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院校合作高职护理技能综合实训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校护理专业2010级学生中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1个班60人为实验组,另1个班60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院校合作高职护理技能综合实训模式”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方法,对两种实训模式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平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专职教师与临床护理专家对该组教学方法的评价高。结论运用“院校合作高职护理技能综合实训模式”教学方法体现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实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为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院校合作 护理技能 综合实训 效果评价
  • 简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出血量大而且病死率高.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已成为国内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等特点.能消除曲张的静脉,减少出血率,提高生存率,为肝硬化所致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治疗提供又一优良途径.无痛内镜的普及又为其提供了减少治疗过程中不适的保证.我科2010年1月首次开展此项目,已实施10例,效果满意.现将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10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 肝硬化 套扎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医院供应室护士在下收下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对供应室护士在下收下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质量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讨论,查找原因,采取应对措施.结果供应室收下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以发现和及时解决.结论重视供应室护士的收下送工作,能及时发现问题,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可大大提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

  • 标签: 医院供应室 下收下送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时进行临时起搏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104例急性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临时起搏治疗组和非临时起搏治疗组,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衰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临时起搏治疗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后心衰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临时起搏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则明显高于非临时起搏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时进行临时起搏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临时起搏
  • 简介:对触诊阴性的乳腺小肿块的定性诊断和切除是乳腺外科的新难题。近年来,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手术设备能进行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切除,同时能获得足够的乳腺组织学标本,为乳腺癌早诊断提供了更好的方法。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科于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应用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完成161例触诊阴性乳腺肿块切除,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超声引导 真空辅助旋切系统 触诊阴性肿块
  • 简介: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伴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菌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道感染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3次痰培养检测中,培养出病原菌182株,包括细菌139株和真菌43株。139株细菌中包括革兰阳性球菌48株(35.5%)和革兰阴性杆菌91株(65.5%)。1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根据经验治疗的有41例与药敏结果相吻合,感染控制差的68例患者根据痰培养结果更换或联合用抗生素后多数控制了感染,另有17例耐药明显,最终死于严重感染,住院病死率13.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道感染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生素有明显耐药性。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药物滥用是预防细菌耐药的关键。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多药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体内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中Las系统和Rhl系统的表达及与其生物被膜形成的相关性。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为研究对象,检测群体感应系统中Las系统和Rhl系统相对表达量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Las系统和Rhl系统表达量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相互关系。结果:测定的120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中.Las信号系统的Lasl和LasR基因相对表达与生物被膜形成均呈正相关fP〈0.001),其中第1天分离的临床株中Lasl和LasR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生物被膜生成量呈正相关(P〈0.01).第14天分离的临床株中Lasl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生物被膜生成量有密切正相关性(P〈0.001).LasR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生物被膜生成量呈正相关(P〈0.05)。Rh1信号系统的Rh11和.R^艉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生物被膜生成量密切正相关(P〈0.001).其中第1天分离的菌株中Rh11和Rh1R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生物被膜生成量密切正相关(P〈0.001),而第14天分离的菌株中Rh11和Rh1R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生物被膜生成量无相关性。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群体感应系统中Las信号系统和Rh1信号系统与生物被膜形成密切相关.在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起到关键作用.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群体感应系统 生物被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