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导师制配合临床路径实习护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实习的护生78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名。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模式,观察组护生采用导师制配合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护生的临床效果、护生的综合能力及其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生前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组护生理论及操作成绩均明显优于前(P〈0.01),观察组护生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护理程序运用能力、护理评估能力、护理诊断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导师制配合临床路径实习护生,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及对教学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教学 导师制 临床带教路径 综合能力 满意度
  • 简介:对ICU护理实习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ICU师资队伍的缺乏、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负累意识的影响、ICU综合性教学的不完善、无全面的评价体系、学生"个人主见,眼高手低"等因数,影响着ICU护理实习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发现、挖掘并培养新一代ICU专业护理人才,也阻碍了ICU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发展.

  • 标签: ICU 护理实习 实习教学 传统教育观念 综合性教学 综合素质
  • 简介: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过程,是医学生由学生走向医生职业生涯的重要环节。临床实习可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具体病例,可培养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

  • 标签: 肿瘤学 临床实习 带教
  • 简介:护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理论到实践的必由之路,也是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重要过程.笔者通过近几年来对护校实习生的教管理,认为临床实习是将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阶段,实习的难点是老师的选择、实习病区的确定和实习内容的安排,这也是护理界的研究重点之一.我院今年接受38名大中专院校实习生的任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实习生质量,为临床培养优秀护理人才.

  • 标签: 护理 实习生:带教
  • 简介:目的评价采用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新入职护士8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名。对照组护士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护士采用技能培养结合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选取各临床科室业务能力较强的主管护师22名作为老师,负责新入职护士的临床护理教工作,结束之后对新入职护士的业务能力和人文素质进行考核,比较两组护士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结束之后,观察组护士的专业理论、护理文书、护理操作、护理查体评分以及护理技能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士的法律素质、审美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各项评分以及人文素质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士对护理的满意度(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临床护理,有利于提高护士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 临床教学 技能培养 人文素质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学历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护理的需求。方法在我院2015届实习护生中随机选取本科、大专、中专护生各50名作为调查对象,对不同学历护生对临床护理的需求如老师工龄、工作态度、学历和职称、临床内容和方式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组护生对老师工龄、学历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要求老师工龄〉10年、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较高(P〈0.05);对专科操作、专科常用药物知识、病情观察方法、仪器设备使用和护患沟通技巧要求评分显著高于大专和中专护生(P〈0.05);对基础操作和护理文书记录要求评分低于大专和中专护生(P〈0.05)。三组护生对方式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学历护生对临床护理老师、内容需求不同,但均对病例分析和教学查房方式比较感兴趣,护理老师可根据护生学历,制定针对性方案,以提高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 标签: 护生 临床护理带教 需求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门诊导医见习期护士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120名门诊导医见习期护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观察组采用角色扮演法;比较两组见习期护士出科前1天的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成绩、综合素质总评、接受护士服务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门诊导医见习期护士考试、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综合素质总评分及所服务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角色扮演法能增强门诊导医见习期护士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增强她们换位思考的意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角色扮演 导医 见习护士 护理教学
  • 简介: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现代护理观的形成和整体护理的普及开展,临床护理迫切需要专业知识丰富,临床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临床教学是完成护生向临床护士转变的关键环节,所以不仅要注重培养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临床操作能力,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护理临床带教 患者 教学法 临床综合能力 应用
  • 简介:开处方的习惯形成于早期的临床实践,因此鼓励在校学生合理地进行处方实践是一种有用的方法。在全世界,医学院校都在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都在鼓励发展自我指导的学习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技术,这些都可以用于作出合理的处方选择,同时也可以用于培养出对上市新药进行批判性评估所需要的技巧。这样,每一名处方者都会掌握选择恰当治疗的一种方法,并且不易受到外部的影响。

  • 标签: 处方药 药品开发 合理配药 WHO 世界医药卫生组织 医学院学生
  • 简介:婴幼儿支气管炎为小儿的常见病,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多见,其病因大多为细菌和病毒所致。中医古代医籍无支气管炎的名称,归咳嗽范畴。认为小儿脏腑柔嫩,形气未充,气血相对不足,加之小儿“肾常虚”,肾气虚弱可致肺脾气虚,肺气虚,肺卫不固,易受风邪侵扰,不论风寒或风热侵入,均可耗伤肺脏津液,致粘痰壅阻气道使肺气更虚失其肃降功能而致咳喘。婴幼儿肺脏娇嫩,肺气不足,肾气虚弱而温养肺气无力,故造成肺气更虚,病邪乘肺肾虚弱而侵入,致肺失宣降而咳嗽气喘。因此,小儿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以宣肺平喘止咳为主,“急则治标”,发病时治肺;辨证加入相应的药物以提高疗效。现就小儿支气管炎的中医药治疗概述如下。

  • 标签: 支气管炎 中医药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常见的心肾不交型与心脾两虚型慢性失眠患者的多道睡眠图表现与意义。方法进行辩证分型的慢性失眠者45例,其中心肾不交型21例,心脾两虚型24例,分别进行了多道睡眠图检查与睡眠问卷。结果通过对临床最常见的心脾两虚与心肾不交两型慢性失眠者的多道睡眠图观察对比正常组睡眠参数,发现两型患者睡眠参数存在差异。结论心脾两虚型与心肾不交两型睡眠效率均明显下降(P<0.05),但心脾两虚型REM潜伏期缩短REM期减少,心肾不交型REM潜伏期缩短而REM期正常或增加,S1期增加,两者与正常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作为一项评价慢性失眠患者的客观指标,认为REM期与S1期可作为辩证分型或鉴别的实验室检查依据之一。

  • 标签: 慢性失眠 中医 多导睡眠图 鉴别诊断 心脾两虚 心肾不交
  • 简介: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中医证型分型特点,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差异。方法选取8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各证型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和病变支数。结果80例患者中,痰浊内阻型患者26例,占33.12%;心血瘀阻型患者15例,占18.62%;痰浊内阻型患者中3支冠脉病变患者比例最高,占65.4%;不同证型患者3支病变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辨证发现,实证患者53例,虚证患者27例;实证与虚证患者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内阻型患者冠脉病变积分最高,心肾阳虚型患者次之;不同证型患者冠脉病变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TE-ACS患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存在一定的关系。痰浊内阻型NSTE-ACS患者3支以上病变较多见,病情重,是胸痹心痛的危险证型,心梗风险最高,需谨慎对待。

  • 标签: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中医证型 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贫困地区结核病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情况,了解医患互动与交流是否存在不足,以及这些不足如何影响患者获得有关结核病的知识,如何影响结核病患者的行为。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采用文献调查和实地访问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国主要医学院校和护士学校的课程表当中是否包括有关医患互动和人际交流的课程;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实地调查贫困地区结核病虱与医务人员的互动与交流情况,研究地点选择在结核病患病率较高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喀什地区。

  • 标签: 贫困地区 诊疗过程 医务人员 患者 互动 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