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胃管固定方法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留置胃管鼻饲患者60例为对照组,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棉线胃管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双耳挂式胃管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胃管滑脱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管滑脱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耳挂式胃管固定方法可靠、舒适,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管固定 棉线固定法 双耳挂式固定法
  • 简介: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输液治疗结束后如何拔针是保护患者的血管及保证下一次穿刺顺利的前提.为了保护患者静脉,便于治疗,笔者对静脉输液患者输液完毕后采用新拔针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输液 静脉拔针 效果对比
  • 简介:目的观察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肠内喂养失败的机械通气患者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效果,以及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单药治疗失败病例的效果,并筛选影响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作用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肠内喂养失败的机械通气患者72例,肠内喂养失败后第1天10:00进行肠道营养。患者随机分为红霉素组和甲氧氯普胺组,共治疗6d。各组第1次给药均在第1天8:00,给药24h后,开始记录每日10:00,16:00,22:00和次日4:00胃液潴留量、患者基本情况和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比较每日胃液潴留量及肠内喂养成功率。对于单药治疗失败者,直接纳入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时间6d,治疗24h后开始记录联合治疗组每日胃液潴留量及肠内喂养成功率。结果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喂养失败的情况下,红霉素组每日平均胃液潴留量较甲氧氯普胺组少[d2:(75±19)1)S(130-4-23)ml;d3:(72±16)w(120±21)ml;d4:(71±22)VS(125±18)ml;P〈0.05】;红霉素组的喂养成功率较甲氧氯普胺组高[d2:65.7%US37.8%;d3:51.4%VS27.0%;d4:45.7%VS18.9%;d5:40.0%IJS16.2%;P〈0.05];在单药治疗失败后,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效果更佳,在第5天的喂养成功率高达64.3%,明显高于红霉素组(40%)和甲氧氯普胺组(16.2%);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血糖水平、入组时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I/)评分、是否存在休克与喂养失败显著相关。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喂养失败的情况下,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胃排空障碍效果较甲氧氯普胺为佳;在单药治疗失败后,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效果更佳;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高血糖水平、入组时高APACHEII评分、休克为喂养失败�

  • 标签: 红霉素 肠道营养 胃排空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样品测定,了解呼吸道联检试剂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呼吸道联检试剂盒对297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9种病原体同时进行检测。结果2976例患者血清样本IgM抗体检测阳性1636例,阳性率54.97%。其中,一种病原体阳性1080例,占66.01%;两种病原体阳性506例,占30.93%;多种病原体阳性50例,占3.06%。结论呼吸道联检试剂对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 荧光免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