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若病情控制不理想,则会致使血糖过高,由于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血糖作为能量的来源.只好大量分解脂肪.于是就会产生过多的酮体。酮体是脂肪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由β-羟丁酸(约占80%).乙酰乙酸(占10%~20%)和丙酮(占2%)组成。

  • 标签: 血酮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血糖
  • 简介:将61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子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31例加用罗格列和洛沙坦口服。观察6月。结果:治疗组FBG、HbA1c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UAER的改善更为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CHOL、TG、HDL—C、LDL—C、SBP、DBP的改善亦明显(P〈0.01或P〈0.05)。结论:罗格列联合洛沙坦可有效调控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和血压,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

  • 标签: 罗格列酮 洛沙坦 糖尿病肾病(DN)
  • 简介:选择T2DM患者合并高血糖应激84例,随机分为A组(n=42),B组(n=42),A组在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RSG4mg/日,B组不加RSG。结果A组CRP,COR及HOMA-IR较前明显降低(P均〈0.05,甘油三酯和收缩压较前降低,B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组的体重舒张压无明显变化。结论应激状态时CRP,COR,HOMA-IR升高,胰岛素抵抗加重。RSG能减轻T2DM应激状态时IR抗水平,且不依赖于血糖水平,可能与RSG降低炎性因子及胰岛素拮抗激素密切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急性应激状态 胰岛素抵抗(IR) 罗格列酮(RSG)
  • 简介:病例吴阿姨,76岁,因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于某年冬季住院治疗。某日感觉双脚冷,出现胀痛等不适,错误地认为热水泡脚可解除,其家人也认为水稍热一些没关系,就将热水瓶中的开水倒入洗脚盆内。第二天早晨,她的足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水疱,脚趾间因摩擦出现了水疱破溃。

  • 标签: 冬季 双足 糖尿病神经病变 病友 热水泡脚 糖尿病肾病
  • 简介:目的观察吡格列对2型糖尿病的血脂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门诊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组均予糖尿病饮食、适度运动,口服二甲胍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服吡格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FPG、HbA1c)、血脂(TG、TC、HDL-C、LDL-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糖及血脂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及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胍和吡格列均有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但吡格列在降低血脂方面更有优势。

  • 标签: 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血脂 干预
  • 简介: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在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维生素E治疗,观察组给予吡格列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HbA1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HDL-C水平显著升高,对照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HbA1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调节血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 临床疗效
  • 简介:40例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盐酸吡格列15mg/d,进行为期16周的用药观察。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糖化血红蛋白也下降0.9%(P〈0.05),胰岛素用量减少12U(P〈0.05)。结论:2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使高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同时可以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用量,二者起协同作用。

  • 标签: 吡格列酮 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
  • 简介:20例2型糖尿病NAFLD病人给以太罗4mg/d,40周治疗。结果FiG、Fins、HOMA—IR、ALT、AST、ALP和GGT水平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5.64±5.64)的变化值分别与ALIT(60.30±49.16U/L,r^2=0.8535,r=0.9238,P=0.0000),AST(4.15±9.55U/L,r^2=0.5545,r^2=0.7446,P=0.0002),GGT(70.75±70.58U/L,r^2=0.4581,r^2=0.6768,P=0.0010)变化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而和ALP(32.75±33.29U/L,r^2=0.1644,r=0.4054,P=0.0761)变化值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格列治疗2型糖尿病NAFLD时HOMA-IR下降与肝酶水平下降呈直线相关,随胰岛素抵抗下降的同时可使升高的肝酶水平下降。

  • 标签: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ID) 罗格列酮 胰岛素抵抗指数(MOMA—IR)
  • 简介: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副区长孙其军就《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进行了介绍,朝阳区将着力打造以医养结合、康复疗养为主要特色的适老化社区,届时该养老社区内的房屋会对居室进行分割并定向出售,公共服务空间则由开发商持有经营,并且实行限龄人群居住(60岁以上老年人群)。最早的养老社区项目落户桥,预计可在2017年交付使用。

  • 标签: 养老服务 社区内 北京市 老年人群 康复疗养 公共服务
  • 简介:我今年78岁,患糖尿病12g。我的降糖方案10年没变,也几乎没有监测过血糖。去年出现口腔溃疡后,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好不了,晚上痛得睡不着觉,住院十多天治疗,出院了还是愈合不好。

