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与疾病诊断、治疗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8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第27、14、21天CRP、D.D的水平,并将入院后第2天的CRP、D—D水平与对照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第2天CRP为(16.52±1.31)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5±0.96)mg/L;观察组患者入院第2天D—D为(0.99±0.32)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O.36±0.2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入院后第2天,中、重度患者CRP均明显高于轻度患者(P〈0.05),重度患者CRP、D—D水平明显高于中度患者(P〈0.05)。不同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段的CRP、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RP、13—13水平的高低可能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程度及血栓情况,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 简介: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肺栓塞(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和脑梗死是其严重并发症。国内对于肾病综合征并发脑梗死的报道较少,笔者对我院8例肾病综合征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和病理表现。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脑梗死 病理分析
  • 简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疾病,DM所引起的冠心病、肾病、视网膜病及神经病变是造成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目前全球有DM患者约为1.71亿,到2030年患者数预计可达3.66亿,其中85%~90%为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

  • 标签: 2型糖尿病 手术治疗 慢性高血糖 代谢疾病 神经病变 视网膜病
  • 简介:目的:构建含解耦联蛋白2(UCP2)-3’非翻译区(UTR)序列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探讨微小RNA(miR)-15b对UCP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生物信息软件预测miR-15b的靶基因,分别将预测靶基因UCP2的3’UTR及其突变体克隆到荧光素酶载体DsiCHECK-2骨架中,构建UCP2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并采用测序方法鉴定DsiCHECK-2-UCP2载体是否构建成功。将UCP2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分别与miR-15b模拟物、miR-15b模拟物正常对照、miR-15b抑制剂、miR-15b抑制剂正常对照在293T细胞中共转染。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分析miR-15b对UCP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测序鉴定证实psiCHECK-2-UCP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成功。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转染UCP2野生型和UCP2突变型报告基因的293T细胞过表达miR-15b后,UCP2野生型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下降.下调31%(P=0.003),过表达miR-15b抑制剂后,UCP2野生型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增加,上调46%(P=0.01)。而miR-15b模拟物、miR-15b模拟物正常对照、miR-15b抑制剂、miR-15b抑制剂正常对照对UCP2突变型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UCP2是miR-15b直接作用的靶基因,且miR-15b结合于UCP2基因3’UTR区域.转录后水平对UCP2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解耦联蛋白2 微小RNA-15b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 简介: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box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的表达及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联合检测58例PTC、20例甲状腺腺瘤、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mRNA的表达。结果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mRNA在PT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3种非癌组织(P〈0.05)。HMGB1、MMP-9蛋白和HMGB1mRNA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直径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VEGF-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mRNA表达的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HMGB1、MMP-9和VEGF—C蛋白的表达均呈两两正相关(P〈0.05),HMGB1蛋白与HMGB1mRNA的表达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mRNA的表达与PTC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检测其表达对判断临床进展及推测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 简介: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臂一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代谢病科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0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测、ba-PwV检测、眼底检查.并将ba-Pwv按照三分位分组.分析ba-Pwv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①根据ba-PWV水平按照三分位分组,每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分别为5.6%(18/3191、11.0%(35/319)、14.2%(45/319),组间趋势明显(趋势P=0.0004)。②多元Logi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化血红蛋白(HbA.。)、糖尿病病程、使用降糖药物治疗呈显著正相关,比值比fOR)分别为1.35、1.07和2.59(均P〈0.001):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OR=0.96,β=-0.04l,P=-0.01)。③校正多种影响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下三分位组相比,ba—Pwv位于第2、第3三分位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风险显著增高.OR[95%N信区IN(CI)]分别为2.34(1.20~4.57)、2.89(1.33,6.191,趋势P=-0.0091。结论: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ba—PWV异常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因此.对ba-PwV的测量可用于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风险。

  • 标签: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目的:评价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是否产生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1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有长期吸烟史的男性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根据是否长期使用吸入型激素(≥500μg/d丙酸氟替卡松.疗程≥1年)分为使用吸入激素组和未使用吸入激素组。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测定2组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表面和细胞内TLR2的表达.并将痰细胞抽提mRNA转录cDNA后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检测TLR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mRNA的表达情况。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诱导痰巨噬细胞细胞表面TLR2的表达在规律使用吸入激素组显著低于未用吸入激素组(5.35±1.67比12.81±4.89,P=0.019)。实时定量PCR检测TLR2mRNA、炎症介质TN№mRNA水平在2组患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而TLR2细胞内与细胞表面表达水平之间(r=0.654,P=0.017).TNF-dmRNA与TLR2细胞表面蛋白表达水平之间(r=0.716,P=0.012)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COPD可能会导致呼吸道局部TLR2的表达下降.这可能是患者局部抗感染免疫降低的原因之一。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TOLL样受体2 诱导痰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瘦素(1eptin)与5羟色胺(5-HT)之间的关系及2者在早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招募71例终身性早泄患者为试验组及64例正常男性为对照组。予试验组为期8周盐酸舍曲林治疗,对照组不予治疗。测定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及5-HT水平,并通过射精潜伏期、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分表对射精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试验组血浆lept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5-HT水平低于对照组。8周后试验组血浆leptin水平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5-HT水平大幅上升并趋于对照组水平。对于早泄,瘦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和96.3%,5-羟色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2.2%和93.0%。结论血浆高水平leptin与低水平5-HT是早泄患者的生物学指标,这2者的测定对诊断早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早泄 射精潜伏期 瘦素 5-羟色胺
  • 简介:目的了解新疆地区哈、维、汉族SCN5A基因的多态性,分析这些民族的遗传特点。方法随机收集哈、维、汉族先心病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分别从哈、维、汉三个民族健康人群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CR扩增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SCN5A基因的12号外显子序列;设计SCN5A基因H558R多态位点的引物序列,然后采用PCR扩增技术和直接测序验证结果。结果多态位点H558R的最少等位基因频率任对照组中的分布特征为:哈族23.2%,维族22.5%,汉族22.2%,实验结果与日本、荚国及国人先前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任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多态位点H558R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1673G-H558R在不同种族人群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A1673G—H558R在新疆地区人群先心病发病中存在多态性。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先心病 SCN5A基因 等位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