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表皮中的角质形成细胞通过桥粒和细胞间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屏障具有高度的抗张力性和稳定性(图1)。表皮底层细胞间的粘附更加可塑,通过形成间隙及新的结合,以适应表皮生长。基底膜区位于表皮下方,是粘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特化区域。一些特化的结构穿过基底膜将表皮锚定在真皮上,这些结构(基质)包括多糖和蛋白质(包括胶原纤维),它们相互联系构成大分子(粘附复合体)。

  • 标签: 大疱性疾病 细胞外基质 表皮生长 角质形成细胞 粘附细胞 胶原纤维
  • 简介:表皮中的角质形成细胞通过桥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些细胞间物质所形成的屏障具有高度的抗张力性和稳定性(图1)。表皮底层细胞间的粘附更加柔韧,通过形成间隙及新的结合,适应表皮生长。基底膜区位于表皮下方,是粘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特化区域。一些特化的结构穿过基底膜将表皮锚定在真皮上,这些结构包括多糖和蛋白质(包含胶原纤维),它们相互联系构成大分子(粘附复合体)。

  • 标签: 大疱性疾病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外基质 表皮生长 粘附细胞 胶原纤维
  • 简介:目的探讨阴与非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复发、远处转移和生存之间的差异,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将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有完整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的手术乳腺癌387例分为阴性乳腺癌组79例,非阴性乳腺癌组308例,比较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等。结果阴性乳腺癌组:①年龄〈35岁的比例高(P=0.012);②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比例(P=0.031);③肿瘤最大直径≥5cm多(P=0.044);④确诊时淋巴结阳性者多(P=0.011);⑤肿瘤临床分期为Ⅲ期的多(P=0.007);⑥组织学分级为III级的多(P=0.028),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2.15%和88.61%,均低于非阴性乳腺癌组的86.69%和95.45%(P值分别为0.003和0.031)。结论阴性乳腺癌有发病年龄较轻、有乳腺癌家族史比例高、确诊时临床分期晚、淋巴结转移率高、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高、易复发和远处转移、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低等特点。患者年龄、肿瘤最大直径、确诊时淋巴结状态、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级别和病理类型,特别是年龄、淋巴结状态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目的比较硝普钠与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咯血的疗效.方法58例住院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用硝普钠治疗;对照组用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和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5.4%(χ2=P<0.01).副作用发生情况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硝普钠是一种快速、高效、安全的治疗咯血的理想药物,优于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硝普钠 治疗组 大咯血 垂体后叶素 硝酸甘油 对照组
  • 简介:<正>5罹患结核的著名文艺界人士——spesphthisica许多医师、内科医师、病理学家死于结核病,其中包括杰出的拉埃奈克(Laennec)及特鲁多(Trudeau).罹患结核病的人们中,有不少著名艺术

  • 标签: 结核病 资产阶级 现实主义 结核结节 作曲家 意大利
  • 简介:背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目前仍是冠心病患者的最佳手术方法,能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生存率。由于获取方便、长度足够、管径等优势,隐静脉(greatsaphenousvein,GSV)仍是目前全球各大中心最常用的桥血管移植物。隐静脉的远期通畅率偏低一直是妨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术中获取的牵拉损伤、静脉保存液的选择、手术方法等都会影响其近期和远期的通畅率。研究进展近5年,许多临床研究结果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GSV的近期或远期通畅率,给临床工作提供了一些新的证据及线索。内容本文将综述影响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近期及远期通畅率的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 通畅率
  • 简介:目的探讨阴性乳腺癌(TNBC)和非阴性乳腺癌(non-TNBC)中Fascin-1和EGFR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ER、PR、HER2表达状态将病例分成TNBC和non—TNBC2个组,其中TNBC70例,non—TNBC37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70例TNBC和370例non-TNBC组织中Fascin-1和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①TNBC组织中Fascin-1蛋白阳性率为88.6%(62/70),EGFR蛋白阳性率为78.6%(55/70)。non-TNBC组织中Fascin-1蛋白阳性率为19.2%(71/370),EGFR蛋白阳性率为44.3%(164/370)。②在EGFR阳性的non-TNBC病例中,Fascin-1蛋白阳性率(34.8%,57/164)较EGFR阴性病例(6.8%,14/206)显著增强(χ2=46.032,P=0.000)。在EGFR阳性的TNBC病例中,Fascin-1蛋白阳性率(92.7%,51/55)较EGFR阴性病例(7313%,11/15)有增强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3,P=-0.102)。结论non—TNBC中EGFR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正性调控Fascin-1表达;TNBC中EGFR和Fascin-1的关系有待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 标签: EGFR FASCIN-1 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调查各类型尖瓣病变发生率,构成比及各装置受累情况.方法:收集1959-1999年共1027例本院尸检资料进行病理与临床分析.结果:各种病因造成尖瓣病变者209例.风湿性心脏病142例中尖瓣受累96例(68%),其中尖瓣关闭不全91例,尖瓣器质性狭窄5例.96例风心病尖瓣病变中功能性尖瓣瓣环扩张关闭不全45例(48%),功能和器质性尖瓣关闭不全46例(52%).风心病尖瓣受累的各脏器存在弥漫性重度淤血,而风心病未累及尖瓣者各脏器仅存在轻度淤血.尖瓣病变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其次为心律失常,肺水肿及肺梗塞.结论:尖瓣病变最常见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病因不同,尖瓣瓣环扩大程度不同;当病变累及尖瓣时可造成胸腹腔各脏器重度淤血;尖瓣病变最常见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

