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康复护理治疗类风湿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80例2010年10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病人,全部给予针灸治疗,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护理治疗类风湿关节效果较好。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针灸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干预.[方法]对32例行全膝关置换术病人采取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预防DVT的发生.[结果]无一例发生DVT,患膝功能恢复好.[结论]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能预防全膝关置换术后DVT的发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高位足浴联合丹七止痛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的疗效.[方法]将83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并外敷丹七止痛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高位足浴治疗,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高位足浴联合丹七止痛膏外敷可改善急性痛风关节局部红、肿、热、痛症状.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中药高位足浴 丹七止痛膏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延伸服务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6月~2013年6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均给予程序化健康教育,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仅电话询问疾病恢复情况。观察组术后1、3、6个月电话回访,并进行康复指导。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1、3、6个月髋关节评分、ADL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延伸服务可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对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出院后功能锻炼的指导和信息支持,改善患者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生活能力。

  • 标签: 延伸护理服务 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目的]调查关节置换术病人对术前、术后及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关节置换术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对北京4所医院的104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集中在术后功能锻炼(57.7%)、体位指导(41.3%)、人工关节的保护(44.2%)、出院后做日常家务活动及出行活动的注意事项(39.4%、32.7%)等方面。[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关节置换术病人的需求制订针对的健康教育计划,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 标签: 关节置换 健康教育 需求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可移动U型头架在肩关节镜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病人94例随机分成试验组46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使用原始头架进行体位摆放,试验组使用改良后的U型头架摆放体位,比较两组病人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心率波动值,手术医生对体位的满意度及病人术后头颈部舒适度。[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与体位摆放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医生对体位的满意度及病人术后头颈部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可移动U型头架应用于肩关节手术体位摆放,是一种既简便安全、舒适,又便于手术操作及麻醉管理的肩关节镜手术体位摆放方法。

  • 标签: 肩关节镜 沙滩椅体位 可移动 U型头架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0月在骨伤科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学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住院期间均实施相同的康复锻炼。对照组予常规出院指导,并发放书面指导手册;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出院后6个月内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比较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2组患者出院时的Harris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观察组Harri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健康教育可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康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延续健康教育 康复 生存质量
  • 简介:血栓闭塞脉管(TAO)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慢性闭塞性疾病,本病属中医脱疽范畴,因寒湿之邪侵袭,气血不畅或痹塞不通而发,初起表现为肢冷麻木,后期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为特征.

  • 标签: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坏疽期 总攻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止痛消炎膏对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静脉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1)将110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按置管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于置管当天给予止痛消炎膏沿静脉穿刺点上方静脉的走行适量外涂,2次/天,连用5天。对照组暂不处理,如发生机械静脉再敷止痛消炎膏外加地塞米松。比较两组机械静脉的发生率。(2)发生机械静脉的患者再组成地塞米松加止痛消炎膏组和单用止痛消炎膏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实验组机械静脉5例,发生率9.09%。对照组15例,发生率27.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止痛消炎膏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机械静脉10例,其中8例(80%)治愈,2例(20%)显效;单用止痛消炎膏治疗机械静脉10例,其中6例(60%)治愈,4例(40%)显效。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敷止痛消炎膏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静脉。止痛消炎膏联合地塞米松治疗PICC置管所致机械静脉优于单用止痛消炎膏。

  • 标签: 止痛消炎膏 静脉炎 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PICC)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截矫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骨科治疗的脊柱后凸畸形的4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优化健康教育、肺功能训练、胃肠道准备,术后均予以严密的病情观察、充分有效镇痛、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例患者发生胸腔积液、1例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结论优化护理是保证患者能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严密的术后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功能恢复好。

  • 标签: 脊柱后凸畸形 优化护理措施 老年 截骨矫形术
  • 简介:总结25例重症急性胰腺患者进行区域动脉灌注治疗的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重点为做好心理护理,加强穿刺侧肢体护理及导管护理,正确使用微泵注药,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经治疗24例治愈、1例死亡.

  • 标签: 胰腺炎 区域动脉灌注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新鲜马铃薯汁湿热敷联合TDP神灯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住院发生静脉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2012年7月~2013年1月住院发生静脉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新鲜马铃薯汁湿热敷联合TDP神灯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3天后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鲜马铃薯汁湿热敷联合TDP神灯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敷,且该方法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及满意度。

  • 标签: 静脉炎 静脉留置针 马铃薯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