功送达预定位置。100例患者PICC置管术后,同一患者用床旁B超定位和床旁X线进行导管尖端定位,相同率为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定位应用于新生儿PICC置管具有无创、准确和便捷的特点,可避免新生儿多次暴露X线的机会,避免了移动新生儿,是新生儿PICC置管导管尖端定位方法之一,可以帮助新生儿PICC置管送管不顺时的B超引导下送管,可以节省护士人力资源。

  • 标签: 新生儿 PICC 床旁 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