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在临床工作中,蛋白尿是肾脏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及治疗的重要指标。尿蛋白检测需收集24h尿液,多年来,临床工作中一直用有盖的塑料桶来收集尿液,不仅浪费而且使用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科自2007年起将使用完的戊二消毒液瓶反复清洗后制作成尿桶,用后浸泡消毒,反复冲洗晾干后备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戊二醛消毒液 蛋白尿 制作 肾脏疾病诊断 临床工作 预后判断
  • 作者: 黄光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1-03-05
  • 出处:《医药界》2021年 第18期
  • 机构:黔西南州中医院,贵州 黔西南562400
  • 简介:目的:论述产后出血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和宫素的效果体会。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产后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宫素治疗)与研究组(n=20,宫素、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各组产妇临床疗效、出血情况、止血、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20例产妇中,1例(2%)无效,8例(40.00%)有效,11例(55.00%)显效,合计有效19例,总有效率(95.00%)明显比80.00%的对照组高;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93.44±5.65)高于对照组(74.45±6.26),(p〈0.05);同时,研究组出院时间、止血时间、产后120min及24h出血量等数据资料依次为(6.21±1.34)d、(19.96±0.73)min、(248.01±19.72)ml、(297.72±16.17)ml,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疗效更佳,P<0.05。研究组20例产妇中,1例(5%)发病人数,明显比3例(15.00%)的对照组低,P<0.05。结论:产后出血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宫素可有效减少产妇止血、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增进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治疗效果;产后出血;缩宫素;米索前列醇
  • 简介:先天性青光眼是因前房角先天发育异常、房水流出障碍引起眼压升高所致,是儿童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治疗青光眼的关键在于控制病人的眼压,以减少高眼压对视神经的损害。眼压数值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方法。我科对婴幼儿采用修兹(Schiotz)(压陷式)眼压计进行测量,其对患儿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持身体制动、眼球固视。但由于患儿这个特殊群体年龄小、不理解、不能配合,

  • 标签: 婴幼儿 水合氯醛 合理诱导 镇静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经产妇,足月孕,臀位,因胎儿宫内窘迫,需剖宫产术.患者于10:10入手术室,P86/min,Bp124/80mmHg,R14次/min.10:25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完成,手术开始进行.10:40胎儿顺利娩出,即刻注射宫素20U,以利于子宫收缩止血,约5min后患者突然出现烦躁、胸闷、呼吸急促,口唇紫绀,脉细速,血压下降到70/40mmHg,即刻查找原因,给予氧气吸入,但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皮肤有散在的荨麻疹.

  • 标签: 缩宫素 过敏性休克 胎儿宫内窘迫 剖宫产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患儿水合氯灌肠中体位改变以及肛管插入深度改进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患儿为研究主体,2020年5月研究开始,并于2021年5月完成。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儿划分成(40例)的常规组以及(40例)的实验组,予以常规组传统保留灌肠方式进行水合氯灌肠,予以实验组俯卧位联合延长肛管插入深度方式进行水合氯灌肠。对比每组患儿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平均入睡时间以及镇静效果。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深度 肛管 体位 水合氯醛灌肠 俯卧位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高。唇呼吸训练是COPD患者康复护理行之有效的手段,文献报道COPD患者使用唇呼吸训练可延长呼气时间,增加呼吸道压力,延缓呼吸道塌陷,有利于肺内残余气体的呼出,起到阻止病情发展,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缩唇呼吸训练 新型缩唇呼吸训练器
  • 简介:[摘要] 由于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剖宫产频率的增加,产后出血以及宫乏力而变得更加普遍,这直接威胁着母亲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治疗分娩后术后出血的方法包括:用改良的B-Lynch缝合术和其他催产素,前列腺素,脑垂体后叶,冻干血浆以及其他治疗和预防方法。根据产妇体质选择手术和药物治疗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因此本文对宫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防治 护理进展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 宫乏力性产后出血的 护理措施。方法:选取 92 例患有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46 例,分为实验组患者给予 预防护理 干预,而分为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疗效及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预防护理 干预能有效的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和子宫收缩力,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医学上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 预防及护理措 施
  • 简介:目的比较地西泮和水合氯在烧伤小儿PICC置管中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接受PICC置管术的烧伤小儿.分为地西泮组21例和水合氯组29例,观察2组药物的镇静起效时间、镇静一次成功率、PICC一次性穿刺成功率、PICC置管总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镇静起效时间:地西泮组(9.50±2.62)min,水合氯组(20.05±4.80)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0,P〈0.01)。②镇静一次成功率:地西泮组95.2%,水合氯组6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7,P〈0.01)③PICC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地西泮组95.2%,水合氯组6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7,P〈0.05)。④PICC置管总时间:地西泮组(47.98±10.62)min,水合氯组(69.21±16.51)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5,P〈0.01)⑤不良反应发生率:水合氯组排便反应发生率24.1%,地西泮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0,P〈0.05)。结论地西泮镇静较水合氯起效时间快、有效性高,可提高PICC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PICC置管总时间,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适宜不合作小儿的PICC置管镇静。

