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制备(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胺(1,2-dioleoyl-3-trimethylammonium-propane,DOTAP)/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dioleoylphosphoethanolamine,DOPE)包裹和厚朴酚脂质体,并对其理化性质和人肝癌高转移细胞(highlymetastatichumanhepatocellularcarcinomacell,HCCLM3)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薄膜分散法制得和厚朴酚脂质体,对不同药脂比包封率进行考察;通过纳米粒度仪检测和厚朴酚脂质体粒径电势分布、时间稳定性;通过生物透射电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y,TEM)对其大小和形态学进行观测;用细胞膜红色荧光探针标记和厚朴酚脂质体,探究HCCLM3细胞对脂质体摄取时间依赖性;用WST-1和BD凋亡试剂盒检测和厚朴酚脂质体对HCCLM3细胞药效作用。结果和厚朴酚脂质体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12.30±0.78)nm,多分散系数为(0.24±0.00),电势为(53.23±1.16)mV。药脂比为7%时包封率最高,高达(99.47±0.20)%,并且在4℃环境下可以长期稳定存在。和厚朴酚脂质体促凋亡水平明显强于原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厚朴酚脂质体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具有稳定理化性质和较高包封率,同时优于和厚朴酚原药药效作用。

  • 标签: 和厚朴酚 脂质体 肝肿瘤 人肝癌高转移细胞
  • 简介:肌少症这个概念最初由Rosenberg在1989年提出,用于描述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肌肉减少现象[1]。2011年,国际肌少症工作组将其定义为与衰老相关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2]。全球目前约有5千万人罹患肌少症,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高达5亿[3]。肌少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病,数据显示西方国家65岁及以上老年人患病率约为20%[4]。它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骨质疏松、跌倒、骨折和残疾风险及全因死亡率[5],需要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在某些风湿免疫性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中,患者因慢性消耗而引起肌肉量减少,这种情况被称之为类风湿性恶病质[6]。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是否也会引起肌肉减少,肌肉减少是否影响肌少症病情发生发展目前还不清楚。本文将从横断面研究和长期观察性试验入手,分析风湿免疫性疾病和肌少症之间关系。

  • 标签: 风湿免疫性疾病 肌肉 类风湿关节炎 数据显示 老年人 功能减退
  • 简介:目的研究低强度有氧训练对高龄老人平衡能力疗效。方法选取年龄≥80岁高龄患者12例,利用帕维尔有氧训练系统进行规律低强度有氧训练干预,持续干预3个月,使用动态平衡测试系统对干预前后平衡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低强度有氧训练干预后,高龄老人平衡能力得分中第1、2、3、6项及平衡综合得分都有提高(P<0.01、P<0.05),训练前后心率、血压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低强度有氧训练可改善高龄老人平衡能力,且训练方法简单,安全。

  • 标签: 高龄 有氧训练 平衡能力 跌倒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venousdisease,CVD)患者穿通静脉反流血流动力学指标与临床表现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3月间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血管外科收住CVD手术患者72例(114条患肢)临床资料,主要为患肢临床分级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穿通静脉位置、数目、内径、反流时间、反流峰速、反流均速及反流指数),进一步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功能不全穿通静脉多发于小腿内侧,其数目、内径、反流时间、反流峰速、反流指数与临床分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0.43,0.41,0.45,0.34;P值均<0.05),临床分级与反流均速显示相关性弱(r值为0.21;P值为0.001)。结论下肢慢性静脉疾病临床表分级进展,伴随着功能不全穿通静脉(IPVs)数目增加、内径增宽、反流时间延长、反流峰速增加、反流指数升高。

  • 标签: 穿通静脉 慢性静脉疾病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评估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0月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10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应用微型营养评估(mini-nutritionassessment,MNA)量表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并分析这些指标与营养状况相关性。结果105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MNA得分为(21.74±3.24)分,其中营养状况良好者30例(28.6%),营养不良风险者62例(59.0%),营养不良者13例(12.4%)。总蛋白正常64例(61.0%)、白蛋白正常94例(89.5%)、红细胞正常75例(71.4%)、血红蛋白水平正常79例(75.2%)。老年糖尿病患者MNA得分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合并症、糖尿病并发症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律运动老年糖尿病患者MNA得分优于不规律运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MNA得分患者白蛋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A得分与总蛋白、白蛋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提供有针对性营养干预方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营养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上海市社区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上海市徐汇区4个调查点319例老人,收集其家庭情况、健康/疾病等资料,并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98.4%老人至少患有1种系统性疾病。生理机能缺失是老人面临最为严重问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助行器使用情况、家庭/社会支持等因素都与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结论生理机能缺失是上海市社区养老机构老人生存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助行器在内家庭/社会各方面支持,可改善老人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长期照护 生活质量 养老机构
  • 简介:目的观察华伤Ⅰ号熨疗方治疗中老年患者寒性腰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入选病例按3: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予华伤Ⅰ号熨疗方,对照组给予模拟剂(纱布块+炒决明子),疗程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和4周观察2组腰部疼痛指数、生活质量和腰椎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干预时间延长,2组在腰部疼痛、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在腰部疼痛、腰椎活动度、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机能和生理职能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试验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华伤Ⅰ号熨疗方临床治疗寒性腰痛具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好。

