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利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观察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治疗不变条件下,分别进行糖耐量试验及馒头餐试验(间隔1周),观察2试验一致性及对试验当天血糖波动影响。结果:馒头餐试验30分60分钟血糖高于糖耐量试验该时点血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其它时点血糖及5点平均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条件下,患者全天血糖最高值、最低值、24小时平均血糖、血糖变异系数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耐量试验时发生恶心、胃部不适事件6例,高于馒头餐试验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馒头餐试验糖耐量试验具有很好一致性,前者具有操作方便、胃肠道反应轻微、更符合生理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糖耐量试验 馒头餐试验 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 简介:2型糖尿病人在发病前约为80%的人群存在着进食过多油脂食品及运动量不足现象,导致糖尿发生,发病后控制油脂摄入,及加强运动量,可使糖尿控制良好,不出现或少出现并发症。

  • 标签: 油脂 运动 2型糖尿病
  • 简介:为了让不能去医院听糖尿讲座病友了解讲座内容,学习相关知识,我刊“自修课堂”栏目今后将陆续摘编各大医院讲座内容,本期摘编北京同仁医院糖尿知识讲座。

  • 标签: 糖尿病 自我监测 自我管理 血糖仪 护理
  • 简介:糖尿是一种可控制,但需长期或终身管理代谢性疾病。患者为使自己通过治疗更好地达标,使血糖得以满意控制,防止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自我监测是十分必要。自我监测意义在于获取血糖有关信息,并作为调整药物、饮食及活动量依据,以全面提高对病情有效控制对生活质量调节能力。

  • 标签: 自我监测 代谢性疾病 慢性并发症 调节能力 生活质量 糖尿病
  • 简介:分析两例胰岛细胞移植术前、术中、术后医疗现象。结果两例胰岛细胞移植后,胰岛素用量减少,血糖稳定,按国际标准均属有效。结论经肝动脉植入猪胰岛细胞治疗1型DM是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胰岛 DM 胰岛素依赖性 异种移植
  • 简介:选择2型糖尿1级亲属非糖尿者83人为实验组,三代无糖尿病家族史健康83人为对照组,过夜禁食8~12小时,早晨从肘静脉抽静脉血3mL测血尿酸,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实验组尿酸为374.69±93.17umol/L,对照组尿酸为331.73±102.45umol/L。实验组TC、TG、HDL、LDL—C分别为4.94±4.61、1.89±2.18、1.37±0.35、2.31±0.5对照组分别为4.18±0.71、1.31±0.69、1.29±0.25、2.28±0.65mmol/L。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TC、HDL、LDL—C,P值分别为0.148、0.131、0.755无差异,尿酸P值=0.006、TGP值=0.016,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实验组血尿酸、TG升高,余无显著差异。

  • 标签: 2型糖尿病(TEDM) 1级亲属 血尿酸
  • 简介: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T2DN患者4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群20例为对照组。根据HbA1c水平将观察组分为高值组(12例,HbA1c〉10.0%)、中值组(19例,7.0%≤HbA1c≤10.0%)及低值组(8例,HbA1c〈7.0%)。结果观察组HbA1cu-AL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随着HbA1c水平提高,u-ALB水平上升。结论HbA1c联合u-ALB水平检测可于早期诊断出2型糖尿肾病。

  • 标签: HbA1c水平 u-ALB水平 2型糖尿病肾病(T2DN) 早期诊断
  • 简介:一问:罹患I型糖尿少儿如何注意营养问题?比如是否可以参加学校或者其他机构办小饭桌,在用餐时候是否可以其他正常孩子一样得到营养保证?重点要注意什么?

  • 标签: 营养问题 1型糖尿病 少儿 I型糖尿病 小饭桌
  • 简介:应用实时动态血糖仪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结果:全面记录患者72h血糖参数,及时发现严重低血糖高血糖。结论: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能有效解决糖尿治疗中血糖监测盲点,能指导医生更精准制定调整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 糖尿病 治疗方案
  • 简介:目的观察及研究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用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作研究对象,随机将8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3例患者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余下43例为观察组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配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对比2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降低,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2型糖尿病 用药效果 观察
  • 简介:300例随机分为中医验方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及中医验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组。结果显示中医验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组能有效改善麻凉疼乏力症状,神经传导速度亦增快,总有效率高于两个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通络"自拟验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组方案为DPN提供更加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益气温阳 活血通络”验方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DPN)
  • 简介:对10例合并缺乏糖尿病患者急性溶血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应用胰岛素、补液、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所有患者溶血症状在2-3d内得到控制,7d左右血糖平稳下降,血红蛋白回升,网织红细胞下降,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下降,茶色尿消失、黄疸减轻消退。结论合并G-6-PD缺乏糖尿病患者在男性、合并感染、应用降血糖药物有发生溶血风险,控制高血糖、减少感染发生、避免使用可能诱发溶血药物能够降低溶血发生率。

  • 标签: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G-6-PD) 糖尿病 溶血
  • 简介:非传染性疾病(NCD主要包括糖尿、肿瘤、心血管疾病)是当前世界上最主要死亡原因。每年全球所发生死亡中,有63%是由NCD所导致[1]。糖尿不仅造成人类寿命缩短、生活质量下降,而造成经济损失也成为了各国沉重经济负担,2015年一项研究对来源于184个国家流行经济学数据评估结果认为,全球糖尿总花费约1.3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1.8%,其中间接花费约占总花费34.7%。

  • 标签: 2型糖尿病 初次治疗 非传染性疾病 死亡原因 心血管疾病 人类寿命
  • 简介:1结构与代谢GLP-1属于肠肽类激素,是在研究小肠分泌物过程中发现并分离,迄今有20多年历史,它是由肠道L细胞分泌,受进食及神经-内分泌多种因素调节。研究表职。GLP-1外周血桨浓度在进食后增高,以糖类脂肪刺激作用最强,蛋白质及肽类刺激作用较弱。

  • 标签: GLP-1 抗糖尿病作用 神经-内分泌 肽类激素 刺激作用 细胞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