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因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49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全面组27例和常规组22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全面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两组出院后接受至少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随访期间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及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全面组随访期间血糖水平较稳定,控制达标率高达81.48%,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全面组低血糖总控制率为96.3%,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维持2型糖尿病低血糖脑损伤患者出院后的血糖水平,降低再次发生低血糖脑损伤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干预 低血糖脑损伤
  • 简介:总结93例患者PICC癌症患者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原因包括:皮肤基础条件差致皮肤破溃,贴膜使用方法不当易引起皮肤损伤,药物不良作用导致皮肤过敏反应,患者自身过敏体质及汗液刺激。对策:皮肤基础条件差的患者使用水胶体敷料,掌握正确的贴膜粘贴及去除方法,对皮肤过敏患者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液,使用纱布敷料增加通透性,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物。93例患者针对致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采用相应对策,皮肤状况好转,1例患者皮肤状况未见好转,最终拔出导管。

  • 标签: PICC 医用黏胶 皮肤损伤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62例脊髓损伤出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1年,对照组按常规随访护理1年。于出院时、出院6个月及出院后1年3个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barthelindex,MBI)、压疮和尿路感染发生率、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SDS得分、SAS得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及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有助于重建患者的自信,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 标签: 脊髓损伤 功能康复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 焦虑 抑郁 日常活动能力
  • 简介:纵膈肿瘤指源于纵隔的肿瘤,包括胸腺瘤、支气管囊肿、畸胎瘤、淋巴肉瘤、食管囊肿、恶性淋巴瘤及脂肪瘤等,良性较多[1]。开胸手术患者常因手术后疼痛、创伤较大等因素,造成术后呼吸变浅变快,故术前加强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尤为重要。男性呼吸一般以腹式呼吸为主,而巨大纵膈肿瘤术中双侧膈神经损伤更会导致腹式呼吸消失,导致重度呼吸困难、肺不张、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等严重的临床症状,

  • 标签: 纵膈肿瘤 双侧神经损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联合电话随访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后拟出院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对照组给予电话随访;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信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NIHSS)、运动功能(FMA)、自我管理能力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ADL、FMA评分高于出院时(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低于出院时(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依从性、特殊情况处理、功能锻炼、定期复诊、信息获取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专业知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沟通技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联合电话随访可有效提高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并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微信健康教育 电话随访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