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吴茱萸穴位贴敷加耳穴压豆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肝阳上亢睡眠失调的疗效观察方法:收集140例眩晕肝阳上亢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片,研究组给予吴茱萸穴位贴敷+耳穴压豆+天麻钩藤饮治疗失眠症。分别在治疗前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分别从5个维度进行评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影响睡眠因素、安眠药物)分数越低代表维度恢复越好。

  • 标签: 吴茱萸 穴位贴敷 耳穴压豆 天麻钩藤饮 失眠症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对肾病脾肾阳虚水肿病人中医症候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肾科住院的脾肾阳虚水肿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试验组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记录两组病人中医症候量化积分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病人中医症候量化积分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脾肾阳虚水肿病人采用艾灸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其中医症候,提高疗效.

  • 标签: 艾灸 肾病 水肿 脾肾阳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眩晕(原发性高血压)应用赵氏雷火灸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回顾性将我院自2019年10至2020年8月间收治的70例诊断为眩晕(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方案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案及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赵氏雷火灸治疗方案,连续1周后对比分析两组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总体控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眩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赵氏雷火灸治疗方案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眩晕病 赵氏雷火灸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应用火龙罐联合穴位贴敷的方式,针对阳虚失眠患者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近几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阳虚失眠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为45例。其中,研究组采用火龙罐联合穴位贴敷的治疗护理方式,常规组采用的是西医治疗护理手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阳虚体质评分、PSQI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得出,研究组的各项非数据都要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阳虚失眠患者来说,应用火龙罐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方式,搭配合理的护理手段,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火龙罐 穴位贴敷 阳虚型失眠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应用火龙罐联合穴位贴敷的方式,针对阳虚失眠患者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近几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阳虚失眠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为45例。其中,研究组采用火龙罐联合穴位贴敷的治疗护理方式,常规组采用的是西医治疗护理手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阳虚体质评分、PSQI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得出,研究组的各项非数据都要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阳虚失眠患者来说,应用火龙罐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方式,搭配合理的护理手段,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火龙罐 穴位贴敷 阳虚型失眠患者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观察热敏灸联合督脉灸对阳虚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对患者的治疗和观察,分析其对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热敏灸联合督脉灸在治疗阳虚过敏性鼻炎中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热敏灸 督脉灸 过敏性鼻炎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中医护理干预对耳穴埋豆辨证治疗眩晕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某院接诊的80例眩晕症病人,按照盲分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敏感点埋豆联合西医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耳穴埋豆辨证法联合中医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同时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耳穴埋豆辨证 眩晕症 中医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将穴位贴敷护理应用到风痰上扰证眩晕患者中,对其作用、效果。方法 2020年4月-2021年9月,于我院接收并对其进行护理的风痰上扰证眩晕患者,共5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25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接受穴位贴敷护理,比较2组病人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眩晕状态量表(DHI)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对比更低,而其总依从性相较于对照组对比更高,P

  • 标签: 眩晕 护理 穴位贴敷 常规护理 风痰上扰证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慢性咳嗽肺脾阳虚证患者实施冬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分析临床改善成效。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耳穴埋豆联合针灸治疗方式对于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05-2021.05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眩晕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86例,将纳入研究患者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43例)、对照组(43例),二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耳穴埋豆与针灸联合治疗方式,对组间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状态,包括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进行比较。结果:接受2周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耳穴埋豆 针灸 眩晕病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干预用于梅尼埃眩晕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8月-2022年7月本科接诊梅尼埃眩晕病人(n=6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1人,前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DHI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DHI评分,在干预结束之时:试验组的数据(25.41±6.52)分,和对照组(41.75±7.41)分相比更低(P<0.05)。关于满意度,试验组的数据96.77%,和对照组77.42%相比更高(P<0.05)。结论:梅尼埃眩晕用整体护理干预,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眩晕残障程度减轻更为迅速。

  • 标签: 梅尼埃病眩晕 满意度 整体护理干预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肾阳虚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围绕50名脾肾阳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从2020年1月-2022年1月研究期内纳入观察,入组后对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实施雷火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组,n=25),一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n=25),对比不同治疗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指标96.00%(24/25)高于对照组76.00%(19/25),(p<0.05);治疗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中出现1例病情复发病例(4.00%),对照组中出现6例病情复发病例(24.00%),(p<0.05)。结论:针对脾肾阳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雷火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雷火灸 中药灌肠 脾肾阳虚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应用眩晕分级护理方法护理耳源性眩晕病人时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耳源性眩晕病人90例参与研究,选择时间即2020年4月-2021年4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病人划分成参照组、研究组,45例病人每组,对参照组病人实行一般护理,对研究组病人实行眩晕分级护理,比较组间干预效查。结果:研究组病人眩晕残障评分、焦虑情绪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评分,P<0.05。结论:一般护理方案的效果良好,可以缓解耳源性眩晕病人的病情,在此过程中,落实眩晕分级护理方法,益于提高临床疗效,眩晕病情好转。

  • 标签: 满意度 耳源性眩晕 焦虑 眩晕分级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耳穴压丸护理对颈椎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2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颈椎眩晕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耳穴压丸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压丸护理可改善颈椎眩晕症状,改善患者生活功能。

  • 标签: 颈椎病性眩晕 耳穴压丸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阳虚体质作为亚健康中的一种已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健康问题。扶阳罐作为阳虚体质的主要治疗手段,得益于临床学者不懈研究与科学技术发展。本文现即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扶阳罐在阳虚体质的应用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扶阳罐 阳虚体质 中医理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眩晕分级护理方案在耳源性眩晕病人中的应用及其干预效果。 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模式对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本医院收诊的 84 例耳源性眩晕病人进行设组研究,对照组( n=42 )接受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 n=42 )基于其条件开展眩晕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案的跌倒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眩晕残障程度。 结果 :观察组发生跌倒事件的病人占比少于对照组( P < 0.05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干预后,观察组 眩晕残障测评量表( DHI )测评结果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眩晕分级护理方案应用于耳源性眩晕病人的临床干预,对减少跌倒事件发生、提升病人满意度均有明显作用,值得推荐。

  • 标签: 眩晕分级护理 耳源性眩晕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分级护理方法能够产生的干预效果如何,进而实施有效的临床推广和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作为研究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从具体的研究和分析当中可以发现,分级护理实际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和影响,也更是能够实现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以及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影响。结论:通过有效的分析和研究,确定分级护理工作的实施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和影响,因此可以基于具体的工作需要,合理实施分级护理工作。

  • 标签: 耳源性眩晕患者 分级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虚阳亢眩晕病患者采用敛汗滋补贴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6月—2023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66例阴虚阳亢眩晕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3)患者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n=33)患者联合应用敛汗滋补贴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眩晕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及眩晕障碍调查量表(DH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症及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血流速度(Vm)、基底动脉血流速度(BA)、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RVA)、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LVA)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眩晕发生频率、持续时间与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发生频率更低、持续时间更短、DHI评分更低(P<0.05)。结论:阴虚阳亢眩晕病患者采用敛汗滋补贴穴位贴敷治疗可促进眩晕症状缓解,改善血流动力学。

  • 标签: 阴虚阳亢型眩晕 穴位贴敷 西药治疗 眩晕障碍 血流动力学 中医证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任脉灸结合督脉灸调理阳虚体质疗效。方法:我科2020年06月-2022年08月收治的120例阳虚体质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任脉灸结合督脉灸调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未开展任脉灸结合督脉灸,而采取常规日常生活干预)与实验组(60例:开展任脉灸结合督脉灸),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持续干预3个月后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任脉灸 督脉灸 阳虚体质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