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临床工作中,蛋白尿是肾脏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及治疗的重要指标。尿蛋白检测需收集24h尿液,多年来,临床工作中一直用有盖的塑料桶来收集尿液,不仅浪费而且使用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科自2007年起将使用完的戊二醛消毒液瓶反复清洗后制作成尿桶,用后浸泡消毒,反复冲洗晾干后备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戊二醛消毒液 蛋白尿 制作 肾脏疾病诊断 临床工作 预后判断
  • 简介:先天性青光眼是因前房角先天发育异常、房水流出障碍引起眼压升高所致,是儿童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治疗青光眼的关键在于控制病人的眼压,以减少高眼压对视神经的损害。眼压数值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方法。我科对婴幼儿采用修兹(Schiotz)(压陷式)眼压计进行测量,其对患儿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持身体制动、眼球固视。但由于患儿这个特殊群体年龄小、不理解、不能配合,

  • 标签: 婴幼儿 水合氯醛 合理诱导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患儿水合氯灌肠中体位改变以及肛管插入深度改进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患儿为研究主体,2020年5月研究开始,并于2021年5月完成。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儿划分成(40例)的常规组以及(40例)的实验组,予以常规组传统保留灌肠方式进行水合氯灌肠,予以实验组俯卧位联合延长肛管插入深度方式进行水合氯灌肠。对比每组患儿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平均入睡时间以及镇静效果。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深度 肛管 体位 水合氯醛灌肠 俯卧位
  • 简介:目的比较地西泮和水合氯在烧伤小儿PICC置管中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接受PICC置管术的烧伤小儿.分为地西泮组21例和水合氯组29例,观察2组药物的镇静起效时间、镇静一次成功率、PICC一次性穿刺成功率、PICC置管总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镇静起效时间:地西泮组(9.50±2.62)min,水合氯组(20.05±4.80)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0,P〈0.01)。②镇静一次成功率:地西泮组95.2%,水合氯组6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7,P〈0.01)③PICC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地西泮组95.2%,水合氯组6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7,P〈0.05)。④PICC置管总时间:地西泮组(47.98±10.62)min,水合氯组(69.21±16.51)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5,P〈0.01)⑤不良反应发生率:水合氯组排便反应发生率24.1%,地西泮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0,P〈0.05)。结论地西泮镇静较水合氯起效时间快、有效性高,可提高PICC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PICC置管总时间,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适宜不合作小儿的PICC置管镇静。

  • 标签: 地西泮 水合氯 PICC置管 镇静 烧伤小儿
  • 简介:目的探讨水合氯在患儿人工晶状体测量检查中的护理措施。方法给104例准备行人工晶状体测量的不合作息儿,口服水合氯,并观察其制动情况。结果104例不合作的患儿给予口服水合氯后均入睡,制动有效率100%。结论正确应用水合氯是患儿人工晶状体测量检查顺利完成的保证;做好检查前后的护理对检查的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人工晶状体测量 先天性白内障 水合氯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管在婴幼儿水合氯保留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以我院收治8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一次性吸痰管综合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家长满意度,通过对比可知,治疗后,观察组在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通过对比可知,治疗后,观察组在排便(2.43)、安静(2.43)、入睡(0.00)等情况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我院治疗中,采用一次性吸痰管综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一次性吸痰管 婴幼儿 水合氯醛 保留灌肠
  • 简介:摘要: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一般正常,主要发病机理在于胰岛素对存在于肝脏,骨骼肌,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即便胰岛素可以正常分泌,由于无法识别葡萄糖也导致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浓度升高。本文通过参考数据将病患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方法,通过对比两组病患的血糖浓度等数据判断采用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能够对治疗 2型糖尿病产生明显效果。

  • 标签: 二甲双胍,利拉鲁肽, 2型糖尿病,肥胖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甲双胍与利拉鲁肽联合用药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全部患者采用甲双胍与利拉鲁肽联合应用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病人在接受相应的护理之后护理有效度显着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化护理在甲双胍与利拉鲁肽联合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的患者实施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疗效。

  • 标签: 二甲双胍 利拉鲁肽 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临床诊治操作时运用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疗法的临床诊治结局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开展社区2型糖尿病诊治操作的患者60例,随机划分参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作甲双弧疗法、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疗法。记录、对比两组相关血糖指标水平、不良症状存在情况。结果较之参照组,观察组在相关血糖指标水平方面表现更具优势(P<0.05),观察组不良症状存在率降低10.00%(P<0.05)。结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临床诊治操作时运用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疗法,临床诊治结局让人满意,对患者血糖水平的管控具有重大意义,安全系数较高。

  • 标签: 二甲双胍 瑞格列奈 社区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门冬胰岛素30联合甲双胍应用于型糖尿病治疗中,对患者餐后高血糖产生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中数据库资料登记有效的型糖尿病患者76名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选择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选择甲双胍进行配合治疗,每组中均包含38名患者治疗完成后对比患者的血糖值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血糖值相较于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将门冬胰岛素30联合甲双胍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标,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可作为一种优质的用药方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门冬胰岛素30 二甲双胍 二型糖尿病 餐后高血糖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抽取本院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时段均为2021年3月-2022年7月,对其行规范分组操作(每组40例);对照组甲双胍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阿卡波糖;就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临床疗效(82.50%)相比,观察组临床疗效呈较高显示(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较低(P<0.05)。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予以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机体血糖水平。

  • 标签: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使用甲双弧基础上,结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过程中发挥的实际作用,希望为提升临床治疗质量提供一些思考。方法:此次研究时间跨度为2021年10月-2022年8月,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样本内容,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胰岛素常规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结合甲双胍进行治疗。通过跟踪调查,将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模式之后的糖脂代谢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相同疗程,依据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数据差别存在显著区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胰岛素,结合甲双弧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对于提升患者恢复质量发挥着巨大的优势,具有研究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 2型糖尿病患者 糖脂代谢水平 血液流变学指标
  • 简介:文献报告,肺水肿的死亡率为58%。肺水肿分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前者临床较多见,后者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神经源性肺水肿临床中较少见,常见于各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笔者对2例颅脑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救治和护理经验作初步总结。

  • 标签: 神经源性肺水肿 临床 护理经验 颅脑伤 常见 非心源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T2DM(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择取56例同意参与研究的T2DM患者资料,随机分组;予以传统组(28例)以T2DM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28例)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观察、比较2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传统组(P

  • 标签: T2DM(2型糖尿病)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自我管理能力 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