  • 标签: 药熨疗法 腰病 外治法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养老机构非卧床老年人精神健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选取218例上海市养老机构非卧床老年人,应用老年抑郁量表-15、心理衰弱评估表及SF-36“活力”和“精神健康”2个分量表等问卷对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上海市养老机构非卧床老年人活力得分为(62.43±18.62)分,精神健康得分为(61.67±13.88)分,心理衰弱得分为(16.78±4.52)分,58.7%老年人存在抑郁情绪。4个量表得分均存在相关性,且均受到睡眠质量和活动水平影响。结论上海市养老机构非卧床老人精神健康不容乐观,应重视老人睡眠状况和活动水平对精神健康影响,采取积极措施改善老人抑郁情绪,提升精神活力,延缓心理衰弱。

  • 标签: 老年 抑郁 心理衰弱 精神健康
  • 简介:目的制定适合我国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维健康测定量表MHIEC-COPD特异模块,为形成完整量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专家核心小组讨论与访谈相结合方式对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测定条目进行评价和修改形成初步量表,到医院对11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克朗巴赫系数法并结合专家集中讨论对条目进行筛选。结果专家讨论形成9个条目的初步量表,按上述4种统计方法并结合再次专家讨论选定7个条目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维健康测定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结论按严格程序选出7个条目有很好代表性和内容效度。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维健康 特异模块
  • 简介: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老年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后谵妄发生影响。方法选取75例行择期头颈部肿瘤手术患者,年龄≥65岁,术后入SICU。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镇静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组以0.2μg·kg^-1·h^-1速度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2h。对照组以0.02mg·kg^-1·h^-1速度持续静脉输注咪唑安定12h。观察入SICU即刻(T1)、入SICU后12h(T2)、24h(T3)、48h(T4)和72h(T5)各时间点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谵妄发生率及患者SICU住院天数。结果T2时间点,2组心率分别为(67.58±1.53)、(79.37±2.06)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2组心率血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2、T3时间点,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分别为3例(9.09%)、4例(12.12%),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10例(33.33%)、12例(40.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4、T5时间点,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分别为9例(27.27%)、4例(12.12%),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11例(36.67%)、5例(16.67%),2组术后谵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ICU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CU老年头颈部肿瘤患者,以0.2μg·kg^-1·h^-1速度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对血流动力学不产生明显影响。

  • 标签: 老年患者 右美托咪定 重症监护室 头颈部肿瘤手术 术后谵妄
  • 简介: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MRC-5)衰老干预作用与机制,为明确淫羊藿苷作为有效干预衰老候选中药单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MRC-5进行体外培养,利用淫羊藿苷进行干预,观察细胞传代次数;利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观察衰老细胞阳性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分别使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2O2诱导细胞DNA损伤和凋亡变化。结果淫羊藿苷能够延缓MRC-5细胞复制性衰老,促进细胞增殖,减轻H2O2诱导细胞DNA损伤,促进受损细胞凋亡。结论淫羊藿苷能够延缓二倍体细胞复制性衰老,这可能与其能够减轻细胞DNA损伤有关。

  • 标签: 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 细胞衰老 淫羊藿苷 DNA损伤 增殖 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和B型脑钠肽(BNP)与左室舒张功能参数E/e’相关性,以期评价血清hs-cTnT与BNP预测左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年龄≥55岁124例患者临床资料、心脏超声参数,包括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E/e’。E/e’>15作为评价LVDD标准。电化学法检测周中透析前血清hs-cTnT和BNP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hs-cTnT和BNP与超声心动图各参数间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血清hs-cTnT和BNP与LVDD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hs-cTnT和BNP用于预测LVDD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24例患者,LVDD组(E/e’>15)54例(43.5%),非LVDD组(E/e’≤15)70例(56.5%)。LVDD组血清hs-cTnT和BNP水平高于非LVDD组(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s-cTnT(r=0.756,P<0.001)及BNP(r=0.638,P<0.001)与E/e’正相关;而与LVEF无关(hs-cTnT:r=-0.048,P=0.459;BNP:r=-0.073,P=0.39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TnT和BNP均与LVDD独立相关,校正透析龄、血压、合并症及LVMI等因素后,hs-cTnT每升高1lnpg/mL,LVDD风险增加5.5倍(P<0.001),BNP每升高1lnpg/mL,LVDD风险增加2.1倍(P<0.001);血清hs-cTnT预测LVDD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6,最佳临界值为47.4pg/mL(敏感性为82.8%,特异性为76.7%),血清BNP预测LVDDROC曲线下面积为0.732,最佳临界值为392pg/mL(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62.4%)。结论血清hs-cTnT和BNP均与MHD患者LVDD独立相关;且血清hs-cTnT对MHD患者LVDD预测价值优于血清BNP。

