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骨筋膜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严重时可因肌红蛋白尿而引起肾功能衰竭。2000—06/2006—06我科共收治骨筋膜综合征病人26例,现将对骨筋膜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介绍如下。

  • 标签: 骨筋膜室综合征 早期临床观察 护理 肾功能衰竭 肌红蛋白尿 急性缺血
  • 简介:临时输液是急诊病人治疗较为集中的地方,病员流动量大,人员变动频繁,易发生护理差错。由于急诊科的工作特点,护士各负其则,很多操作均需一人独立完成,如核对医嘱、加药、巡视;若收药时核对医嘱不严格可导致用法错误或漏用药物,加药时不认真查对可导致取错药液或不能查出杂质,未能按规定巡视病人可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病人输液渗漏、输液不畅、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以上均可影响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差错 急诊病人 输液室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输液渗漏
  • 简介: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1999—06收治的1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为83.2%,根治切除率为48.5%,Ⅰ、Ⅱ、Ⅲ、Ⅳ期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8.2%、65.4%、49.3%和0,Ⅰ期的5年生存率为95.2%。结论对50岁以上的男性胃部分切除者,建议自术后10年开始每年1次胃镜加活检随诊。外科治疗以根治性全胃切除加D2淋巴清扫术为宜。

  • 标签: 残胃癌 例临床观察 生存率 外科治疗 根治 随诊
  • 简介:急诊科经常会对一些已诊断明确需药物治疗或诊断尚不明确需进一步诊治的病人留诊观察、输液治疗。由于急诊科病人多,流动性大,护士少,工作涉及面广,急诊留观的管理一直是急诊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对急诊留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地防范护患纠纷,切实保护护患双方权益,急诊科应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对留观输液病人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措施。3年来,我科对急诊留观实行病房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急诊留观室 病房化管理 护理质量 急诊科病人 护理服务质量 生活水平
  • 简介:培复新属于新型的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在体外实验证实。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作用相当于第3代头孢菌素。而培复新对不动杆菌的作用比其它抗生素药效更强。我院从1997—07月开始应用培复新治疗31例各种外科感染,尤以在其它抗生素应用效果欠佳的基础上应用。其疗效好、副作用小。

  • 标签: 治疗 外科感染 临床观察 体外实验 抗生素应用 不动杆菌
  • 简介:儿童眩晕型癫痫属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发作性眩晕为主。发作性眩晕伴心慌、恶心、呕吐为特征。由于引起眩晕发作的原因很多,发作时没有意识障碍和抽搐,所以病人常首诊于其他科室,使部分病人漏诊或误诊。现将我院2004~2005年资料完整的38例儿童眩晕型癫痫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眩晕型癫痫 脑电图 儿童 发作性眩晕 发作性癫痫 眩晕发作
  • 简介: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在急诊重症监护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收治急诊重症监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重症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重症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人文关怀,比较两组重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对工作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重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6.7%,观察组重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两组重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统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急诊重症监护的护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护理满意度,还能够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急诊重症监护室 护理应用
  • 简介:测量体温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学生理学已对正常人的体温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通常描述的测温是口腔、直肠、腋窝等处。近年来,为使测量体温的方法更加便捷,准确,对腹股沟温、肘温等的测量及观察均有报道,对老年人是否能采用腹股沟温度监测生命体征,目前尚未见报道。我们2003-05/2003-08及2004-03/2004-05,分别对40例随机抽取的已康复老年人进行了口温、腋温、腹股沟温的自身对照测量,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腹股沟温 温度监测 老年人 测量 临床观察 临床护理工作
  • 简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治疗组60例患者中慢性肝炎轻度15例,中度25例,重度15例,肝硬化5例。对照组54例患者中慢性肝炎轻度10例,中度26例,重度12例,肝硬化6例。诊断符合199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具有可比性。二、治疗方法两组病人均给予口服联苯双酯,齐墩果酸片,静滴能量合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每天加用肝病电脑仪治疗,穴位有天鼎、膻中、中脘、关元、1号

  • 标签: 慢性肝炎 疗效观察 电脑仪 病毒性肝炎 肝病 齐墩果酸片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0例经影像学明确诊断并行介入治疗的BCS患者的远期疗效、症状和体征、实验检查、影象学检查、生存时间、生存质量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患者症状及体征恢复较好,实验检查、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生存时间长、生存质量高。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术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可作为Budd—Chiari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案,远期疗效好。

  • 标签: Budd—Chiari综合征 介入治疗 远期疗效观察 BCS 患者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肾衰宁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肾衰宁胶囊,对照组服用包醛氧化淀粉。两组同时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进行肾功能实验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血乐素氮、肌酐明显下降。对照组血尿素氮明显下降,但肌酐下降不明显。结论肾衰宁胶囊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

  • 标签: 肾衰宁胶囊 慢性肾功能衰竭 疗效观察
  • 简介:为探讨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理想方案,我们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对照组应用法莫替丁、克拉霉素、甲硝唑,枸橼酸铋钾四联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同时对疗程2周的Hp根除率和疗程4周的溃疡愈合率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药物联合治疗 消化性溃疡 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1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后者加用血浆置换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白介素-18(IL-18)水平。结果在血浆置换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血清sICAM-1由治疗前548.26±150.53μg/L降至228.32±132.15μg/L,血清IL-18由治疗前723.64±160.25μg/ml降至治疗后312.53±121.39μg/ml,血清TBIL由治疗前546.11±174.86μmol/L降至178.43±87.74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由治疗前22.84±11.13%升至治疗后36.79±15.19%,上述指标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治疗组患者治愈41例(68.3%),19例(中期7例,晚期12例)死亡,58例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48.3%(28/58),30例(早期7例,中期11例和晚期12例)死亡(P〈0.01)。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疗效可靠,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炎性介质水平,减轻免疫反应对肝细胞的损伤,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白介素-18
  • 简介:药物治疗是临床工作中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随着人类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各种新特药物不断出现,作为一名急诊科的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参与疾病药物治疗中,不仅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还应是病人用药前后的监督者。由于急诊就诊的急危重症病人多,治疗时往往忽视对病人观察护理,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急诊护士在临床用药中观察与护理,对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急诊护士 护理人员 用药前 人类疾病谱 药物治疗 抢救
  • 简介:我科自1995年6月~1996年12月用肝甦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是我科住院或门诊患者,按1995年北京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选择慢性肝炎1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其中男51例,女33例。年龄14~76岁,平均32.7岁,病程1~6年。轻度12例,中度58例,重度14例。对照组68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有可

  • 标签: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观察 慢性肝炎患者 病毒性肝炎 门诊患者 功能的变化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47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同时给予血浆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血浆置换后,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浆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浆置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治疗组成活率61.11%,高于对照组的31.03%(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

  • 标签: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