  • 标签: 地西泮 水合氯 PICC置管 镇静 烧伤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诊治的80例宫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行综合护理,分析两组PSQI评分、产后2h、24h的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减少产后出血量,增加新生儿体重,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水合氯在患儿人工晶状体测量检查中的护理措施。方法给104例准备行人工晶状体测量的不合作息儿,口服水合氯,并观察其制动情况。结果104例不合作的患儿给予口服水合氯后均入睡,制动有效率100%。结论正确应用水合氯是患儿人工晶状体测量检查顺利完成的保证;做好检查前后的护理对检查的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人工晶状体测量 先天性白内障 水合氯醛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增强《护理学基础》临床实践教学的模式。方法在《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时同步进行课间、集中等临床见习形式。结果适当增加临床见习学时,有利于护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正向的职业价值观,并能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结论增强《护理学基础》临床实践是可行且必要的。

  • 标签: 护理教学 临床见习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宫素治疗产后出血中应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3月-2023年3月为研究时段,抽选该时段内在我院分娩的产后出血的产妇76例,按照护理方式分38组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其余38例为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产后2h和产后24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用宫素治疗产后出血时,应用循证护理可以降低出血量,保障产妇生命安全的同时降低预后障碍,对产妇平安生产有明显的医学意义。

  • 标签: 循证护理 缩宫素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热熨包应用在顺产产妇产后宫痛中的止痛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60例生理产产妇,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行常规产后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干预基础上对宫痛产妇行中药热熨法。结果 对2 组宫痛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方面比较,试验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生理产宫痛产妇实施中药热熨法可以降低产妇宫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中药热熨 生理产 宫缩痛
  • 简介: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宫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有宫乏力性产后出血风险的患者中随机挑选74例,且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个小组病例数均为3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宫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174.20±10.30)ml、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244.26±11.19)ml,对照组患者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205.30±10.54)ml、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345.20±10.36)ml,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宫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70%,对照组患者宫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8.92%,观察组患者宫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乏力性产后出血预防中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较为积极影响,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降低宫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后出血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此次研究针对宫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并进一步分析对其介入整体护理的作用及有效性。方法 参与此次研究对象皆来自本院2021-2022年间收治的宫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0例),将其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并鉴于研究的准确性、科学性,两组患者病历资料均完整,且无异样。对其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措施,后续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并将相关数据予以整合做详细阐述。结果 经检测分析后,试验组在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两项数据指标均优于常规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达到P小于0.05,存在对比性。结论 对宫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运用整体护理措施,对其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可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有效性,该护理对患者有实质性作用,获患者高度认可与满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推广。

  • 标签: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整体护理 治疗效果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综合护理策略对产妇宫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问题进行临床病症分析。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产妇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产后出血,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 50 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策略,观察组则为综合护理,并对产后出血的改善结果进行讨论。 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成果止血时间为( 37.4±2.9 ) min ,对照组为( 58.6±4.2 ) min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产妇焦虑和抑郁的评分中,观察组患者的得分情况也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令人满意。 结论:采用综合干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由于宫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并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问题上的改善,促使患者情绪稳定,提升治疗而定依从性,具有康复治疗的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 产妇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综合护理策略对产妇宫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问题进行临床病症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产妇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产后出血,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50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策略,观察组则为综合护理,并对产后出血的改善结果进行讨论。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成果止血时间为(37.4±2.9)min,对照组为(58.6±4.2)min,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产妇焦虑和抑郁的评分中,观察组患者的得分情况也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令人满意。结论采用综合干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由于宫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并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问题上的改善,促使患者情绪稳定,提升治疗而定依从性,具有康复治疗的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 产妇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