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新生儿PICC置入术后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本院进行PICC置入术的新生儿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新生儿血栓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置管前,两组新生儿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两组新生儿静脉血流速度均慢于置管前(P<0.05),且试验组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新生儿PICC置入术后的护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血栓发生,加快其静脉血液流速,对提高新生儿治疗效果和改善疾病预后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新生儿 血栓发生率 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速度对药物输注效果的影响是临床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发现快速输注药物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快速输注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峰值浓度升高,增加了药物的毒性。特别是对于具有浓度依赖性不良反应的药物,如心律失常、过敏反应等,过快输注速度可能与其发生相关。此外,过快的输注速度还可能导致局部不良反应,如静脉刺激和损伤。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快速输注可能引起血管炎症或血栓形成等严重不良反应。然而,较慢的输注速度也可能影响药物输注效果。较慢的输注速度延长了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可能增加药物的累积效应和毒性。此外,对于某些药物,较慢的输注速度可能导致不完全的药物释放或不足的治疗浓度,降低了治疗效果。

  • 标签: 静脉输液速度 药物输注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消化内科患者恢复速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住院患者进行分组观察,一组实施常规护理,设为常规护理组,纳入患者45例。另一组实施细节护理,设为细节护理组,纳入患者45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等实验数据。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数据结果实施统计学对比分析,可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节护理组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细节

  • 标签: 消化内科 细节护理 恢复速度。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静脉输液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输液速度对疗效的影响仍存在争议。研究通过分析不同输液速度对患者疗效的影响,发现适宜的输液速度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研究结果为临床输液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康复效率。

  • 标签: 静脉输液治疗 输液速度 疗效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骨创伤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疼痛消失时间及康复效果的影响。通过随机分组,将7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骨创伤治疗仪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疼痛消失、肿胀消失、制动及骨折愈合时间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较低。此外,观察组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较高,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短。研究结果表明,骨创伤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缩短康复周期,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骨创伤治疗仪 康复护理 肱骨髁上骨折 疼痛管理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危重患者的静脉输液是维持生命和促进恢复的关键治疗手段。初始补液速度需根据患者缺失液体量计算,快速复苏期要迅速补充。输液速度需根据生命体征、尿量及实验室指标动态调整,以避免过量或不足。合理控制输液容量,监测液体负荷与心脏功能关系,实施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及时识别并补充液体,防止器官功能损害。

  • 标签: 危重患者 静脉输液 补液速度
  • 简介:摘要:本论文研究了早期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康复的重要性与效果。烧伤后的早期护理是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关键环节,包括伤口清洁、药物治疗、创面覆盖和定期评估等措施。这些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际应用中,多种创新技术和方法的成功案例证明了早期护理的有效性。未来展望包括新技术的应用、更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持续改进,为烧伤患者提供更好的照顾和更快的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质量管理对院感控制及护患纠纷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7月院内收治的患者120例,经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分别施行常规护理及常规护理联合护理质量管理,比较组间应用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院感发生及护患纠纷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护理质量管理,可有效提升院感控制,减少感染风险,降低护患纠纷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院感控制 护患纠纷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收集社区居民参与研究,通过社区卫生中心提供的居民健康调查问卷,探究对其实施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指导,此干预措施对居民健康知识知晓、健康行为形成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研究对象:某社区居民抽取430名自愿参与调查者,结合干预前后调查问卷整体数据,对居民健康知识知晓、健康行为形成两项情况进行统计,后对其进行研究,并分析实施健康教育措施对社区居民健康指导的有效性。结果 实施积极健康教育干预后,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健康行为形成均有显著提升,干预前后数据已达到P<0.05统计标准,且具有意义。结论 实行健康教育方案对社区居民而言无疑是最可取、最便民的干预举措,无论是在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上、健康行为的改变上均起到了关键的干预作用,对此建议社区大力推广此教育方案,为更多的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居民 健康知识知晓率 健康行为形成率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精细化外科护理路径在加速手术患者康复方面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包括300名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人。实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结果:实验组康复时间从对照组的14天缩短至10天,降低并发症发生(10%对比22%)。患者满意度和疼痛管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满意度从75.0提升至88.0,疼痛评分从6.0降至3.5。结论:精细化护理路径显著提高康复速度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显示出其在优化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未来应通过更广泛的研究来验证其效果。

