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脑血管病(CVD)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其严重结局是脑卒中。我国每10万人中有219人患脑卒中。在我国脑卒中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许多发达国家。1999年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和城市男性35-74岁人群中脑卒中死亡率分别为243/10万和217/10万;而同期美国同年龄段男性人群脑卒中死亡率为41/10万。且脑卒中的致残率和复发率又非常之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探索影响脑卒中康复的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干预,对于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 影响因素 心理因素
  • 简介:基因和环境在大多数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一般是这两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不同的疾病表型。单纯由环境或遗传造成的疾病是少见的。现在我们已有办法弄清楚大多数常见的和重要的风湿病的遗传基础,以及感染、饮食、运动和污染等环境因素可能通过何种途径与相关基因相互作用。仔细的临床观察和阳性家族史仍然是发现新的疾病相关基因的基础,然而对于常见疾病目前尚未开展针对基因的新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风湿病 遗传因素 基因鉴定 环境因素
  • 简介:内皮祖细胞是一类能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在生后成人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骨髓刺激内皮祖细胞的动员,增加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是促进血管新生(neovascularization)的一种有效措施,因此对动员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血管新生 内皮祖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通常表现为:特殊的心电图表现,收缩期心室造影时异常的左室图形,心脏超声显示典型的不对称性增生以及舒张期左室异常充盈.自从大约五十多年前这些肥厚型心肌病特殊的表现被描述出来以后,HCM一直受到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关于这种疾病的某些方面引起了广泛争论,例如某些病人的室内血流压力梯度的形成机制(和存在性)问题.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危险因素 评估 心电图表现 心室造影 超声显示
  • 简介:各种类型心脏疾患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心衰),其生活质量下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和死亡率均很高,近半数患者在5年内死亡,而重症患者的1年死亡率则高达50%。在心血管病患者院内死亡的直接原因中,近3/4为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BRBA)、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及一些新技术如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应用虽可改善运动耐量及生存质量,但绝大多数心衰患者并未因此而获益。本文拟就影响心衰预后若干因素的研究近况作一简述。1神经体液因子1.1心钠素(atrianatriureticpeptide,ANP)用漂浮导管同时测定肺动脉、右心室、右心房的压力和上述三个部位血浆ANP浓度时发现,心血管各部位的压力及血浆

  • 标签: 因素研究进展 干预因素 心力衰竭干预
  • 简介:本文通过对冠心病30例猝死与30例存活的对比分析,显示冠心病猝死与复杂性室早、心脏扩大、心肌缺血、左心功能不全、低血压或休克、低血钾、抗心律失常无效等因素相关。及早消除上述各种危险因素,对预防冠心病猝死发生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猝死 危险因素
  • 简介:<正>分析乙戊肝组156例,乙肝组50例,戊肝组60例。结果:乙戊肝的严重肝损害、重度黄疸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乙肝组(P<0.05~0.01),低蛋白血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戊肝组(P<0.01)。乙戊肝组ALT、TbiL均较乙肝组或戊肝组均显著升高。乙戊肝组病死率(20.5%)高于乙肝组

  • 标签: 戊型肝炎 病毒重叠感染 戊肝 重度黄疸 肝损害 低蛋白血症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msis,As)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疾病,主要累及人体大、中型动脉,可致心、脑、肾动脉严重病变,是引起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研究动脉硬化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一般认为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是AS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其形成有许多促发因素,其中胰岛索抵抗综合征,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和“感染学说”是受到医学界关注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上述几种与AS关系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因素研究进展 形成相关
  • 简介:<正>收住ICU,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120例,总病死率17%(20/120),与VAP相关病死率14%(17/120),50例发生VAP前10天内使用抗生素时间超过48小时。醋酸钙不动杆菌占与VAP相关死亡病例分离出病原菌的47%。单因素分析示年龄超过45岁,致命性基础疾病,先前使用抗生素、激素,住院

