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丛神经损伤是由直接暴力所致的牵拉伤及神经嵌压引起的C5和T10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整个上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正确的临床诊断,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精细的术后护理,配合科学的康复指导练习,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术后护理 损伤病人 运动功能障碍 显微外科技术 神经嵌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治疗肩周炎疾病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8例,接受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8例,接受小针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展、前屈、后伸等肩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外展、前屈、后伸等肩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周炎患者中采取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臂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治疗 肩周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前 PICC置管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穿刺成功后仍有导管异位的现象发生,现将一例 PICC穿刺成功后导管异位于左头静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对 PICC置管的认知。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目前PICC置管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穿刺成功后仍有导管异位的现象发生,现将一例PICC穿刺成功后导管异位于左头静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的认知。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目前PICC置管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穿刺成功后仍有导管异位的现象发生,现将一例PICC穿刺成功后导管异位于左头静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的认知。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对18例混合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降颅压、保护脑细胞、控制血压等治疗,并进行精心护理。结果15例好转出院,2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认为规范和细致的临床护理对患者的疾病发展和转归可起到较好的监测、观察作用,并可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混合性 脑卒中 护理
  • 简介:1984年,法国学者Galibert根据外科手术填塞骨水泥的经验首先采用经皮穿刺椎体后注入骨水泥治疗椎体血管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止痛效果^[1],从而开创了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先河。该手术具有简单、微创的特点,是一种治疗某些椎体病变如骨质疏松、血管瘤、转移瘤和骨髓瘤引起的压缩骨折的新的介入疗法,它能增加椎体的抗压性,加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活动功能,具有理想的止痛效果。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C”型臂 椎体血管瘤 护理 引导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PPH治疗混合痔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PPH治疗混合痔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12例手术一次成功,病人预后艮好.对治疗、护理满意。[结论]做好PPH治疗混合痔的围手术期护理是病人术后康复的必要保证。

  • 标签: PPH 混合痔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丛神经损伤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本院中西医结合科治疗的64例新生儿丛神经损伤患儿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在湖南省康复中心治疗的32例新生儿丛神经损伤患儿为观察组,除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外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比较2组患儿的康复总有效率以及2组患儿干预前、后的MCV检查情况、患肢动脉管径及血流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2组患者的MCV检查、患肢动脉管径及血流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丛神经损伤的康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手功能训练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单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行单外固定架治疗的患者予以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并指导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结果68例患者顺利接受外固定架治疗,骨折愈合50例,延迟愈合10例,有8例不愈合,改做内固定术。4例发生针孔感染,经抗生素及局部治疗好转。结论单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克服了内固定的不足,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保障。

  • 标签: 外固定架 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 护理
  • 简介:混合农药急性中毒是指2种或2种以上的农药混合后产生的急性中毒,是近来农药急性中毒急救中的一大课题,迄今,有关混合农药急性中毒的抢救与护理的报道较少,现对近几年来收住我院急诊科38例急性混合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记录进行分析,就其抢救及护理观察特点总结如下。

  • 标签: 混合农药 急性中毒 急救措施 护理措施 临床资料
  • 简介:<正>由于肛门特殊的解剖位置和复杂的生理功能,混合痔常常采用手术治疗。尿潴留是混合痔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可达52%[1]。Ringdal等[2]研究发现,39%术后病人不能自行有效排尿,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44%。生理状态下,由于第2骶髓~第4骶髓发出的盆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兴奋,使逼尿肌收缩,膀胱内括约肌松弛,从而引起排尿。尿潴留的发生与病人的心理状况、手术的牵拉和刺激、肛管内敷料填塞过多、

  • 标签: 混合痔 尿潴留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将人文关怀运用于丛神经损伤的患者,提高患者对患肢功能恢复的信心,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让患者有一个长期的心理准备,主动配合治疗。方法:在护理丛神经损伤的患者时,将人文关怀的措施运用于患者,实施关怀性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社会、家庭状况及理解配合程度,探讨人文关怀措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正面效应。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措施后,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程度提高,患者对康复的耐心及信心增加。

  • 标签: []人文关怀 臂丛神经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G机无菌防护套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做脊柱手术患者100例,采用同期对照方法,将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无菌手术衣包裹机身,实验组采用国家专利《G机防护套》包裹机身。比较两组手术G机防护措施物品表面菌落总数、耗材成本、操作时间、医护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无明显菌落生长,实验组的耗材成本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操作时间快于对照组(t=21.20, p

  • 标签: [] G臂机,无菌防护套,骨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切除术后早期应用自制肠内混合性营养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141例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自制肠内混合性营养支持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9例出现轻度腹痛不适或腹泻,经暂停营养液输注或控制输注速度或降低浓度后得到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输注肠内混合性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降低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胃肿瘤/护理 营养支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思考在护考培训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法的实际价值。方法  以2023年3月-4月为研究周期,通过回顾性研究法整理出某院校在2023年参加护士执业考试培训的护生298名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培训前摸底考试,然后按照自由分组法,将其分成2个小组:实验组(实施混合式教学法)和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每小组护生例数均是149名,然后对所有护生的模拟考试成绩、护考通过率、对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评分等展开统计对比。结果 最后发现:实验组护生的模拟考试成绩、护考通过率、对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评分均超过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 在护考培训活动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培训效果,促使广大护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为进一步提高其护考成绩带来支持与帮助。

  • 标签: 混合式教学 护考培训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混合痔术后疼痛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估。方法:选取60例本院就诊的混合痔患者(2022.09~2023.09时间段),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优质护理干预,各30例。结果:相较之对照组,实验组疼痛评分改善好,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好,护理满意度改善好,(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疼痛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带来了明确的护理效果,缓解疼痛感受,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混合痔 术后疼痛 优质护理 效果评估
  • 简介:选择2006年5月-2007年4月确诊为糖尿病患者69例,应用踝-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评估下肢外周动脉病(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AD)危险因素,其中ABI〈0.9的19例,ABI〉1.2的26例;体质量指数〉25的18例。而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肥胖是糖尿病PAD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进行PAD筛查、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身体锻炼、家庭和社会支持等护理,从而减少PAD的发生。

  • 标签: 踝-臂指数 糖尿病 下肢外周动脉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在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中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采取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手术室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况、麻醉恢复情况、不良反应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比较两组的SAS分数和SDS分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比较两组的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短(P <0.05);比较两组的术后Ricker镇静-躁动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不良情绪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环状混合痔手术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环状混合痔手术纳入本次实验,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43例纳进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剩余43例纳进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护理价值。结果 2组护理前VAS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6%(P<0.05)。结论 环状混合痔手术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及不良症状,因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环状混合痔 常规护理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