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本文分析25例急性胰腺炎的麻醉处理及围手术治疗。方法:25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分为A组(N=15)和B组(N=10)。A组采用异丙酚静脉全麻为主,术中输液,输血,纠正休克,常规机械通气。B组采用中剂量芬太尼(15~32ug/kg)静脉全麻为主并复合硬膜外麻醉,术中除补充容量,纠正休克外,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地塞米松以及甘露醇等药物治疗。术中机械通气采用小潮气量(6ml/kg)加PEEP(5~15cmH2O)的模式。术毕两组病人均送ICU进行综合治疗。结果:病人术后肾衰、呼衰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A组为40%。B组为40%。术后死亡率A组为26.7%,B组为20%。两组并发症及术后转归无明显差异。结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发病急,病情严重,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术前治疗、手术方式,麻醉方法及药物选择,术中综合治疗,机械通气模式、术后监护治疗都影响病人转归。本文两组并发症及转归无差异,B组在麻醉选择及综合治疗方面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麻醉 综合治疗
  • 简介:术后肺部并发症(poatoperativePulmonarycomplications)是常见并发症,其出现的频率和风险因考还不完全明确,研究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对降低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有指导意义。通过检索Medlin。数据库.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对其影响因素和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熟知导致PPcs的高危因素并懂得相关并发症防治原则,很有必要。

  • 标签: 围手术期 呼吸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研究围术多途径给药镇痛对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2例硬膜外腔阻滞择期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多途径镇痛组(M)、硬膜外镇痛组(E)和封照组(C)。在麻醉前、手术切皮后60min及术后第1、3、5天分别取血,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胰岛素及血糖浓度,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M组、E组和C组的ACTH和Col值均于手术60min时显著升高(P

  • 标签: 围手术期 给药途径 镇痛 上腹部手术 应激反应 硬膜外腔阻滞
  • 简介:世界麻醉医师协会联合会提出“帮助全世界人民获得最高质量的麻醉、镇痛和复苏”宗旨.我国医院管理年提出“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如何提高麻醉质量.我们提出了力求麻醉手术前“充分了解.充分认识.充分准备.充分沟通”的措施,以期有效防范围术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 标签: 最高标准 麻醉质量 四个充分 医疗安全
  • 简介:目的:观察胸腔手术病人围术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胸腔手术病人术前、术中及术后不同时期血浆NPY浓度。结果:与术前比较,术中及术后24h血浆NPY明显升高,术后48h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结论:普胸手术病人的麻醉与手术应激可导致血浆NPY水平明显升高。

  • 标签: 胸腔手术 围手术期 血浆 神经肽Y 临床意义 手术应激
  • 简介:目的:观察在舒芬太尼和异丙酚静脉靶控输注麻醉(TCI)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不同呼气末CO2分压时的脑血流变化情况。方法:30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舒芬太尼和异丙酚TCI麻醉,麻醉前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测定其脑血流速度变化数据作为基数,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约20分钟后开始行CO2气腹。根据监测的呼气末CO2分压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组(N=15),在气腹后通气条件不作进一步调节,维持患者呼气末CO2分压为45mmHg左右;第二组为适度低碳酸血症组(N=15),在气腹后增加每分通气量,维持CO2分压在33mmHg左右。在气腹过程中取8个不同的时间点记录脑血流变化特征。结果:第一组的脑血流速度随CO2分压的升高而升高,而第二组没有这种显著变化。脉动指数在观察过程中维持稳定。结论:本临床观察提示,在异丙酚TCI加舒芬太尼麻醉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患者呼吸末CO2分压升高可引起脑血流增加,预防性的过度通气能减少因气腹中加。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流 呼气末CO2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 简介:围术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凝血功能障碍、心脏病及手术伤口感染抵抗力降低等。为预防围术低体温,常采取加温输液以保持体温,对于预防输液后体温降低,以及引起相关不良反应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加温输液 围术期 临床应用 凝血功能障碍 伤口感染 保持体温
  • 简介:机体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保持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可使体温恒定在37±0.2℃。但在麻醉状态下体温可随环境温度而改变,当术中体温降低至36℃时,称为低体温。文献报道约有50%手术病人的体温低于36℃,33%病人低于35℃;在肝移植术无肝期间体温尤易显著降低,在新肝期间体温可降低达32.3—33℃。目前,临床对围术低体温的危害性尚认识不足,除心血管等大手术外,一般都不常规监测体温。重视围术体温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可预防发生低体温,提高麻醉质量和减少麻醉并发症。

  • 标签: 低体温 围术期 预防 体温调节中枢 手术病人 麻醉状态下
  • 简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无论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糖与危重病患者及手术患者临床预后不佳有关,而严格控制血糖有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本文回顾了围术高血糖的病理生理,并探讨了围术血糖控制的潜在益处以及如何进行血控制。

  • 标签: 高血糖 手术 预后评估 围术期管理
  • 简介: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尽管瓣膜手术的最佳时间仍有争议,绝大多数专家均认为应在心室扩张发生前进行瓣膜手术,有时甚至在出现症状前就进行手术。本文概述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手术围术麻醉处理的原则,并简要讨论本领域两个有争议的问题:微创手术和Ross手术

  • 标签: 麻醉 心脏瓣膜病 外科手术 围术期 麻醉
  • 简介:肝肾综合征是晚期肝病病人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此而引发的少尿性肾衰也是导致肝移植手术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围绕近年来在肝肾综合征病理生理和治疗预防措施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进行讨论,旨在挺出肝移植受体术前肾功能的评价标准.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肝移植围术的肾损害,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肝移植 围术期 肾功能 维护 病理生理 治疗
  • 简介:我国产科手术以剖宫产为主,而宫内操作如内倒转术、产钳、毁胎术、脐带脱垂复位术等已很少施行。剖宫产手术期间可能构成猝死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有关:①病情因素,主要有羊水肺栓塞;栓子脱落肺栓塞;产前”饱胃”呕吐误吸致窒息或ARDS;前置胎盘或胎盘早期剥离致大出血、低血容量、严重休克、循环衰竭;死胎滞留;多胎妊娠等;

  • 标签: 产科手术 麻醉期间 猝死 胎盘早期剥离 内倒转术 脐带脱垂
  • 简介:癫痢的发病主要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有关,癫痫活动的产生是多种因素所致,如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电位、生化和免疫等改变、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兴奋性氨基酸、生物胺、脑内的神经肽、内分泌激素、电解质等的紊乱。局竈性癫痢多数具有颅脑病变等病理学基础。癫痫的外科治疗方法主要为致病竈切除或传导通路切断。脑立体定向手术可对脑深部结构进行生理性探测和破坏。麻醉药物有抗惊厥性和抗癫痫性,但也存在潜在的致癫性。癫痫致病竈切除手术应选用不影响脑电图活动的麻醉药物,以免影响皮层脑电图的描记效果和癫痫竈的定位。

  • 标签: 癫痫 麻醉 脑皮层电图 麻醉药物 癫痫性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