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适合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可持续发展的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模式。方法①分别选择城市、农村和城镇三个社区中15岁以上常驻(居住半年以上)人群为高血压疾病管理对象。②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规模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为核心的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计划。③围绕高血压的防治目标建立信息化管理网络。④每个实施阶段都设置了相应培训内容和考核评估标准。结果①专业人员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有大幅度提高。社区人群管理能力及自身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社区相关政策及环境有显著变化。②迅速提高高血压“三率”、人群平均血压水平有所下降、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有所改善、急性事件的发生较周边社区减少。③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满意度增加。结论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计划不仅在城市社区可以有效实施,在农村实施同样也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 疾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现状,为提高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的科学认识提供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2015年6月~2015年10月来我院计划免疫门诊接种的748例儿童家长,按照研究对象的学历将其分为A组(初中及以下学历)、B组(高中、中专学历)、C组(大专及以上学历),比较分析三组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情况。结果三组儿童家长对一类疫苗接种程序的知晓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儿童家长知晓率最高,而A组儿童家长知晓率最低;三组儿童家长在“麻疹疫苗可引起局部皮疹、发热”、“接种当天多喝水、不洗澡”项注意事项认知率比较无差异(P>0.05),其余各注意事项认知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以C组认知率最高;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获得的主要渠道为防疫医生告知(占81.26%)。结论儿童家长受教育程度与其对儿童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认知情况越高,可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儿童计划免疫知识的相关宣传力度,以提高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了解情况,促进儿童疫苗接种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我地区儿童疫苗的接种率。

  • 标签: 儿童家长 计划免疫 认知现状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本文对2周程序康复能否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生活质量(QL)进行观察.方法:通过QL问卷对顺利完成早期康复计划的44例AMI患者进行QL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41±3.76天)QL问卷积分较对照组高(P=0.02~0.01).随访1.89±1.02年结果表明,康复组在恢复性生活、工作,从事家务活动和体育锻炼等方面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0.001).结论:这些结果表明,在对AMI患者实施早期程序康复的同时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2周程序康复 生活质量 AMI
  • 简介:脑卒中后期的康复患者中约有42%由于疾病原因诸如意识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需持续或长期借助胃管进行鼻饲饮食治疗[1]。脑卒中中后期的康复患者需每日外出行高压氧或康复治疗,由于搬运时胃管牵拉或患者意识障碍及康复时未适当固定肢体等原因,导致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胃管拔除,即非计划胃管拔除。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患者 非计划胃管拔除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射频消融对氧自由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方法73例室上速患者分成二组,均在射频消融术后即刻及术后3天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在房室结双径路及右侧旁路组射频消融术后SOD显著长高,但在3天后恢复正常,NO及MDA以及TNF-α在手术前后则明显变化。结论射频消融可引起轻微组织损伤,并不引起全身TNF-α水平变化及脏器组织的功能障碍。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氧自由基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严重心脏疾病终末阶段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预后不良,其生存率至低于许多恶性肿瘤。本文旨在探讨实施院外连性护理计划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服依从性、心功能及降低心力衰竭再住院率等的作用。

  • 标签: 院外 护理计划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对2例老年C型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diseasetypeC,NPC)患者及家系的NPCI和NPC2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型与表型关系。方法采集2例NPC患者及家系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引物设计扩增,直接基因测序检测。结果2例患者在NPCI基因6号外显子发现1个杂合子位点A644G(H215R),导致第215位氨基酸由His突变为Arg;18号外显子发现1个杂合子位点N931N(C2793T),氨基酸编码没有改变;2例家系其他成员未发现异常。结论NPC患者具有典型NPC临床特征,在基因水平上发现,相关基因突变位点或新的突变位点,但家系基因特征不明显。因此,对于老年NPC患者或存在其他致病因素。

  • 标签: 尼曼-皮克病 基因型 氨基酸序列 突变 骨髓移植 杂合子
  • 简介:刷牙和心脏病有什么关系呢?很多人都以为刷牙跟心脏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件事,可是现在有新的研究发现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 标签: 刷牙 心脏疾病 心脏病
  • 简介: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mCollCardiol)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风险较高的患者[合并2-4个新发糖尿病(NOD)危险因素],每日服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日)时或应考虑降低剂量(JAmCollCardiol,2013,61:148—152)。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高剂量 美国心脏病学会 治疗 危险因素 每日服用
  • 简介:目的:探讨藏汉族人群内皮功能(FMD)的差异。方法:在空腹状态下,使用B型超声对272例藏族男性和580例汉族男性进行肱动脉舒张功能检测。对比组人群各项基本指标和FMD变化。结果:藏族人群肱动脉直径的绝对和相对变化低于汉族人群(P〈0.001)。结论:藏汉族人群内皮功能存在差异。

  • 标签: 内皮 藏族 汉族
  • 简介:问:1989年的时候我做了主动脉瓣置换术,当年我45岁。去年,我又患上了主动脉夹层,当时的外科医生嘱咐我不要做任何心脏运动或抗阻训练,并且尽量稳定心率在较慢的水平。但是,如今我的心脏病专家告诉我可以做一些轻度的心脏运动以及抗阻训练,但是就需要留意血压。个意见是矛盾的,那么我应该听从谁的呢?读者唐先生

  • 标签: 外科医生 主动脉瓣置换术 抗阻训练 心脏运动 主动脉夹层 心脏病
  • 简介:扰乱代谢《肥胖》杂志一项研究显示,垃圾食品会影响代谢,12名身体健康的大学男生连吃5天高脂食品后,肌肉将葡萄糖转为能量的效率明显降低,这种变化易导致代谢紊乱。