  • 标签: 临床相关因素 基础疾病 总病死率 醋酸钙 因素分析 不动杆菌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并多器官衰竭(MOF)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老年COPD并MO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COPD并MOF的发生率为75.0%,病死率为31.4%,发生衰竭的器官依次为肺、心、脑、肾、肝、胃肠和血液,出现肾功能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全部死亡.pH值越低、氧分压越低、二氧化碳分压短期内迅速上升、器官衰竭数目越多,病死率越高.结论老年人COPD并MOF发生初期应重点防治肺、心两个器官,病死率随着器官衰竭数目的增加而上升,与器官衰竭的种类、严重程度有关.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多器官衰竭 诱发因素 抗生素 心肺监护
  • 简介:<正>71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4例,同时使用干扰素α及拉米夫定26周,随后单用拉米夫定26周;对照组37例,单用拉米夫定52周。治疗前做肝穿刺活检,疗程中定期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HBeAg、抗-HBe、HBVDNA,并作YMDD变异检测。结果:全部患者完成1年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1.2%(14/34)和21.6%(8/3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8)。

  • 标签: 干扰素Α 乙型肝炎 YMDD 肝穿刺活检 丙氨酸转氨酶 短期疗效
  • 简介:背景脑卒中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一个重要并发症,但有关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中脑卒中的发生率和结局的报道很少。本研究探讨了ACS患者发生出血性和非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和结果研究对象为急性冠脉事件全球性登记研究(GlobalRegistryofAcuteCoronaryEvents,GRACE)入选的35,233名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脑卒中310例(0.9%),其中100例死亡(占32.6%)。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患者住院期间的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患者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分别为1.3%,0.9%,0.5%;P〈0.001)。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症 危险因素研究 脑卒中 住院期间 患者 非出血性脑卒中
  • 简介:目的研究中原地区人群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分布特点及与冠心病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0例冠心病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AT1R基因多态性.设计调查表调查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检测出AA和AC型2种基因型,在冠心病组AC基因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别为13.3%、7%和10%、5%,血压、血糖、体重指数等常规危险因素在AT1R两种基因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AC基因型有与多个传统危险因素协同作用的趋势.结论AT1R-1166C等位基因由于在中国人中频率太低,可能不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可能与多个危险因素协同作用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危险.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多态性 冠心病 危险因素
  • 简介:背景:目前鲜有研究证实,凝血标志物是否可以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与患冠心病和缺血性中风相关。本研究对11个反映凝血过程不同方面的标志物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在排除传统危险因素的作用之后,它们是否仍有预测价值。方法与结果:在1984~1988年间,共2398名49~65岁男子接受检查,他们中大部分人采取了空腹血测定血脂和凝血标志物。对他们进行了平均13年的随访,记录了心血管事件(cardiovasculardisease,CVD)发生情况。共发生486起心血管事件,353起新发生冠心病,133起新发生缺血性中风。经单变量分析,发现纤维蛋白原、低活化蛋白C值、D-二聚体、组织性纤溶酶原(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都显著与CVD相关。将传统危险因素引入比例风险模型后,采用多变量分析方法,发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都显著与CVD相关,并且因子VIIc呈负相关(P=0.001)。在纳入传统危险因素的模型中,预先不存在CVD者,若具有预期风险构成最高3种的危险因素,则其发生CVD的风险是具有最低3位者的2.7倍。当模型包括4个凝血相关因素时,此值升至3.7倍。结论:除传统的危险因素外,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因子VIIc均有预测中年男性的冠心病\缺血性中风发生的作用。

  • 标签: 缺血性中风 凝血标志物 危险因素 预测价值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 冠心病
  • 简介:背景已有研究报道抗高血压治疗的降压反应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变异的影响,但尚没有临床试验来证实是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影响到不同的药物治疗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肾脏表型的关系。方法与结果采用双盲-阳性对照-随机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试验,研究对象为年龄≥55岁,至少有一个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37939例研究对象被随机分到利尿剂(chlorthalidone),钙离子拮抗剂(amlodipin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lisinopril),和α受体阻滞剂(doxazosin)四个药物治疗组,并随访4~8年;同时检测所有患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基因I/D多态性 心血管危险因素 抗高血压治疗 药物治疗 遗传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