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颈内动脉海绵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6%,瘤体长大后不但会发生破裂出血,而且会压迫邻近结构产生相应症状,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外展神经瘫痪,视野缺损等,此外,癫痫、脑缺血、脑积水也是常见的表现。2005年2月,我科采用自体桡动脉移植、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颅内外搭桥术后,再行动脉瘤栓塞术治疗1例颈内动脉海绵段巨大动脉瘤患儿,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 血管移植术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护理 颅内动脉瘤 桡动脉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 报告1例主动脉部成形+CABG术后患者并发脑梗死患者术后为误吸高危患者的护理过程,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及具体情况,针对评估的临床表现及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前提是在不违背大血管与搭桥患者术后护理的整体方向上,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护理过程中注意在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皮肤、营养状况的基础上,针对患者误吸高危状态,实施个性化护理,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通过给予1例主动脉部成形+CABG术后患者并发脑梗死患者术后为误吸高危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加速了患者康复,护理效果明显。

  • 标签: 大血管术 搭桥术 误吸高危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微导管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一海绵瘘的护理。[方法]对29例外伤性颈动脉一海绵瘘病人行微导管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颈总动脉压迫训练、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术后所有病人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例出现脑出血,转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5例出现外展神经瘫痪,经营养神经治疗3d~5d后恢复。[结论]加强微导管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一海绵瘘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海绵窦瘘 外伤性 可脱性球囊栓塞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外筛视神经管减压手术的配合.方法:护士认真熟悉每一操作程序,密切配合手术医师止血,认真传递手术器械.结果:手术配合35例,术后效果好.结论:经鼻外筛视神经管减压术,是目前较先进的治疗视神经骨管段外伤的手术,手术密切配合非常重要.

  • 标签: 筛窦 蝶窦 视神经管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骶尾藏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骶尾藏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藏毛窦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一、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10例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管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患者病情变化快、带入ICU鞘管复杂、并发症多、ICU护士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对潜在并发症做好预判,以便配合临床医生及时处理,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颅内静脉窦 介入 护理
  • 简介:有创动脉压监测是经周围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内压力的一种方法,可通过换能器测量血管内整个心动周期的压力变化,连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并将其数值和波形显示于监护仪荧光屏上。还可根据动脉波形变化来判断分析心肌的收缩功能。有创动脉压监测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

  • 标签: 桡动脉 有创血压监测 置管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上颌穿刺冲洗法是耳鼻喉科常用的护理技术。传统的连接管一端为玻璃接头,一端为金属针栓,中间用橡皮管连接。制作繁琐,增加了供应部门的劳动负荷,而且橡皮管易老化,玻璃接头易损坏,容易发生污染。为此,我们自行设计了一套一次性连接管,在临床床运用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上颌窦穿刺 一次性 设计 穿刺冲洗法 连接管 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总结1例危重型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使用抗凝药物的护理、机械碎栓及取栓、去骨瓣减压及脑室外引流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经过积极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患者治愈出院,无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等症状发生。出院后3个月后、半年及一年复查,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提示颅内静脉血栓通畅。

  • 标签: 静脉取栓 机械碎栓 去骨瓣减压术 脑室外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自制简易负压持续冲洗治疗慢性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我科收治的22例慢性道伤口,采用床旁自制简易负压持续冲洗的治疗方法,观察伤口治疗效果。结果22例患者经过简易负压持续冲洗治疗,所有创面均愈合出院,伤口愈合时间25d-45d,平均36天。随访3个月-6个月,无一例复发。 结论 自制简易负压持续冲洗治疗慢性道伤口,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 标签: 自制简易负压 持续冲洗 窦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自制简易负压持续冲洗治疗慢性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我科收治的22例慢性道伤口,采用床旁自制简易负压持续冲洗的治疗方法,观察伤口治疗效果。结果22例患者经过简易负压持续冲洗治疗,所有创面均愈合出院,伤口愈合时间25d-45d,平均36天。随访3个月-6个月,无一例复发。 结论 自制简易负压持续冲洗治疗慢性道伤口,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 标签: 自制简易负压 持续冲洗 窦道
  • 简介:总结36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护理。支架植入治疗前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和心理护理;支架植入时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医护默契配合;支架植入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血压、心率,加强出血、血栓形成、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36例患者中,5例出现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对症处理后好转,2例出现短暂的反应迟钝,1例出现皮下血肿,数天后血肿吸收。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 护理
  • 简介: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疗法已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术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的动脉途径以经股动脉途径为主,其主要优点是穿刺操作简单、方便,成功率高,但其主要缺点是局部血肿发生率高,常规动脉压迫病人痛苦大,卧床、住院时间长等。目前,越来越多的心脏介入治疗采用上肢的经桡动脉途径,其优点是动脉压迫方便,出现血肿少,病人不需要卧床,痛苦小,住院时间短,不影响抗凝药物的连续使用,其缺点是桡动脉较细,穿刺有困难,导管操作较复杂。我科从2002年4月起开展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经桡动脉途径 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干预 经股动脉途径 血肿发生率
  • 简介: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由于血液流体力学的压力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进入主动脉壁间剥离内膜而形成“双腔主动脉”或主动脉瘤样扩张。病因主要为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主动脉缩窄、妊娠或外伤等。急性主动脉夹层主要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即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尽快施行外科手术。目前对于Ⅲ型夹层的介入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近期效果,下面将此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作以综述。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护理现状 主动脉内膜撕裂 患者 血液流体力学 急性主动脉夹层
  • 简介:[目的]总结夹层动脉瘤急救的过程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5例夹层动脉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急救过程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积极的抢救和护理,62例好转,3例死亡。[结论]夹层动脉瘤急救期间,应做好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 标签: 夹层动脉瘤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方法将158例患者按造影日单双号分两组,观察组82例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对照组76例用人工按压与沙袋加压止血。结果观察组患者造影术后活动时间早、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患者舒适度高。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股动脉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优于人工按压与沙袋加压止血。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术 股动脉 止血 动脉压迫止血器 人工按压 沙袋加压
  • 简介:针对颅内动脉瘤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VA—PICA)动脉瘤手术难度大,操作范围小,有多组颅神经在其周围,阻碍显露和操作。梭形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而VA—PICA梭形动脉瘤更为罕见,并且小脑后下动脉(PICA)常开口于动脉瘤上。梭形动脉瘤在形态上表现为宽颈或无颈动脉瘤,难以夹闭甚至无法夹闭。单纯运用可脱卸弹簧圈(GDC)也无法治疗,因弹簧圈无法固定在瘤体内,置入支架虽然可以塑形血管以固定弹簧圈,

  • 标签: 小脑后下动脉 梭形动脉瘤 椎动脉 术后并发症 动脉瘤夹闭术 可脱卸弹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