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A)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行剖宫产术的572例产妇进行回顾分析,术后采用PCA的455例,疼痛评分良好者436例,优良率高达95.8%。术后6~8h翻身活动441例,占96.9%,24h小时离床活动439例,占96.5%,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PCA止痛效果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肌体全面康复,值的推广使用,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对剖宫产妇进行专业的护理非常重要。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硬膜外自控镇痛泵 护理观察
  • 简介:(6)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己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不加注释直接使用,如DNA、CT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首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则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

  • 标签: 撰写要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稿件 缩略语 DNA 外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子抑制剂治疗糖尿病伴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二甲双胍降糖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质子抑制剂奥美拉唑肠溶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指标变化情况。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8周后,患者的FBG、BMI、TG、LDL及HD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HDL与治疗前相比稍有升高,其中FBG、BMI及TG、LDL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HD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指标均有显著下降,研究组患者的FPG、P2hBG均优于对照组(P<0.05),HbA1c无明显差异。两组胰岛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的FINS、P2hINS优于对照组(P<0.05),HOMA-IR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质子抑制剂治疗糖尿病伴肥胖,临床效果稳定,降糖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二甲双胍 糖尿病伴肥胖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锁骨下静脉两种中心静脉置管控大剂量甲氨蝶呤24h持续化疗管理的资料,比较两种方式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累计438例次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PICC置接化疗泵管、B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接化疗,大剂量甲氨蝶呤24h持续化疗。比较可操作,穿刺次数,留置管持续使用时间,准时率等情况。结果A组比B组可操作,穿刺次数,留置管持续使用时间,准时率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ICC置管可操作、留置管持续使用时间延长,减少穿刺过程的风险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泵 持续化疗 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空气压力在预防脑卒中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12月期间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行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系统治疗。结果观察组发生率为2.5%(1/4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11/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系统治疗能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

  • 标签: 脑卒中 空气压力泵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氯吡格雷具有选择性拮抗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和抗栓作用,单独使用即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目前研究认为,各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和所有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均应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且后者应于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年。在心血管获益的同时,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日益减退,难以消化吸收所吃的全部食物。如果每顿饭吃得比较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增加心、肾的负担。但如果吃得过少,每日摄入的营养很可能不足,难以满足机体的正常消耗,出现饥饿、头晕、乏力、胃痛等不适症状。所以最好是少食多餐。每天顿饭。

  • 标签: 老年人 消化功能 消化吸收 消化不良 不适症状 少食多餐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胰岛素与传统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80例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CSII)组(40例),常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组(40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达到强化治疗目标[空腹血糖(FBG)〈7.0mmol/L,餐后2h血糖(2hBG)〈10.0mmol/L]的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浓度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CSII组治疗后各时段血糖(FBG,2hBG)均明显低于MSII组(P〈0.01,〈0.05)。和MSII组比较,CSII组血糖达到强化治疗目标时间显著减少[(12.9±3.3)d:(8.3±2.1)d],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46.9±5.1)U/d:(30.5±6.7)U/d]。P均〈0.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优于常规胰岛素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操作在根管治疗中的价值。方法300例急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周脓肿患者分为两个组,其中在接受根管治疗的过程中,A组采用手操作,护士从术前、术中到术后一直参与其中,B组采用传统护理。结果通过AB两组对照充分的证明手操作在根管治疗术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根管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根管治疗 四手操作 护理配合
  • 简介:第一项为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指南更新。该指南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做了简要概述,随后对其诊断、治疗和手术及介入治疗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推荐。指南中亦包括重要的实践建议,内容涉及锻炼、妊娠和医疗保险。

  • 标签: 指南 先天性心脏病 欧洲心脏病学会 年会 治疗方 医疗保险
  • 简介:观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study)又称非实验性研究(non—experimentalstudy),是指没有加入研究人员的任何干预(试验的或其他方面)措施,允许事件自然发展的研究过程^[1]。医学研究中有很大部分是观察性的研究,多用于评估教育项目和研究可能造成疾病或损害的危险因素,由于人的内在特点或实施条件涉及医学伦理等原因,这类研究通常不能实现随机化。因此,与随机对照试验相比,观察性研究更容易受到偏倚风险影响,发生选择性偏倚的风险大于实验性研究。