  • 标签: 垃圾食品 后动脉 饱餐 全身 伤害 代谢紊乱
  • 简介:左心室室壁瘤(Leftventricularaneurysm,LVA)是指在左心室大面积透壁性心肌梗死基础上,形成的梗死后室壁变薄、膨出、瘤样扩张和矛盾运动。其多伴有左心室扩张、心功能低下,常发生在前壁AMI,发病多位于前壁心尖部,瘤部室壁明显变薄,多伴有附壁血栓形成。我科最近收治一例最后确诊为室壁瘤形成的患者,入院72小时内经历了次溶栓治疗,报道如下。

  • 标签: 溶栓治疗 患者 左心室室壁瘤 胸痛 左心室扩张 心功能低下
  • 简介:近日,中国知网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5版),2015版年报统计分析了我国学术期刊近年影响因子等计量统计指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学术期刊的办刊水平,一直受到学术期刊界、教学科研机构和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 标签: 实用心电学杂志 影响因子 办刊水平 中国知网 教学科研机构 计量统计
  • 简介:目的:探讨种教学方法在心电图授课中的效果。方法:102例学员按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2组:普通组,实验组,组学员均为大专毕业,性别比例,年龄,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普通组接受传统理论教学,实际操作演练;实验组在普通组教学方法基础上,增加接受辅助教学。结果:与普通组得分(73.31±13.87)比较,实验组得分(82.41±13.46),显著好于普通组(t=3.36,P=0.03)。结论:在心电图教学过程中,除传统教学方法外,还应采用多角度多手段的辅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心电图 教学方法 学习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倾斜试验(NUTT)和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倾斜试验(I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theISIWebofKnowledgedatabases、VIP、CNKI、CBM和WANFANG数据库中关于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倾斜试验(NUTT)和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倾斜试验(I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10月.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人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及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RCTs,晕厥患者1054例.Meta分析结果示:N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真阳性(OR=1.16,95%CI:0.90~1.50,P=0.24)、真阴性(OR=1.50,95%CI:0.74~3.03,P=0.26)以及诱发晕厥所需时间(SWD=-0.30,95%CI:-0.78~0.18,P=0.22)与IUTT相似,但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OR=0.31,95%CI:0.18~0.54,P<0.001);NUTT与IUTT的灵敏度分别为0.64(95%CI:0.59~0.69)和0.59(95%CI:0.54~0.64);特异度分别为0.88(95%CI:0.81~0.93)和0.83(95%CI:0.76~0.89);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和0.82;SE分别为0.05和0.05.结论N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灵敏度、特异度、诱发晕厥所需时间与IUTT相当,但可明显降低试验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本研究纳入的原始文献质量偏低,影响研究结果的论证强度,有待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RCT,以求进一步验证NUTT与I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优劣.

  • 标签: 血管迷走性晕厥 硝酸甘油 异丙肾上腺素 倾斜试验 META分析
  • 简介: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颅内血管畸形。近年来随着微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发展,脑动静畸形经血管内治疗的指征不断被拓展,α-丙烯酸正丁酯(NBCA)经血管内栓塞已成为治疗脑AVM的成熟方法之一。作者就近5年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NBCA栓塞治疗32例脑AVM的临床资料及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 标签: 脑动静脉畸形 丙烯酸正丁酯 血管内栓塞 临床疗效 疗效分析 血管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和操作实用性。方法分为新生儿组和成人组,各组100人,每组随机分为单手操作(试验组)和双手操作(对照组),比较置管效果及保留天数。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高,为95%,对照组为78%(P<0.05),保留天数无差异。结论与常规方法比较,单手操作静脉留置针轻巧、方便,穿刺成功率高,适用于各种人群。

  • 标签: Y型静脉留置针 两种穿刺方法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传统观念和新观念对治疗脊柱截瘫并褥疮的疗效。方法将45例脊柱高位截瘫并褥疮患者,随机分为传统观念与新观念治疗组(N分别为24,21),疗程4周。结果组在治愈率无显著差异(87.5%,85.7%;X2=0.794,P>0.05),且在平均治愈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15,14±2.65;t=2.461,P>0.05)。结论传统观念与新观念的治疗方法对治疗脊柱截瘫并褥疮都能达到较好的疗效,疗效无显著差异。

  • 标签: 传统观念,新观念,褥疮,脊柱截瘫,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类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心功能及冠脉病变特点的差异。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24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心电图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AMI(STEMI组)68例及非ST段抬高型AMI(NSTEMI组)56例,对比分析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STEMI组临床表现为胸痛明显、就诊时间较早,心绞痛史比例明显低于NSTEMI组(17.65%比44.64%,P=0.003)。与NSTEMI组比较,STEMI组窦性心动过缓(0%比11.76%)、室性心律失常(0%比10.29%)及传导阻滞(0%比11.76%)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25.00%比44.12%)明显升高,心肌肌钙蛋白T[cTnT,(2.69±0.78)ng/ml比(8.79±2.78)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12.12±52.42)mmol/L比(182.32±78.23)mmol/L]水平明显升高,侧支循环(41.17%比17.65%)、3支冠脉病变(50.0%比14.7%)比例明显降低(P〈0.05或〈0.01)。组心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急,并发症发生率高,应尽早重建血运。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三支病变比例高,患者病发前常存在缺血预适应。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室功能 肌钙蛋白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