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都要根据医嘱经常向病人临时口头告知禁食目的及注意事项,比如,明早手术,明早空腹抽血,明早做胰胆B超、胃镜等需暂时禁食、禁饮一段时间,但是有的患者容易忘记,或者护士忘记告知患者,而延误了病人的手术或检查,延长了住院日,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造成不必要的矛盾。为此,我们设计了临时禁食,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经过半年临床应用,收到非常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禁食 制作 临床工作 空腹抽血 经济负担 临床应用
  • 简介:临床使用的急救车急救药品一般是放置在车箱盖上的小药袋内,使用时翻盖取药。目前使用的针剂药品安瓿上基本没有标注有效期(原装盒上标有)。为了利于临床急救工作,我们在抢救车上设有标明药物名称、浓度等的标识,经过使用、改进,目前在标识上增加了药物的剂量,同时标有药物“三期”(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极大地方便了临床工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急救车 药品标识 药物名称 临床使用 急救药品 针剂药品
  • 简介:为减少病人或家属到护理站问询时的不便,我科设计了一种护士所在具体病房的提示,通过1年的临床应用,受到病人及家属一致好评。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 病房 制作 家属
  • 简介:分类清洗是消毒供应中心即供应室操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我院供应室工作中使用的分类清洗标识原为长方形[1]。由不锈钢材质做成,并用漆笔在标识上手工书写器械包名称,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受自动清洗机高温高湿环境影响,标识表面字迹容易模糊或掉色,且无固定结构,需经常在清洗篮内翻找,影响工作效率,标识未注明科室,发包前核对后常需更正所属科室,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设计制作了医疗器械分类清洗标识,并获得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320829773.1)。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分类清洗 标识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护理安全隐患提示在护理安全中的作用进行调研分析。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分类清洗标识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22年4月至2022年5月消毒供应中心分类清洗的64件手术器械包标识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件。对照组手术器械包使用常规标识,观察组手术器械包使用分类清洗标识。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器械包的标识使用时间、包装后器械包需更正所属科室发生率以及标识字迹模糊、掉色情况。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的数据统计结果,观察组标识的去污前所需的放置时间(3.86±0.84)s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61±0.67)s,组间对比P

  • 标签: []分类清洗标识牌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体位标识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于眼科中实施,将纳入72例眼科疾病患者参与实验,为提高眼科护理风险管理水平,将根据其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开展对照实验,其中一组为使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另一组为实施体位标识的观察组,每组36例,并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据悉观察组、对照组中分别出现2例、7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56%、19.44%,其中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体位标识用于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 标签: 眼科 护理风险管理 体位标识牌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内容具体围绕眼科护理风险管理方面,执行体位标识的应用情况做调研。方法:主要以眼科住院病患实施临床调研,共选入86例病患,将病患执行分组处理(计算机软件),各小组43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运用不同风险管理手段,一组是常规操作,二组以上述为基础配合体位标识干预,对此次病患住院过程中体位错误发生率实施调研,比较小组满意度情况。结果:所有病患都为住院治疗,对出现体位错误病例做统计,其中对照组发生概率高;对组间满意度分析,观察组更为满意(P<0.05)。结论:对眼科护理风险管理期间进行临床护理服务,经调查表示通过体位标识的运用能够促使各项工作有效开展,防止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体位标识牌 眼科 护理 风险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扑克”饮食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应。 方法 纳入 2019年 12月 -2020年 4月 我院12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创新组的 61例实施“扑克”饮食教育模式,传统组的 61例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两组饮食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 结果 创新组饮食知识掌握优良率( 96.72%)高于传统组( 83.91%), P<0.05。护理前,创新组餐后 2h血糖( 11.83±2.09) mmol/L、空腹血糖( 8.74±2.31) mmol/L与传统组无差异, P>0.05。护理后,创新组餐后 2h血糖( 6.53±1.47) mmol/L、空腹血糖( 6.04±1.13) mmol/L低于传统组, P<0.05。 结论 “扑克”饮食教育模式可促进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掌握优良率的提升,且血糖控制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扑克牌”饮食教育模式
  • 简介:在临床科室中,为了达到治疗效果,预防切口感染,使患者早日康复,遵医嘱会有2~3种药物同时使用,或者是联合使用,例如内服用药或注射用药,常常是几种药物混合在一起,通过同一个途径给药。不同的药物混合在一起,由于它们各自的化学性质不同,可以出现变色、沉淀或者形成凝块,使药物失去药效,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产生危害。

