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后乳房胀痛患者针对性护理中使用生物刺激反馈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选取72位产后乳房胀痛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取使用生物刺激反馈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结果显示,治疗3日后,观察组乳房疼痛评分(2.48±1.54)及乳房硬度评分(1.49±0.8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的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乳房胀痛患者针对性护理中使用生物刺激反馈的效果显著,可以显著降低乳房疼痛和硬度评分,提高疗效,适宜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刺激反馈仪 产后乳房胀痛 针对性护理 乳房疼痛评分 乳房硬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泌乳及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 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29例实验组产妇进行治疗,同时设立29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宫缩痛时间、阴道出血、宫底高度、恶露时间、排尿时间、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且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乳房胀痛情况分析显示,在实验组产妇0级乳房疼痛程度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3级乳房疼痛程度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1级乳房肿胀程度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3级乳房肿胀程度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康复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泌乳及乳房胀痛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能有效缩短子宫回缩时间,减轻产妇疼痛程度,有利于产妇的康复。

  • 标签: 产后康复治疗仪 护理干预 产妇泌乳 乳房胀痛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老年患者经联合护理重要性。方法:以随机数表法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常规护理25例对照组、联合护理25例观察组开展研究工作,均属于冠心病,两组护理质量差异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老年患者经联合护理(慢性疾病轨迹+激励护理)后,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老年 联合护理 慢性疾病轨迹 激励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反馈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则采用反馈健康宣教。结果 两组在产后自护知识评分,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母乳相关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和产褥期自护知识上,实验组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恢复效果上,实验组的优良率达到97.5%,优于对照组的82.5%(P<0.05)。产后知识知晓率,实验组达到100%,高于对照组的85%(P<0.05)。 结论 反馈健康宣教能明显提高产后母亲的自护知识水平,促进产后恢复,有效提高产后知识的知晓率,值得在母婴同室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反馈式健康宣教 母婴同室 产后自护知识 产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科门诊实施一站免费产前筛查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6月到2022年12月期间的9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实施一站免费产前筛查护理服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孕周、体质指数、生育情况和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等候就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核实身份时间、挂号时间、候诊时间、抽血时间及全程时间分别为6.39分钟、4.71分钟、6.25分钟、6.12分钟和24.98分钟,对照组对应时间为16.5分钟、13.85分钟、14.98分钟、15.06分钟和60.12分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门诊实施一站免费产前筛查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孕妇的满意度,缩短等候就诊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科门诊 一站式免费产前筛查 护理服务 满意度 等候就诊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袋鼠护理结合婴儿抚触对新生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72例新生儿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袋鼠护理结合婴儿抚触,比较两组患儿的睡眠质量。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夜间苏醒次数、哭闹持续时间均低于参考组,睡眠时间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采取袋鼠护理结合婴儿抚触能够有效改善减少夜间苏醒次数,降低哭闹持续时间,提高睡眠时间。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婴儿抚触 新生儿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86例临床检验样本,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检测,并对比其他常规检测方法,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准确检测出各类生物标志物和疾病相关指标。与其他常规检测方法相比,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具有更快的检测速度和更低的检测限度,能够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支持,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诊断准确性,对于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临床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动物防疫是保障畜禽健康、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动物疫病的多发多变,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从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水平和效果提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基层畜牧兽医 动物防疫 问题分析 对策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在社区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通州区永乐店社区保健科0-1岁按时进行健康体检50例儿童和100例家长,将50例儿童和100例家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对照组家长通过常规宣教的方法进行教育,观察组家长按照北京市友好社区家庭养育教育方法进行教育,通过对比两组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育方式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对儿童家长进行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儿童在生长发育中的技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婴儿家长 儿童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2年8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8月份,依据患者就医的先后顺序分成了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参照组提供西药治疗;实验组提供西药治疗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为胃溃疡患者提供黄芪建中汤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提倡。

  • 标签: 黄芪建中汤 胃溃疡
  • 简介:  摘要: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死因之一,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心血管护理中风险管理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它在护理领域中的作用和意义。

  • 标签:   风险管理 心血管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教育护士培养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0例基层医院护士,结合培养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培养模式为对照组,教育护士培养模式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理论和技能掌握评分、各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教育护士培养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确切。

  • 标签: 教育护士培养模式 基层医院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1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和2组(30例,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1组,(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实践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案明显胜过传统常规方案。这种先进服务不仅领先于普通服务水平,并且有助于减少骨科患者病发症发生率。通过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针对性地加以处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真正促进医患之间和谐互动。因此,推广和应用预见性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应用 预见性护理 骨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药品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从2021年2月—2022年3月份,选取80例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产科护理药品风险管理前、后的用药风险及不良事件。结果:护理人员在实施药品风险管理之前,发生的药物不良事件占15%,发生的潜在风险占17.5%。产科实施风险管理后,发生的不良事件为2.5%,发生的用药隐患为2.5%。药品风险管理前、用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产科患者的用药风险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避免药物不良反应,降低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产科 护理 药品管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巢囊肿病人术后实施认知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原则分为参考组(n=39)和试验组(n=39)。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认知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在自我效能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自我效能高于参考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卵巢囊肿患者术后实施认知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其自我效能,降低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卵巢囊肿 术后 认知护理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年女性常见妇科炎症患者实施预防护理保健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门诊部收治中年女性常见妇科炎症患者作为研究入组样本,合计人数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人员均分为观察组(预防护理保健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两组,对干预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预防保健效果、复发率数据做统计分析,观察结果变化。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预防保健效果相关数据:遵医行为、用药护理、复查情况、饮食、运动习惯及预防知识数据均显高,复发率较低,组间P值均达到﹤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护理保健措施能够明显提高中年女性妇科炎症患者预防保健知识的掌握,降低复发概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中年女性常见妇科炎症 预防护理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美沙酮片对难治性癌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9例难治性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吗啡注射治疗,并在治疗期间为患者进行癌痛评级(NRS),评分下降轻度疼痛后,参照组患者减少计量继续使用吗啡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改用盐酸美沙酮片口服止痛。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NRS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RS评分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但组间差异较小(P>0.05)。结论:为难治性癌痛患者应用盐酸美沙酮片,能够减轻患者的癌痛情况,充分保障患者治疗期间舒适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难治性癌痛 盐酸美沙酮 治疗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