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乳腺良恶性肿瘤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提高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依据乳腺癌主要征像及次要征像,分析68例乳腺肿瘤患者钼靶X线征像(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68例乳腺肿物中36例为恶性,32例为良性,恶性病变中均有较特异征像,如小于临床的肿块、钙化、毛刺、导管征、局部浸润、漏斗征、皮肤增厚等,其中包括主要征像及次要征像。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乳腺良性肿瘤 数字钼靶X线摄影术
  • 简介:摘要文章结合实际,从七个方面论述了数字医院进行财务规范管理的途径,阐明了财务规范管理的意义和作用,对医院深化财务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指导依据。

  • 标签: 数字化医院 财务规范化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乳腺脓肿对口冲洗负压引流与传统开放式纱布条填塞引流的优缺点,探讨对口冲洗负压吸引引流的可行性。方法64例乳腺脓肿病例分为对口冲洗负压吸引和常规纱布填塞引流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口冲洗负压吸引组较常规组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疼痛,瘢痕小。结论对口冲洗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安全、微创、有效,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乳腺脓肿 对口冲洗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35岁以下的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生理的特殊性探讨其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以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方法将36例青年乳腺癌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护理干预。结果本组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状态均得到良好改善。结论对于青年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性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 标签: 乳腺癌 青年患者 围手术期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乳腺发育症的声像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8例临床触及乳头深部有包块的男性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其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乳腺发育症声像图有特异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男性乳腺发育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男性乳腺发育症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ADS1274与TMS320VC5502型数字信号处理器相结合的高精度四通道数字医学信号采集平台。充分利用DSP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设计了IIR数字滤波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字滤波,并通过蓝牙通讯模块实现了与PC机无线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数字信号采集系统具有电路设计简单、体积小、功耗低、信号采集实时性好、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多种优点。

  • 标签: 数字化采集 数字滤波 蓝牙通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X线、CT表现,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经我院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脊柱结核患者的X线、CT及临床资料。结果术前X线发现病灶188例,其检出率94%(188/200),CT发现病灶200例,其检出率100%(200/200)。脊柱结核X线及CT表现一致,即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及冷脓肿形成。CT尚可观察X线难以观察的椎管、脊髓受累情况。结论早期脊柱结核的诊断CT更优于X线平片,其X及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不难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 标签: 脊柱 结核 X线 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腹X线、CT与临床的鉴别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4例气腹患者的X线与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结果胃穿孔21例,十二指肠穿孔19例,空回肠穿孔7例,结肠穿孔3例,肝脏脓肿破溃2例,子宫穿孔合并回肠、结肠穿孔1例,大肠埃希菌感染1例。46例X线见膈下游离气体,8例X线片阴性,CT上见胆囊、肝周围点气体。结论导致气腹的病因多,密切结合临床病史,X线及CT多能作出较为明确的诊断。

  • 标签: 气腹 穿孔 游离气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摄片对诊断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踝关节外伤患者30例,均先行常规CR平片检查,然后行MSCT扫描+三维重建,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X线所观察到的踝关节囊肿胀与踝关节隐匿性骨折之间的联系。结果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合并关节囊肿胀对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正确诊断率为89.5%,而通过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正确诊断率仅为63.3%。结论CR摄片显示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并合并关节囊肿胀提示踝关节隐匿性骨折可能性大。

  • 标签: 踝关节 关节囊肿胀 隐匿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通过腋窝入路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手术体会。方法2009~2010年收治21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单侧单发肿瘤9例,单侧多发6例,双乳单发2例,双乳多发4例;最大10cm×9cm×7cm,最小2cm×2cm×3cm,临床诊断均提示为乳腺纤维腺瘤。结果本组21例患者,无切口不良愈合,无局部血肿,尤其对于乳腺多发肿瘤患者美容效果显著。结论该术式切口隐蔽性好,使手术更加美容、美观、人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适用于现代年轻女性。

  • 标签: 腋入路 乳腺良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乳腺癌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90名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的方式;观察组按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及其家属给予全程、个体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状况明显、饮食知识、功能锻练的掌握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及功能锻炼的训练,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结果患者了解了疾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手术及康复锻炼,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的健康指导,可以解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获取正确锻炼的方法,促进术后康复。

  • 标签: 男性乳腺癌 围手术期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精细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颅骨缺损124例,采用钛网数字成型进行颅骨修补80例,传统钛网手工塑形颅骨修补44例,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塑形时间、术后患者和医生对手术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传统钛网手工塑形相比,钛网数字成型颅骨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平均术中塑形时间减少(P<0.05),医生和患者对手术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数字精细塑形钛网修复颅骨缺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工塑形,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精细钛网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康复操的临床应用,使乳腺癌术后患者尽早恢复患肢功能,恢复自信心,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方法根据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特点,设计了一套康复操。按不同阶段指导病人锻炼患肢功能,并设计功能锻炼计划实施表及效果评价表(患肢五围及功能恢复情况)来观察效果。以尽早进行术后综合治疗。结果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程度与康复锻炼的情况成正比。本组125例乳腺癌患者经功能锻炼后,患侧上肢的功能达到健侧或患侧术前水平者115例,占92%。结论康复操是一套简单有效的运动,增强了患者的主动锻炼意识,促进病人术后恢复,缩短了术后治疗时间。

  • 标签: 康复操 乳腺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中发现触诊阴性早期乳腺癌的最佳有效途径。方法将女性乳腺受检者4216人分为两组,第一组全部经触诊和彩超检查,必要时行钼靶、穿刺、活检检查。第二组经触诊筛选后,有疑点者行彩超、钼靶、穿刺、活检检查。结果两组均能检出乳腺癌,触诊阴性乳腺癌的检出率第一组明显高于第二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乳腺的健康体检中,触诊和彩超应为必选项目,缺一不可。另外,定期乳腺复查,按年龄特点选择钼靶,必要时穿刺、活检都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确诊早期乳腺癌。

  • 标签: 触诊阴性 早期乳腺癌 健康体检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摄影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X线片正侧位特点。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平片特点有腰脊生理曲度变直及椎间隙变窄,椎体唇样骨质增生,相邻椎体后角局限性骨增生呈“磨角”样改变和相邻椎体面弧形压迹等。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X线平片摄影,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诊断准确率为68.33%。结论X线摄影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选检查手段。

  • 标签: X线摄影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超图像与病理结果符合率,方法采用水囊或衬垫进行间接探测,根据病变部位取仰卧或侧卧位进行检查。结果2000-2010年随机抽样200例乳腺肿瘤B超诊断与最后病理结果相对照符合率达93%。

  • 标签: 乳腺肿瘤 B超图像 病理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前神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I、Ⅱ期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验组78例,均采用经胸大肌入路清扫腋窝淋巴结,保留胸小肌、胸前神经及肋间神经。对照组为我院2008年6月份以前56例乳腺癌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未注意保护胸前神经,观察对比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患侧胸大肌萎缩情况,患肢内收及内旋运动时胸肌肌力,评定胸肌功能。结果实验组78例中,术后患侧胸大肌5例(6.4%)无一例重度萎缩,对照组56例中,术后患侧胸大肌重度萎缩18例(32.1%),轻度萎缩16例(2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保留胸前神经,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可有效地防止胸大肌萎缩、患侧胸部变形、疼痛及上肢感觉障碍、功能减退的并发症,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胸前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