  • 标签: 三尖瓣 尸检 分析 临床 病理
  • 简介:乳腺癌是一种生物学特性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其临床预后呈多态性,不同亚型的乳腺癌患者的自然发展史,生物学行为及对治疗的反应性和预后存在明显差异,目前根据基因标记的差异将乳腺癌分为不同的分子亚型,包括basal型、luminal型和HER-2/neu阳性型等。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HER-2/NEU 三阴 临床预后 分子亚型 生物学特性
  • 简介:叶因子(TFF3)是一种在全小肠和大肠上皮分布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对肠粘膜损伤有再生和修复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在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可能在促进肿瘤生长方面发挥作用。此文从肠叶因子分子结构、基因表达、分布、作用机制及目前研究的进展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

  • 标签: 肠三叶因子 三叶结构 粘液糖蛋白
  • 简介:1972年由Glauser提出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其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表现与典型哮喘相似,但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有呼吸道高反应性。CVA被认为是由嗜酸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变态反应性呼吸道炎症,各年龄均可患病。

  • 标签: 白三烯 咳嗽变异性哮喘 支气管哮喘
  • 简介: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是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并且是一组在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和预后等多方面具有很大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在欧美国家,DLBCL的发病率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1%[1],在亚洲国家占NHL〉40%[2]。

  • 标签: 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治疗
  • 简介:肾移植后持续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也称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tertiaryhyperparathyroidism,THPT).是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SHPT)的甲状旁腺病变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也是肾移植后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原因.THPT可以进一步加重代谢性骨病.促进心血管事件发生.尿钙和尿磷排泄增多可以导致移植肾钙化和结石.其严重危害已越来越被重视。甲状旁腺切除术是公认的解决THPT的有效方法,但对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方式仍有争议.近年来新上市的SHPT治疗药物拟钙剂西那卡塞(cinacalcet)也可以有效治疗THPT。本文将对THPT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后风险及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肾功能不全 骨代谢 肾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弥漫B细胞淋巴瘤(PGI-DLBCL)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及治疗方案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4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91例PGI-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免疫分型以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3~16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91例PGI-DLBCL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2∶1,中位年龄57(17~79)岁。AnnArbor分期Ⅰ~Ⅱ期49例(53.8%),Ⅲ~Ⅳ期42例(46.2%);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正常者75例(82.4%),升高者16例(17.6%);国际预后指数(IPI)低/低中危患者73例(80.2%),中/中高危患者18例(19.8%);生发中心B细胞(GCB)患者22例(34.9%),非GCB(nonGCB)患者41例(65.1%);采用CHOP(环磷酰胺、长春地辛、表柔比星、甲泼尼龙)方案治疗的55例(60.4%),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化学治疗(化疗)36例(39.6%),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75.5%、9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PI、AnnArbor临床分期、LDH水平、免疫分型以及是否联合利妥昔单抗化疗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均P〈0.05)。结论:IPI、AnnArbor分期、血清LDH水平、免疫分型以及是否联合利妥昔单抗化疗对PGI-DLBCL患者预后的估计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胃肠道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剂量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剂量静脉溶栓疗法,首剂150万U,以后每天50万U静脉点滴,4~7d,总计300万~450万U。结果冠脉再通率暑2.14%(23/28),再梗率14.29%(4/28),出血并发症10.71%,(3/28),病死率10.71%。结论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病人,可以提高相关血管的再通率,降低病死率;溶栓治疗年龄不限;尿激酶150万U是AMI溶栓治疗较适当剂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溶栓疗法 尿激酶
  • 简介: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急症之一,众多止血药物的应用目前仍然是临床治疗的基石。因为绝大部分经气管或血管介入止血的治疗手段都需要有充分完成其准备条件的时间窗。本研究总结了在需要选择呼吸介入术治疗之前及在垂体后叶素应用无效或难以承受其不良反应的49例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针对生长抑素治疗咯血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作出初步评价。

  • 标签: 咯血 生长抑素 影响因素 有效性
  • 简介:<正>为有效降低结核病疫情,达到项目实施的目的,在实施有效治疗管理基础上,我县对病人发现工作始终予以高度重视。我所的经验是,以宣教开道(本文从略),采取了以下两项得力措施,实现了连续年病人的高发现。

  • 标签: 结核病防治 高度重视 重点人群 病人发现 病人转诊 项目实施
  • 简介: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材料,近年来不少电子厂、电镀厂利用氯乙烯良好的脱脂去污性能作为电子零件的清洗剂。由于防护不当,致中毒或皮肤“药疹样皮炎”时有发生。特别是“药疹样皮炎,”1994年国内首次报道以来,病例不断增加,由于此病来势凶猛,死病率高。因此配合救治工作,做好皮肤护理,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及减少死亡显得更为重要。现将氯乙烯致药疹样皮炎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药疹样皮炎 三氯乙烯 护理现状 皮肤护理 首次报道 救治工作
  • 简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代表性疾病,一直以间质纤维化为其病理特点。其病理特点为正常的肺泡壁的形态消失,代之以肥厚的肺泡壁和(或)形成纤维化。继之,由残存的扩张气腔形成蜂窝肺。迄今,对IPF尚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临床上较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和抗纤维化制剂。由于疗程在六个月以上,患者长期用药,对药

  • 标签: 大剂量 布地奈德 药物治疗 特发性肺纤维化 病理特点 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