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肌内效贴配合功能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肌内效贴配合常规功能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功能训练。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rn的数据,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ashworthscale,MAS)评定腓肠肌痉挛状态、Fugl-Meyer(Fugl-Meyerassessment,FMA)评定运动功能,同时测量患者10m步行时间评定步行能力。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及基线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组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m,MAS有统计学差异(P〈0.05),FMA无统计学差异。2组患者的10m步行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肌内效贴配合功能训练可一定程度改善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状态,改善步行能力。

  • 标签: 肌内效贴 脑卒中 痉挛 康复
  • 简介:眩晕平衡障碍是老年人(〉60岁)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指由于前庭、视觉及本体感觉系统三者功能障碍引起的自我重力方向感觉异常[1]。据美国人口调查报道,72岁以上老年人眩晕患病率约为24%[2],眩晕的患病率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报道称85岁以上的老年人眩晕患病率将超过50%[3]。75~80岁老年性眩晕中男性占1/3,女性为2/3[4]。由于眩晕发作期老年人面临较高的致死性跌倒风险,且跌倒也是老年人急诊和死亡的首要因素,因此老年性眩晕平衡障碍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

  • 标签: 老年性眩晕 平衡障碍 诊疗 老年人 患病率 感觉异常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拔牙手术患者的疼痛特征,以及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为寻求减轻拔牙手术疼痛的有效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接受拔牙手术的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老年组),另选择70例接受拔牙手术非老年患者作为非老年对照组。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拔牙手术和护理。进一步将老年组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亚组和常规护理亚组,每组35例。常规护理亚组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舒适护理亚组行常规护理亚组相同的常规拔牙手术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所有患者的咀嚼痛和咬痛程度进行量化评分,对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拔牙后1d和2d老年组的咀嚼痛和咬痛评分均明显高于非老年对照组(P〈0.05、0.01)。拔牙后1d和2d舒适护理组的咀嚼痛和咬痛症状均比常规护理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老年患者拔牙后的咀嚼痛和咬痛程度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拔牙时牙科医师应当充分重视老年患者的疼痛特征,有利于进行拔牙手术;舒适护理能够改善老年拔牙手术患者的疼痛,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拔牙手术 疼痛 舒适护理
  • 简介:随着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发展,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从5%上升至55%~67%,同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约5%的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恶性肿瘤[1],在我国已列第4位。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有调查显示囝约80%的女性及74%的老年男性(≥60岁)患有甲状腺结节,且老年甲状腺癌在同期甲状腺癌患者中发病率为14.3%~28.6%。虽然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较低,但是老年人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病死率高,临床上仍采取手术治疗为主[3]。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老年男性 低钙血症 肿瘤术后 甲状腺恶性肿瘤 甲状腺癌
  • 简介:人体可保持自身稳态(Homeostasis,体内平衡、自身功能稳定)功能的稳定,是保证生命活动和延长寿命的关键,氧化损伤及促炎因子反应是机体稳态的两大有害因素,氧化一免疫一炎症连锁反应也是衰老的机理之一。机体可保持终生抗氧化、抗炎功能的稳定,有利于机体稳态的稳定,从而有利于健康及延寿。

  • 标签: 抗氧化 延寿 抗炎 保健 机体稳态 连锁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和非老年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发病特征及治疗疗效的异同。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11年9月-2013年6月门诊诊治的48例(66耳)老年人(老年组)和93例(122耳)非老年人(对照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二者在病程、病因、听力受损、鼓膜穿刺治疗有效性上的异同。结果老年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就诊前平均病程较对照组长,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首诊原因多为耳闷、耳鸣;对照组患者病因也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首诊原因多为耳闷、听力下降。在听力受损伤上,除气骨导差外,均可出现骨导听阈提高,以4kHz、8kHz为主。老年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8%,较对照组的81.2%低。结论老年人非老年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病程、首发症状、治疗有效性上有所不同,需完善筛查、及早诊治。

  • 标签: 老年人 中耳炎 回顾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症(SCH)动脉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SCH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并设对照组42例,分析比较2组体质指数,血压水平,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全套,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增高(P〈0.05);hs-CRP亦显著增高(P〈0.05),Hcy水平增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老年SCH患者存在血脂紊乱、高C反应蛋白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提示老年SCH患者存在更明显的动脉硬化病理生理基础,可能预示有更高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标签: 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 症动脉硬化 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