  • 标签: 精细化外科护理路径 手术患者康复 个性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化保健服务系统对儿童健康体检以及系统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35例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115例)与对照组(120例),观察组儿童实施优化保健服务系统,对照组给予常规儿童保健服务,对2组儿童的健康体检以及系统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并对2组儿童的家属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健康体检以及系统管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家属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掌握儿童保健知识的具体情况优于对照组儿童家长(P<0.05),调查统计近6个月健康管理费用支出情况显示,观察组的费用支出更低。结论:优化儿童保健服务系统在提高儿童健康体检以及改善系统管理情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能够减少家长相应的经济支出,取得了家长的高度认可,值得借鉴参考。

  • 标签: 优化保健服务系统 儿童健康体检率 系统管理率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降纤酶不同静滴速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探讨降纤酶的最佳静滴速度.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静滴速度分别为10滴/min、20滴/min和30滴/min,输液时间分别为2.5h、1.25h和0.83h,以7d为统计界限.结果3组患者7d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B两组较C组降低更明显(P<0.05).A、B两组凝血时间(BCT)较治疗前延长(P<0.05),C组治疗前和与A、B两组比较明显延长(P<0.01).血小板(PLT)粘附试验(PAdT)、PLT聚集(PAgT)、纤溶酶原(PLG)较治疗前A、B两组降低较显著(P<0.01),C组与A、B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均对PLT计数、出血时间(BT)无影响(P>0.05).A、B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C组较A、B两组临床疗效明显降低(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降纤酶静滴速度以20滴/min为最佳.

  • 标签: 降纤酶 静滴速度 急性脑梗死 血液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康复速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实验组患者术后即开始接受早期营养支持,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等。结果: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具体数据如下:1.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实验组患者平均排气时间为3天,较对照组的5天明显缩短;2. 下床活动时间:实验组患者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4天,对照组则为6天;3. 住院时间: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对照组则为9天;4. 并发症发生: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结论:本研究表明,早期营养支持在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早期营养支持方案。

  • 标签: 心血管患者 营养状况 早期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 目的:提高出院患者随访。方法:科室成立 CQI小组,以“提高出院患者随访”为主题,统计 2018年 2月至 12月出院患者随访,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对出院患者随访进行了持续改进。结果:出院患者随访率由之前的 68.12%提高至 92.86%。结论:通过 PDCA规范了出院患者随访流程,加强了随访工作的落实与监督,从而提高了出院患者随访

  • 标签: PDCA 提高 回访率
  • 简介:跌倒是住院病人重要的安全问题,降低跌倒及跌倒引起的损伤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目标,而跌倒的科学监测非常重要。本文对住院病人跌倒的研究方法、跌倒特征等情况进行了综述,以便为我国的相关研究和管理提供借鉴。

  • 标签: 意外跌倒 住院病人 病人安全
  • 简介:作者结合八五·九五期两次获得军队护理科研招标课题的体会,介绍了如何提高护理招标课题中标的经验。主要作法是掌握科研信息,抓住课题中标机遇,合理选择基金资助申请形式,认真填写课题申报书。作者强调要不失时机,抓住机遇,突出护理学科研究的优势,合理选题,井详细介绍了填写课题申报书应掌握的要点。

  • 标签: 课题申报 选题 基金资助 作者 作法 护理科研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出院患者随访。方法科室成立CQI小组,以“提高出院患者随访”为主题,统计2018年2月至12月出院患者随访,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对出院患者随访进行了持续改进。结果出院患者随访率由之前的68.12%提高至92.86%。结论通过PDCA规范了出院患者随访流程,加强了随访工作的落实与监督,从而提高了出院患者随访

  • 标签: PDCA 提高 回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