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孕妇对乳少原因的认知状态,为制订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增加泌乳量的健康知识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5~10月在妇产科待产的300例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统计并分析孕妇的一般资料、产后乳少的原因认知、获得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最主要途径。结果产妇营养摄入不足是孕妇认知程度最高的导致乳少的条目,产妇对“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没有落实及不良情绪会导致乳少的认知程度不足;孕妇学校系统培训是孕妇获取母婴喂养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占34.0%,其次为网络(25.0%);接受孕妇学校系统培训的孕妇对于乳少原因的理解程度较高。结论孕妇对不良情绪、“三早”未落实对于孕妇乳少影响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孕妇学校系统培训是孕妇获取母婴喂养相关知识的最佳途径。

  • 标签: 孕妇 乳少 认知 孕妇学校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评价经口进食脑卒中患者的进食状态及营养状况。方法于2016年4—8月对上海市6所医院的385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以及中文版简易进食观察量表一Ⅱ和微型营养评定简表,同时评估患者的体质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小腿围、全血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客观指标,分析比较存在进食困难与无进食困难患者之间各项营养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脑卒中后存在经口进食困难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无进食困难患者;存在摄入困难、吞咽困难及精力不足/食欲下降患者的小腿围、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清白蛋白浓度均低于无相关进食困难的患者(均P〈0.05)。结论伴有进食困难的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无进食困难者,及时、合理的进食状况评估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准确判断脑卒中患者的进食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 标签: 脑卒中 进食困难 营养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施以心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36例,按照随机化原则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脑卒中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放疗结束后睡眠质量、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睡眠质量、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护理干预 鼻咽癌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分级康复训练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肌衰弱、压疮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予以四肢被动活动、功能训练;观察组采用四级早期活动与康复训练,直至患者出科或出院。干预结束后采用肌评定法(MRC-score)评估肌及Barthel指数,统计患者住院期间获得性肌无力(ICU-AW)、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压疮发生情况,记录其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出院时对照组肌评估2~5级依次是7例、17例、25例、8例,显著低于观察组4例、6例、33例、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照组Barthel指数(84.50±8.70)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92.30±1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CU-AW发生例数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但两组VAP、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康复训练可有效提升ICU机械通气患者肌,避免ICU内获得性肌衰弱及压疮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早期 被动训练 主动训练 康复训练 机械通气 肌力衰弱
  • 简介: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自我领导与学习投入现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领导力量表和学习投入度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自我领导总分为(136.55±16.05)分,学习投入总分为(72.15±10.68)分,实习护生学习投入与自我领导总分呈密切正相关(r=0.682,P<0.01)。结论实习护生自我领导与学习投入总分处于中等水平,自我领导与学习投入总分呈密切正相关。建议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改善传统教学方式、借助自主学习理论、反思学习法或搭建各种“师生相互交流”的平台、帮助实习护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及临床实习计划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实习护生的自我领导及学习投入度。

  • 标签: 实习护生 自我领导力 学习投入
  • 简介:目的:探讨Orem自理护理模式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与智力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2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进行Orem自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老年痴呆生活质量量表(DQOL)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护理后各项DQOL评分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护理后MMSE及ADL评分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Orem自理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智商水平,增强患者日常活动能力。

  • 标签: Orem自理护理模式 阿尔兹海默病 生活质量 智力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龄儿注意和多动行为的影响。方法:对37例就诊的ADHD学龄儿给予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如安思定+脑电生物反馈+感觉统合训练+行为矫正,比较治疗前后父母评定量表评分、生物反馈指标及感觉综合能力发展评分。结果:治疗后患儿在多动/冲动、多动指数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在品行障碍、学习问题、心身问题、焦虑四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在本体觉、前庭觉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触觉防御、学习能力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3个月后β波、SMR节律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5),θ波、θ/β比值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能强化ADHD学龄儿感觉、认知、行为间的整合能力,提升患儿注意及信息从获取、加工到输出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提高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明显改善ADHD患儿注意不集中和多动行为。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结构式 心理行为干预 综合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9O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 老年人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 简介:目的调查湖北省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的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应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对湖北省7所三级甲等医院172名手术室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77.53±36.57)分,临床护理维度均分最高为(3.34±0.56)分,其次为法律/伦理实践维度为(3.22±0.52)分,得分最低的为评判性思维/科研维度(2.46±0.48)分。手术室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历和手术室内培训时间(P〈0.01)。结论临床护理管理及教育者应结合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有针对地制订干预措施、建立合理有效的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以促进临床护理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新入职护士 专业能力 手术室 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