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呼吸机螺纹管消毒后不同干燥法对其保存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3月本科室重复使用的呼吸机螺纹管清洗、消毒后根据不同干燥法分为3组自然晾干组、乙醇干燥组和烘干组,在保存第0/7/14/21/28d分别进行螺纹管内表面细菌学检测,共检测540次,比较各组检测合格率。结果消毒后3组螺纹管检测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存第14/21/28d烘干组合格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消毒后0-28d内烘干组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呼吸机螺纹管消毒后不可采用自然晾干法,使用烘干箱烘干法合格率最高、保存时间最长。

  • 标签: 干燥法 呼吸机螺纹管 消毒 保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呼吸机螺纹管消毒后不同干燥法对其保存时间的影响效果。 方法 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3 月本科室重复使用的呼吸机螺纹管清洗、消毒后根据不同干燥法分为 3 组:自然晾干组、乙醇干燥组和烘干组,在保存第 0/7/14/21/28d 分别进行螺纹管内表面细菌学检测,共检测 540 次,比较各组检测合格率。 结果 消毒后 3 组螺纹管检测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保存第 14/21/28d 烘干组合格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 < 0.05 ),消毒后 0-28d 内烘干组合格率均达到 100% 。 结论 呼吸机螺纹管消毒后不可采用自然晾干法,使用烘干箱烘干法合格率最高、保存时间最长。

  • 标签: 干燥法 呼吸机螺纹管 消毒 保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呼吸机螺纹管消毒后不同干燥法对其保存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3月本科室重复使用的呼吸机螺纹管清洗、消毒后根据不同干燥法分为3组自然晾干组、乙醇干燥组和烘干组,在保存第0/7/14/21/28d分别进行螺纹管内表面细菌学检测,共检测540次,比较各组检测合格率。结果消毒后3组螺纹管检测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存第14/21/28d烘干组合格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消毒后0-28d内烘干组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呼吸机螺纹管消毒后不可采用自然晾干法,使用烘干箱烘干法合格率最高、保存时间最长。

  • 标签: 干燥法 呼吸机螺纹管 消毒 保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推敲与探究静脉输液导致空气栓塞的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抽样选择2019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接诊的300例静脉输液患者,统计空气栓塞发生率,并深入分析静脉输液导致空气栓塞的因素与防范措施。结果300例静脉输液患者的空气栓塞发生率是10%。结论可通过有效措施防范静脉输液致空气栓塞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输液 空气栓塞 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推敲与探究静脉输液导致空气栓塞的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抽样选择 2019年 1月— 2019年 6月我院接诊的 300例静脉输液患者,统计空气栓塞发生率,并深入分析静脉输液导致空气栓塞的因素与防范措施。结果: 300例静脉输液患者的空气栓塞发生率是 10%。结论:可通过有效措施防范静脉输液致空气栓塞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输液 空气栓塞 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层流洁净手术室术中人员流动量对空气中细菌数及切口感染的影响,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在我院同一间千级层流洁净手术室内手术的13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术中人员流动情况分为流动组98例和与非流动组32例,采用静态采样法在开始手术前(开启空气过滤装置30min,但患者未进入手术室)、术中30,60,90,120min时、术毕时(开始缝合切口时)对手术室内空气进行采样,后行细菌培养,观察及计算空气中细菌数,同时观察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空气中细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60,90,120,术毕时流动组空气中细菌数明显高于非流动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组术中不同人员流动量术前空气中细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60,90,120,术毕时,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的空气中细菌数明显高于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组术后15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非流动组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组中15例切口感染患者均为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未发生切口感染,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时手术室内空气中细菌数及切口感染率明显增高,有正相关性(P<0.05);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时手术室内空气中细菌数明显增高,有正相关性(P<0.05),但切口感染率未增加,无相关性(P>0.05)。结论术中人员流动量可明显影响到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数量,人员流动量>10人次时空气中细菌数量的升高,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性增高。

  • 标签: 层流洁净手术室 人员流动 细菌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 ]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中凝血情况,分析原因并选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科 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将 2017年 11月~ 2017年 12月共进行血液透析 1000例次作为观察组,统计透析凝血的发生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凝血 评估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中凝血情况,分析原因并选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科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将2017年11月~2017年12月共进行血液透析1000例次作为观察组,统计透析凝血的发生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凝血 评估 干预措施
  • 简介:[ 摘要 ] 目的 : 探讨开塞露便捷灌肠在便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100 位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就诊信息,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 50 例。参照组进行传统的开塞露塞塞肛法,实验组则以开塞露便捷灌肠,比较两组方法便秘患者的排便效果和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排便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 p < 0.05 )。 结论 :应用开塞露便捷灌肠能够明显促进患者排便 . 提高患者满意度,解除患者的痛苦。

  • 标签: [ ] 便秘 开塞露 便捷灌肠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尿失禁患者接尿所致阴部皮肤糜烂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5年 1月 ~2019年 11月收治的老年尿失禁应用的接尿患者 60例进行研究,纳入对象有完整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有不同程度的阴部皮肤糜烂。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全面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效果,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比较。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接尿所致老年尿失禁患者阴部皮肤糜烂护理中开展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使得患者对护理更满意,值得应用。

  • 标签: 接尿器 老年尿失禁 阴部皮肤糜烂 全面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将 T组合复苏应用于极早产儿复苏后对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情况。方法 对我院 2016年 3月至 2018年 10月新出生并且急需复苏的 64例极早产儿进行研究。把这些极早产儿随机分成施行复苏囊复苏治疗的对照组和采用 T组合复苏复苏的研究组。每组均有患者 32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完全缓解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完全缓解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组合复苏应用于极早产儿复苏疗效优越,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明显降低窒息对于极早产儿造成的严重伤害,对极早产儿康复十分有利,并可以有效加快医院床位周转,提高社会收益,造福医院和病人。

  • 标签: T组合复苏器 极早产儿 复苏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T组合复苏应用于极早产儿复苏后对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情况。方法对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新出生并且急需复苏的64例极早产儿进行研究。把这些极早产儿随机分成施行复苏囊复苏治疗的对照组和采用T组合复苏复苏的研究组。每组均有患者32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完全缓解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完全缓解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组合复苏应用于极早产儿复苏疗效优越,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明显降低窒息对于极早产儿造成的严重伤害,对极早产儿康复十分有利,并可以有效加快医院床位周转,提高社会收益,造福医院和病人。

  • 标签: T组合复苏器 极早产儿 复苏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操联合耳穴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30例 )与治疗组 (31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行耳穴治疗干预 3个疗程(每个疗程 7天),同时配合呼吸操干预 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 3个月后,治疗组肺功能得到较明显改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均 P0. 05)。结论 呼吸操联合耳穴治疗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操联合耳穴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行耳穴治疗干预3个疗程(每个疗程7天),同时配合呼吸操干预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治疗组肺功能得到较明显改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呼吸操联合耳穴治疗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