  • 标签: 超敏肌钙蛋白T B型脑钠肽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利用有创心排血量监测指导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管理,以提高麻醉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Ⅲ级以上,择期行骨科手术高龄患者100例,年龄85~97岁。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所有患者均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CVP),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7mL/Kg)。对照组根据CVP和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行补液治疗,当CVP<5cmH2O、MAP<65mmHg时适当加速补液,至CVP>5cmH2O、MAP>65mmHg时停止补液。观察组麻醉诱导前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术,监测中心排血量(cardiac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index,CI)、每搏量变异率(strokevolumevariation,SVV)。当CI<2.5L/min/m^2、SVV>13%时适当加速补液,同时注射麻黄碱0.2mg/kg,至SVV<13%时停止补液。分别于入室时、插管前、插管后、切皮时、手术60min时和缝合时记录2组MAP、HR和CV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经目标治疗导向液体补液和小剂量升压药后MAP和CVP恢复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切皮时和手术60min时MAP及CVP基本接近入室时水平;对照组插管后HR和MAP高于观察组。对照组切皮时HR和MAP低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P<0.05)。缝合时2组患者MAP、HR和CVP基本接近入室时水平。结论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期间,在有创心排量监测下,通过有效补液和应用升压药,CVP可以很快回升,而HR和血压波动较小,有助于维持高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有创心排量监测 麻醉 血流动力学 高龄老人
  • 简介: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减少老年三节段腰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0例三节段腰椎后路减压加椎间融合内固定老年患者(70~8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试验组在手术时静脉用氨甲环酸(术前静脉10mg/kg体重,术中1mg/公斤体重·h维持),对照组静脉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对2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例数、术后栓塞性并发症例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输血例数较对照组患者下降[分别为(748±352)mL:(1202±672)mL;(199±65)mL:(277±144)mL;3例:13例](P<0.05)。所有患者未发现栓塞性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后路三节段腰椎手术时,静脉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及输血量,并且不增加栓塞性并发症形成风险。

  • 标签: 氨甲环酸 老年 脊柱手术 椎管狭窄 失血
  • 简介: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nervegrowthfactor,mNGF)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老年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8.3±7.0)岁,每组60例。试验组年龄为60~90岁,平均年龄为(78.2±6.7岁),予30μgmNGF注射治疗;对照组年龄为62~88岁,平均年龄为(78.3±7.2)岁,予0.5mg甲钴胺注射治疗,每周3次,疗程2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多伦多评分(Torontoclinicalscoringsystem,TCSS)、密西根糖尿病周围神经评分(Michigandiabeticneuropathyscore,MDNS);尺神经、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nerveconductionvelocity,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nerveconductionvelocity,SNCV)变化,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5%vs61.7%,P=0.011)。2组患者TCSS和MDN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TCSS[(8.15±1.61)vs(9.27±1.36),P<0.05],MDNS[(18.78±4.10)vs(21.03±1.90),P<0.05]。2组尺神经、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MNCV和SNCV均较用药前改善,治疗后试验组腓总神经MNCV和SNCV改善均优于对照组,MNCV[(45.09±3.14)m/svs(43.63±4.27)m/s,P<0.05],SNCV[(47.11±4.46)m/svs(43.50±2.91)m/s,P<0.05]。除注射部位疼痛外,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mNGF对于改善老年DPN安全有效,较传统甲钴胺治疗存在优势。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鼠神经生长因子 甲钴胺
  • 简介: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影响,为明确个性化护理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护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转运成功率和急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vs88.33%,P<0.05;96.67%vs81.67%,P<0.05);观察组出诊、急救和入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vs83.33%,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以个性化护理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个性化护理 转运成功率 急救成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体重C级、D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肥胖抑制素(obestatin)浓度与CAT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相关性。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患者120例,根据BMI指数分为3组:A组为低体重组(BMI<18.5kg/m^2,40例)、B组为正常体重组[BMI在(18.5~24.9)kg/m2范围,40例]和C组为超体重组(BMI>24.9kg/m^2,40例)。3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测定血浆Obestatin浓度、记录CAT评分及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3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血浆Obestatin浓度与CAT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与6分钟步行距离均呈负相关(P均<0.05),并且CAT评分与6分钟步行距离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血浆Obestatin浓度与老年COPD患者CAT评分呈正相关性,与6分钟步行距离呈负相关性。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肥胖抑制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试验 6分钟步行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