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侧方入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应用侧方入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32例病人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疼痛、并发症的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32例病人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为3.5d±0.3d,疼痛症状均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8分±0.7分,与术前8.5分±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3,P=0.00);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为一过性大腿前方轻度麻木,经处理后症状消失,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系统、有效地护理对应用侧方入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提供了保障。

  • 标签: 腰椎结核 侧方入路 病灶清除 融合内固定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66例LIDP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1年JO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时、出院1年Roland-Morris问卷(RM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LIDP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手术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脊柱融合术是治疗脊柱疾患的一项基本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椎间融合器被用于脊柱融合术,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已作为常规手术开展,植入椎间融合器是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一项重要步骤。以往临床将减压所取的椎板、棘突、

  • 标签: 明胶海绵 椎间融合器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肿瘤内科置管的268例PICC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268例PICC置管患者中出现计划性拔管22例,占8.21%。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与年龄、肘窝下置管、导管留置时间较长、高浓度药物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PICC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管理对策,减少患者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 标签: 肿瘤内科 PICC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目的]了解中山市户籍孕产妇产前检查依从性及妊娠结局并制定针对性对策。[方法]对2014年1月—3月入院分娩的103例中山市户籍孕产妇产前检查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管理对策并实施;对实施管理对策后入院分娩的91例孕产妇进行调查,比较管理对策实施前后孕产妇产前检查依从性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实施管理对策后中山市户籍孕产妇产前检查依从性提高,不良妊娠结局降低。[结论]有效的管理对策可提高中山市户籍孕产妇定期产前检查的依从性,从而降低了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标签: 孕产妇 户籍 产前检查 依从性 妊娠结局 管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营养性吸吮对有效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进行足跟采血检验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口中滴注葡萄糖溶液,研究组新生儿给予葡萄糖溶液吸吮后进行营养性吸吮。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IPS)和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评分简表(NFCS)评估两组新生儿疼痛情况。结果:采血中及采血后研究组新生儿NIPS评分以及NF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足跟采血新生儿予以营养性吸吮,可以有效缓解其足跟采血所至的疼痛刺激,减轻新生儿痛苦。

  • 标签: 早产儿 足跟采血 非营养性吸吮 疼痛
  • 简介:目的了解部队新聘现役文职人员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为今后科学施训和完善文职人员培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9-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现役文职人员军事训练伤情况调查问卷对222名部队新聘现役文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222名新聘现役文职人员训练伤的发生率为46.4%,高于既往部队新兵训练伤的发生率。结论部队新聘现役文职人员军事训练伤发生率较高,影响了参训人员的身心健康和训练效果,需进一步加强其军事训练的健康教育工作。

  • 标签: 部队 非现役文职人员 军事训练伤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重症监护室(ICU)计划性拔管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的6例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讨论分析,运用根因分析法进行近端原因,根本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方法,落实导管脱落高危风险预防措施的执行力,建立管道固定制度,规范固定方法,改进约束方式,加强医护合作及宣教,优化人力资源分配等。[结果]2014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2例计划性拔管事件,无麻醉恢复期约束带固定失效导致的计划性拔管发生。[结论]运用根因分析法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ICU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根因分析 质量管理 重症监护室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PubMed、EMbase、OVID、EBSCO、CBM、CNKI、VIP和WanFangData,查找关于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6月。由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和Stata12进行Meta分析或描述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3个完全随机对照试验,共17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按摩联合常规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对照:穴位按摩联合常规护理组在提高治疗失眠的有效率[OR=4.60,95%CI(2.11,10.05),P〈0.01],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SMD=-0.70,95%CI(-0.84,-0.56),P〈0.01]及延长干预2d后的睡眠持续时间[SMD=0.54,95%CI(0.21,0.87),P〈0.01]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穴位按摩组与用药护理组对照:穴位按摩组在提高治疗失眠的有效率[OR=5.25,95%CI(2.89,9.53),P〈0.01],降低睡眠质量指数总分[SMD=-1.41,95%CI(-2.30,-0.52),P〈0.01],缩短入睡时间[SMD=-103.14,95%CI(-115.50,-90.69),P〈0.01]及延长干预4d后的睡眠持续时间[SMD=67.46,95%CI(59.32,75.60),P〈0.01]方面均优于用药护理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按摩用于治疗失眠效果确切。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有赖于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 标签: 穴位按摩 失眠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自把癌症纳入慢性病范围以来,即把有关肿瘤工作的任务“肿瘤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修订为“肿瘤预防、早诊断、综合治疗、姑息治疗”。其中,癌症姑息医学(palliativemedicine)作为医生执业的最年轻的临床分支学科,是对那些对疾病治疗无反应的患者的积极的、整体的关怀照护。

