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头颅CT灌注成像(CTP)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时机选择。方法采用开放性非随机的研究方法。18例发病3~6h临床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行CTP检查,有影像学改变且有缺血半暗带者进行溶栓治疗。评定病灶中心、病灶周边、周围正常脑组织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比较溶栓前、溶栓后2h、24h、7d、90dNIHSS的变化;溶栓后7h、90hBather指数(BI)、mRS的变化。结果CTP检查,18例病人均出现灌注异常,病灶中心区域与周边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h、24h、7dNIHSS评分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90dNIHSS评分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7dBI、mRS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90dBI、mRS与溶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可以帮助选择病人,在有影像学支持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溶栓时间窗,在发病6h内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血流灌注 脑梗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半暗带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简介:小肠憩可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类.真性憩包含小肠壁的全层,常为单发;而假性憩则由黏膜和黏膜下层膨出构成,且常为多发性。小肠憩可无典型临床症状。较轻的并发症如炎症、肠功能紊乱等可引起轻微腹痛、慢性消化不良、巨红细胞性贫血、便秘或腹泻;严重并发症可发生梗阻、出血、穿孔,极少数憩可伴有结石或肿瘤等^[1]。

  • 标签: 憩室病 小肠壁 多发性 缺铁性贫血 巨红细胞性贫血 严重并发症
  • 简介:目的利用有创心排血量监测指导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管理,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Ⅲ级以上,择期行骨科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年龄85~97岁。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所有患者均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CVP),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7mL/Kg)。对照组根据CVP和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行补液治疗,当CVP<5cmH2O、MAP<65mmHg时适当加速补液,至CVP>5cmH2O、MAP>65mmHg时停止补液。观察组麻醉诱导前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术,监测中心排血量(cardiac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index,CI)、每搏量变异率(strokevolumevariation,SVV)。当CI<2.5L/min/m^2、SVV>13%时适当加速补液,同时注射麻黄碱0.2mg/kg,至SVV<13%时停止补液。分别于入室时、插管前、插管后、切皮时、手术60min时和缝合时记录2组MAP、HR和CV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经目标治疗导向液体补液和小剂量升压药后MAP和CVP恢复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切皮时和手术60min时MAP及CVP基本接近入室时水平;对照组插管后HR和MAP高于观察组。对照组切皮时HR和MAP低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P<0.05)。缝合时2组患者的MAP、HR和CVP基本接近入室时水平。结论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期间,在有创心排量监测下,通过有效补液和应用升压药,CVP可以很快回升,而HR和血压波动较小,有助于维持高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有创心排量监测 麻醉 血流动力学 高龄老人
  • 简介:膳食营养与家庭老年人的身体功能、生活质量、医疗经济负担及社会和谐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基础.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以循证营养科学证据为基础,结合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状况、膳食习惯和食物供应以及饮食文化等情况,修订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 标签: 中国营养学会 膳食指南 老年人 计划生育委员会 应用 解读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和B型脑钠肽(BNP)与左舒张功能参数E/e’的相关性,以期评价血清hs-cTnT与BNP预测左舒张功能障碍(LVD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年龄≥55岁的124例患者临床资料、心脏超声参数,包括左质量指数(LVMI)、左射血分数(LVEF)和E/e’。E/e’>15作为评价LVDD的标准。电化学法检测周中透析前血清hs-cTnT和BNP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hs-cTnT和BNP与超声心动图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血清hs-cTnT和BNP与LVDD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hs-cTnT和BNP用于预测LVD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24例患者,LVDD组(E/e’>15)54例(43.5%),非LVDD组(E/e’≤15)70例(56.5%)。LVDD组血清hs-cTnT和BNP水平高于非LVDD组(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s-cTnT(r=0.756,P<0.001)及BNP(r=0.638,P<0.001)与E/e’正相关;而与LVEF无关(hs-cTnT:r=-0.048,P=0.459;BNP:r=-0.073,P=0.39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TnT和BNP均与LVDD独立相关,校正透析龄、血压、合并症及LVMI等因素后,hs-cTnT每升高1lnpg/mL,LVDD风险增加5.5倍(P<0.001),BNP每升高1lnpg/mL,LVDD风险增加2.1倍(P<0.001);血清hs-cTnT预测LVD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6,最佳临界值为47.4pg/mL(敏感性为82.8%,特异性为76.7%),血清BNP预测LVD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2,最佳临界值为392pg/mL(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62.4%)。结论血清hs-cTnT和BNP均与MHD患者LVDD独立相关;且血清hs-cTnT对MHD患者LVDD的预测价值优于血清BNP。

  • 标签: 超敏肌钙蛋白T B型脑钠肽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衰老是生物的自然衰退现象。皮肤在衰老阶段,出现组织变薄、弹性降低、皮肤干燥、免疫与防御功能降低等改变。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和重要的免疫器官,皮肤衰老不仅仅使老年人群更容易患感染性和干燥性皮肤疾病,还使得皮肤成为一些老年病的主要受累器官,如糖尿病足。

  • 标签: 皮肤衰老 评价标准 中国 免疫器官 皮肤干燥 防御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的变化,以及与左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取EH伴LVH患者、EH不伴LVH患者及正常人各30例,检测血浆NO、AngⅡ水平及左重量(LVM),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1)EH伴LVH组血NO水平低于EH不伴LVH组、正常对照组俨〈0.01),EH不伴LVH组NO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三组之间血AngⅡ水平与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左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LVM呈正相关(P〈0.01或0.05);(3)血压、LVM与NO呈负相关、与AngⅡ、LVM呈正相关(P〈0.01或0.05)。结论研究结果提示:血浆NO、AngⅡ参与了EH及LVH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一氧化氮 血管紧张素Ⅱ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