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总结32例白塞氏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与黏膜护理、用药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对症处理。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32例患者病情控制。

  • 标签: 白塞氏病 溃疡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粪菌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内镜直视下进行粪菌移植术患者的护理过程及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32例患者中13例出现腹痛隐痛,12例患者一次移植治疗效果明显,12例患者进行2次移植,8例患者进行3次移植,余未见其他异常。随访3个月,未出现其他不适。结论:粪菌移植术前充分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中充分的技术准备与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并发症以及饮食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炎性肠病 粪菌移植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丙型肝炎病人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丙型肝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显效9例,有效20例,无效3例。[结论]对丙型肝炎病人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能增强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预后。

  • 标签: 丙型肝炎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 简介:32例在校大学生中期妊娠引产进行全程的心理护理,消除了引产引起的多种心理问题,使引产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接受检查、治疗和护理,顺利完成引产,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无一例因引产而产生心理疾病。

  • 标签: 在校大学生 中期妊娠 引产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2例腕踝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例进行研析,为后续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9月至我院进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患者32例进行本次研究。按照来诊时间排序,序列号单双号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肌注+甲钴胺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腕踝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提疼痛变化、临床疗效以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腕踝针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 简介:目的:探讨EEFH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使用EEFH+GP方案治疗的3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化疗相关知识指导,增加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及顺应性,评估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顺利完成治疗全过程,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EEFH适用于实体肿瘤,不良反应可耐受,联合GP应用可提高病灶局控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标签: 高频透热疗法 GP方案 胰腺癌 护理 局部
  • 简介: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予以病因治疗,同时给予气管切开、机械性通气及亚低温等综合治疗,并加强呼吸道管理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本组32例中良好14例占43.75%,中残6例占.18.75%,重残2例占6.25%,死亡10例占31.25%。结论重视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呼吸道、引流管的护理,及时实施机械通气、亚低温治疗,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是该病的护理重点,也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颅脑损伤 呼吸衰竭 护理 生命体征
  • 简介: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及其ICU的监护,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32例创伤后AR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ARDS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及监护要点。结果本组32例患者治愈27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15.6%。结论治愈创伤后ARDS患者的关键是早期有创机械通气,支持其呼吸功能及全身各系统功能的监护与气道护理。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重症监护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随访1个月~6个月,优23例,良好7例,一般2例,优良率达93.8%,无神经根损伤及硬膜囊撕裂病例。[结论]加强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护理有利于术后康复。

  • 标签: 椎间盘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功能锻炼 护理
  • 简介:回顾2004年8月-2006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下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手术的32例病人.根据腹腔镜手术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及手术后护理,并对有结肠造口的病人进行结肠造口的护理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腹腔镜 直肠肿瘤 结肠肿瘤 肠造口
  • 简介:内照射治疗是在影像引导下。将核素注射到肿瘤靶区。临床已应用于肝癌、食管癌、胃癌、前列腺癌、脑胶质瘤的治疗,并取得了明显的局部控制效果。晚期肿瘤患者内照射治疗取得好的疗效。离不开护士配合治疗及细致周到的护理。为揭示核素治疗的职业危害、消除护理人员的心理障碍,我们开展了局部注射内照射治疗过程中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剂量和造血干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护理和其他工作人员所受到的伤害,现报道如下。

  • 标签: ^32P内照射 造血干细胞 密切接触者 实验研 内照射治疗 晚期肿瘤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选用个体化放射性核素32P敷贴及介入治疗皮肤血管瘤的疗效及其护理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4年12月至2009年4月诊治的皮肤血管瘤患者734例,应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按1Gy·cm-2·d-1制备敷贴器,介入治疗按6.8~10.0μCi/cm2决定投药量,根据血管瘤的生长部位、患者年龄决定投放32P放射剂量,治疗间隔1.5~2.0个月.护理措施:进行有效沟通,解除顾虑,建立治疗信心应用数码相机在治疗前后对病变处拍照,并行计算机存档后制成单人合并图,客观评价治疗效果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提供书面指导电话回访,接受咨询,提供指导,了解疗效.结果734例患者治愈率78.88%,总有效率94.14%,单纯性血管瘤治疗效果最好,年龄与治疗效果呈负相关.针对性的护理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应用个体化32P敷贴及介入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满意,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掌握32P的投药量,护理工作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起到了关键作用.

  • 标签: 皮肤血管瘤 32P 敷贴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总结对32例排便障碍综合征患者实施改良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部分切除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检查,做好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做好排便护理、疼痛护理,重视康复指导。32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有效28例,无效4例,未发生术后严重并发症。

  • 标签: 排便障碍综合征 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部分切除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