  • 标签: 药物配伍禁忌 临床科室 设计 温馨 药物混合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风痛的候分布、不同阶段变化规律与辨证施护。[方法]以中风病发病后3个观察点进行辨证量化诊断调查,对不同的观察点实施辨证护理。[结果]第1观察点以风、痰为主}第2观察点以痰、血瘀为主;第3观察点以气虚、痰瘀所占比例较大;3个观察点中气虚逐渐增加,火热、风逐渐下降,痰、血瘀一直较高。第1个、第2个观察点分别有腑实证,第3个观察点有阳虚。根据3个观察点候类型辨证施护,可使中医护理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结论]中风痛侯分布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气虚、血瘀、痰阻是中风病的根本病理机制。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缸候,完善中风病辩证施护。

  • 标签: 中风 证侯分布 辨证施护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葫芦灸在脾胃虚寒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选取70名脾胃虚寒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名。观察组接受葫芦灸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应用TC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脾胃虚寒评分量表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干预前后各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TCM脾胃虚寒评分量表和SF-36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在两方面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葫芦灸是一种在脾胃虚寒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和高安全性的替代或补充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脾胃虚寒证,葫芦灸,生活质量
  • 简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由胆道疾病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等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淀粉酶增高等为特点,如不及时治疗和护理易发展为腹膜炎、休克等,病死率高.我科2012年3月-2013年5月共收治2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肝胆湿热病人,经治疗和中医护理,效果满意.现将中医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肝胆湿热证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将穴位贴敷护理应用到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中,对其作用、效果。方法 2020年4月-2021年9月,于我院接收并对其进行护理的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共5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25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接受穴位贴敷护理,比较2组病人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眩晕状态量表(DHI)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对比更低,而其总依从性相较于对照组对比更高,P

  • 标签: 眩晕 护理 穴位贴敷 常规护理 风痰上扰证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21年2月-2021年12月中医内科收治的脾胃气虚患者150例,按照住院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n=75)和参照组(n=75),参照组采取传统药物治疗手段,观察组在传统药物治疗手段基础上增加四君子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根据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67%,远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四君子汤 中医内科 脾胃气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带下湿热瘀结型患者腹痛治疗中采取穴位埋针的效果。方法:加入到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在2021年1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带下(湿热瘀结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实验组(50例,穴位埋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00%,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较高(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相比较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在带下湿热瘀结型患者腹痛治疗中采取穴位埋针的效果较为凸显,可提升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的疼痛感。穴位埋针中医适宜技术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穴位埋针 湿热瘀结型 腹痛 治疗有效率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院内颈项部疼痛、眩晕患者中实施耳部刮痧联合头部穴位按摩的作用。方法: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将该时间段院内颈项部疼痛、眩晕患者进行研究讨论,包括62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法安排为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31例实施耳部刮痧联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最后利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由统计学系统对治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结果P值不足0.05,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症状改善率方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等各项数据信息更佳。结论:实施耳部刮痧联合头部穴位按摩有助于颈项部疼痛、眩晕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耳部刮痧 头部穴位按摩 颈项部疼痛 眩晕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药辩证治疗在骨科术后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2022.8-2023.12我院收治的60例行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中医药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以及恶心呕吐程度。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实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中医药辩证治疗 吴茱萸 骨科术后 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