  • 标签: 药物监测 口腔溃疡 降糖方 处方 治好 糖尿病
  • 简介:对30例应用罗格列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长程临床观察,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情况。结果FPG、PG2h、HbA1C、GOT治疗后有显著行下降(P〈0.05,P〈0.01),GPT、γ-GT、BUN、Cr、心电图等无明显改变,治疗过程中2例出现水肿,未见心血管异常改变。结论罗格列钠长程治疗未发现心血管事件。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罗格列酮钠 安全性观察 治疗后 疗效 长程治疗
  • 简介: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治疗方案维持不变,观察组在原有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及吡格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LU、2hPG、HbA1c、FINS、FCP、homa-β和homa-IR、Homa-IR(C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LU、2hPG、HbA1c、FINS和homa-IR、Homa-IR(CP)水平降低,FCP、homa-β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FCP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的GLU、2hPG、HbA1c、FINS和homa-IR、Homa-IR(CP)水平低于对照组,FCP、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糖尿病患者可以加用沙格列汀吡格列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2型糖尿病 难治性 沙格列汀 吡格列酮
  • 简介:116例经CT确诊的NAFL合并(LDM)患者,随机分成三组:PGT组予毗格列15mg,日一次;二甲胍(Met)组予二甲胍0.5g,日三次;对照(Con)组予以除二甲胍及噻唑烷二酮类以外的其他降糖药物治疗,共6个月。结果治疗后PGT组肝脾CT比值、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脂肪肝消失率最高,MeT组次之,Con组最低。PGT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最低,Met组次之,Con组最高。PGT组和Met组的空腹胰岛素(Fins)明显低于Con组。结论PGT能够治疗NAFL,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疗效优于二甲胍,对肝功能无明显损害。

  • 标签: 吡格列酮(PGT)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 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T2DM)
  • 简介:作为抗高血糖药的优秀代表——盐酸二甲胍(MetroriminHydrochloride),虽系一老药,但因疗效突出,特点鲜明,安全性高,2005年再次得到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一西亚太区(IDF—WPR)组织的高度评价。IDF制定的T2DM全球指南推荐为一线治疗药物。IDF—WPR组织颁布的2005年第四版《2型糖尿病实用目标与治疗》的指南中,明确将盐酸二甲胍定为肥胖或超重的T2DM患者的首选药物。此外,美国近期还批准盐酸二甲胍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 标签: 盐酸二甲双胍 临床优势 国际糖尿病联盟 缓释片 糖尿病患者 治疗药物
  • 简介:观察辛伐他汀二甲胍联合治疗NARLD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表明通过两者的联合应用,可控制体重、降低TC、TG、LDL消除胰岛素抵抗,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降酶、改善NASH,防治NAFLD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观察到肝功能等改善明显,两药合用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辛伐他汀 二甲双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联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头孢哌钠舒巴坦钠联合氨溴索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效果。方法从该院在2016年6月—2017年5月时间段之内诊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当中选取78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编号,1~78号,其中奇数号为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溴己新片进行治疗,偶数号为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钠舒巴坦钠联合氨溴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6.9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咳痰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治疗的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出现3例胃肠道不良反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采用头孢哌钠舒巴坦钠+氨溴索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治疗的安全性也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氨溴索 疗效
  • 简介:二甲胍的降糖效果非常强大,可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0%~2.0%。但在现实中,服用二甲胍的人群中,血糖居高不下者大有人在,为什么指南与现实差距如此之大?下面我们就用案例的形式向大家讲解:如何调整二甲胍的治疗方案,既能血糖达标,又能用药量少。

  • 标签: 血糖不达标 二甲双胍 血红蛋白下降 降糖效果 治疗方案 血糖达标
  • 简介:应用二甲胍干预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临床确诊的IGT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47例,予以锻炼,饮食控制等生活方式干预。二甲胍组在上述锻炼、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应用二甲胍250mg每日3次,持续3个月后,二甲胍组较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同时体重指数(BMI)血脂(TC、LDL-C)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二甲双胍 干预治疗 葡萄糖耐量减低(IGT) 葡萄糖耐量正常(NGT) 体重指数(BMI) 2型糖尿病(T2DM)
  • 简介:二甲胍是口服降糖药家族的元老之一,历经半个世纪的洗礼,不仅没有被临床淘汰,反而却像窖藏的老酒,历久弥醇,备受青睐。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二甲胍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2006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会(EASD)又联合发表了专家共识,对应用二甲胍的态度更加积极。新的专家共识建议:将二甲胍列入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步治疗中,即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接受二甲胍治疗。这也就意味着,除非患者有禁忌证,否则一旦确诊均应接受二甲胍治疗。

  • 标签: 二甲双胍 口服降糖药 糖尿病治疗指南 2型糖尿病患者 国际糖尿病联盟 美国糖尿病学会
  • 简介:目的探讨齐拉西联合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6例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与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评估两组疗法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总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58%)略高于对照组(26.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齐拉西联合奥氮平治疗效果较高,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齐拉西酮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