  • 标签: META分析 评价工具 随机对照试验 实验性研究 选择性偏倚 质量
  • 简介: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心脏衰竭应用的临床经验,探讨此类手术应用IABP的时机选择和适应证。方法总结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5例因冠心病行CABG后患者出现心脏衰竭,在IABP支持下,术后心功能及血液动力学恢复稳定的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在术后3-7d撤除IABP,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冠脉病变严重(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风险较大,特别是术后出现严重的低心排使手术效果更加不确定。术后应用IABP可以有效地改善心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脏泵衰竭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法洛联症(TOF)在发绀型心脏病中居首位。法洛联症患儿在1岁内如不手术,死亡率可达25%,肺动脉狭窄严重者,40%可死于3岁以内,70%死于10岁以内。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法洛联症唯一有效的手段。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绝大多数病例可行一期根治手术,一期根治手术也趋于小龄化。

  • 标签: 婴幼儿 法洛四联症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分流术在治疗重症法洛联症(tetralogyofFallot,TOF)中的应用,评价其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应用Gore-Tex管(膨体聚氟乙烯人工血管)行升主动脉到主肺动脉中心分流手术的TOF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手术死亡2例,术后3d内分别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肺水肿,病死率9.5%(2/21).12例于术后6个月~24个月内行二期手术根治,无死亡患者.根治术中无发现Gore-Tex管堵塞者.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分压比术前显著改善[90.0%±4.0%比60.0%±5.05%,P<0.01;(53.4±14.1)mmHg比(42.2±8.8)mmHg,P<0.01].12例患者二期根治术时与中心分流术时比较,左心室及肺动脉发育均明显改善.结论中心分流术是改善重症法洛联症症状、体征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是重症法洛联症根治术的一种良好的分期手术方式.

  • 标签: 法洛四联症 中心分流术 外科手术
  • 简介:成人型法乐氏联症由于心内血管畸形继发病变严重,长期缺氧,常伴有多脏器功能的损害、灌注肺、肾功能衰竭及因侧枝循环丰富而术中术后易致出血、渗血等并发症.同时由于主动脉骑跨,高位室间隔缺损,右室流出道狭窄所致右向左分流,肺血流减少,且伴有在左心室发育不发,低氧血症和红细胞继发增多所致的血液粘稠度增加.在围麻醉期间易出现缺氧发作,围手术期易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因此麻醉的管理难度增加.我院2000年~2004年共行7例成人法乐氏联症的手术治疗.

  • 标签: 成人型法乐氏四联症 根治术 麻醉 手术治疗 心内血管畸形
  • 简介:目的总结用单纯心内修复的方法施行法洛联症矫治的手术经验.方法2005年1月到2016年7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对275例法洛联症患者施行单纯心内修复,在充分疏通右室流出道、修补室间隔缺损后直接缝合右室切口,占同期法洛联症矫治术的28.61%.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所有病例术后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术后恢复良好,无重大并发症.结论法洛联症的矫治宜选择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对单纯漏斗部狭窄、室间隔缺损为嵴下型的病例,单纯心内修复方法可行,并有利于心功能保护及术后恢复.

  • 标签: 法洛四联症 单纯心内修复
  • 简介:《高血压》(Hypertension)在2013年4月8日发布了一项来自中国的前瞻性研究,该研究指出,对于60岁以上老人,联合测量肢血压较单纯检测单侧上臂血压更能提高对死亡率的预测准确性,同时更有利于心血管疾病预防。

  • 标签: 四肢血压 疾病预防 心血管 同时测定 高血压 死亡率
  • 简介:目的分析法洛联症(TOF)的病变特点,总结其手术治疗经验及术中所遇到的特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间实施的244例TOF手术情况,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TOF根治术236例(包括合并畸形的手术),其中根治术同时行双向格林手术、室缺补片打孔术、右室至肺动脉带瓣血管外通道术共5例,介入+根治(Hybrid)手术4例,非体外循环下体肺分流术8例。结果术后早期(30d内)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1.64%。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心功能衰竭2例,灌注肺、呼吸衰竭2例。其他主要并发症30例。随访1-13个月,晚期死亡1例,死于右室-肺动脉外通道堵塞。结论准确掌握手术指征,根据不同病变采取不同术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法洛四联症 外科手术 心肺转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