  • 标签: 癌症 支持治疗 患者需求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全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行介入治疗剖宫产术,采取术前反问式健康教育的访视、针对性心理护理,术日高效、优质手术配合、细致的产妇及新生儿护理,术后回访、对症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结果]15例介入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介入配合剖宫产术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效果较好,而有效的全期优质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剖宫产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人工按摩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及急迫性尿失禁(UU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PFD及UUI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单纯训练组,各60例。联合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人工按摩治疗。单纯训练组给予常规治疗,疗程6~8周。观察两组疗效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训练组(P〈0.05);两组治疗后盆底肌电位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好于单纯训练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评分低于单纯训练组(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人工按摩治疗PFD及UUI,能有效缓解患者的预后及盆底电生理特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尿失禁
  • 简介:目的观察0.9%氯化钠溶液鼻腔超声雾化治疗妊娠期鼻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诊断为妊娠期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鼻腔冲洗)和观察组26例(鼻腔超声雾化)。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6周后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及鼻内镜检查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鼻内镜检查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0.9%氯化钠溶液鼻腔超声雾化能够改善妊娠期鼻炎患者的鼻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妊娠 鼻炎 0.9%氯化钠溶液 鼻腔 超声雾化
  • 简介:颈椎病是以退行性病例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四肢无力、颈背疼痛。有学者提出以中药外敷联合功能康复锻炼给予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药外敷配合功能康复锻炼治疗颈椎病的护理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3例颈椎病患者,根据悔床症状、体征、X线摄片、CT、MRI等检查确诊。

  • 标签: 中药外敷 颈椎病 护理 功能锻炼
  • 简介:目的通过开展系统性家长健康教育,期望提高家长参与率和依从性,从而提高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我科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接受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系统性家长健康教育。6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脑瘫儿童综合功能测评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后脑瘫儿童综合功能测评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脑瘫患儿家长实施系统性的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改善脑瘫儿童综合功能测评评分,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脑性瘫痪
  • 简介:目的探讨光子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光子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关节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Z=-2.53,P=0.01),DAS28评分低于对照组(t=2.78,P=0.01)。结论光子治疗能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关节炎 类风湿 光子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开设老年疼痛治疗跨专业选修课,提高医学本科生的老年疼痛知识和态度水平。方法由跨学科医护师资团队对两个学期选修老年疼痛治疗课程的120名不同专业医学本科生开展疼痛教育,比较课前课后医学生疼痛态度、信念和知识的变化,评价医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结果课程结束时,医学生疼痛知识得分由(33.46±8.85)分提高到(55.46±10.02)分(t=17.560,P〈0.01)。学生对教学评价的条目均分为3.93分。结论跨专业开设老年疼痛治疗选修课是对医学本科生疼痛教育的有益尝试。

  • 标签: 教育 医学 学士 跨学科 老年人 疼痛管理 选修课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对肾病脾肾阳虚型水肿病人中医症候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肾科住院的脾肾阳虚型水肿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试验组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记录两组病人中医症候量化积分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病人中医症候量化积分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脾肾阳虚型水肿病人采用艾灸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其中医症候,提高疗效.

  • 标签: 艾灸 肾病 水肿 脾肾阳虚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