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在OSF治疗作用和可能作用机制,为此病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从上皮、间质、腺体和肌组织四方面观察早、、晚期OSF治疗前后病理学形态和微血管数量密度变化。结果病理形态和微血管密度显示丹参治疗后各期OSF有明显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治疗OSF有明显疗效,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口腔粘膜纤维病变 微血管 丹参
  • 简介:摘要双向转诊制度作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方法之一,它有效推行与实施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化运用。通过双向转诊,将社区医院基本医疗服务和大医院综合医疗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综合医院各自功能,有效利用了卫生资源,做到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协调发展。笔者就医院在双向转诊工作具体做法和在工作遇到实际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对策。

  • 标签: 城市大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站 双向转诊
  • 简介:摘要目的在门诊输液过程发生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体会。方法我科近1年来对在门诊输液过程救治3例高热惊厥患儿病例进行经验总结。结果救治3例高热惊厥小儿经快速止惊、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降温、加强监护等综合治疗护理,均转危为安。结论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降温,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关键。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咨询与治疗在美容整形者康复过程作用。方法把接受过美容整形22例患者在经过前期心理测评基础上,了解其整容后心理问题程度后,分为干预组合对照组;并对对照组进行相应心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组11位整形者心理康复效果比较理想,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克服体像障碍心理问题。结论心理干预中心理咨询与治疗能够提高整形手术者心理适应性,改善心理认知,增强其内在自信心,对整容后心理适应和自我接纳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美容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清创术病情变化原因及其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观察记录分析清创术中发生病情变化原因。结果清创术疼痛、情绪紧张、轻度出血会诱发头晕、恶心、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窒息。结论对生命体征平稳外伤患者在手术应加强病情观察,增加预见性和相应急救护理措施,规范接诊流程,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清创术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我院临床医学生普通外科见习应用可行性。方法通过将PBL法引入临床医学生在普通外科见习教学,通过调查问卷评价其教学效果。结果采用PBL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能使学生将所学基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式和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结论PBL教学法是一种适合于临床医学生普通外科见习学习教学模式。

  • 标签: PBL 临床医学生 普通外科见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平均分布宽度变化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47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患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I组)、糖尿病肾病组(II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III组)、糖尿病冠心病组(IV组)、糖尿病脑梗塞组(V组)正常对照组(VI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结果I、II、III、IV、V组MCV、RDW、MPV、PDW测定结果均升高,分别与对照组(VI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II、III、IV、V组与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I、III、IV、V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CV、RDW、MPV和PDW测定对控制糖尿病发展及其并发血管病变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红细胞平均体积 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
  • 简介:摘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30例在低温下进行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分别采取其术前1天、麻醉诱导后、循环中术后2小时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ET)含量。同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术前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62,P<005),循环中ET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十分显著(t=5.74,P<0.01)。术后2小时与循环中比较ET水平明显升高,并具显著性差异(t=392,P<0.01)。血球压积(HCT)术前平均为42.08%,术中下降为21.36%。结果提示低温CPB期间可造成患者血浆ET含量明显变化,其水平变化有助于维持CPB期间和CPB后心血管功能稳定。

  • 标签: 低温体外循环 血浆内皮素 放射免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实用大张全厚皮取皮术式。方法对32例预取大张全厚皮部位,应用肿胀技术,皮下注射肿胀液,于真皮下切取全厚皮片。结果32例大张全厚皮取皮术部位,失血量极小,术野清晰,能切取任意形状且仅附菲薄皮下组织全厚皮片,供皮创面无明显凹陷和放大。.结论肿胀技术对大张全厚取皮术有实用价值。

  • 标签: 肿胀技术 全厚皮片 整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FT3、FT4、TSH、rT3浓度进行检测,比较各组间差异。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A组经再灌注治疗后病情稳定、无并发症恶性心脏事件发生,B组经再灌注治疗后出现并发症恶性心脏事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天治疗后2周FT3、rT3进行检测,比较治疗前后不同时间FT3、rT3差异。结果(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FT3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rT3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治疗前A组比较,B组FT3含量明显降低,rT3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A组患者治疗后2周FT3含量较治疗前升高,rT3含量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B组AMI患者治疗后2天FT3较治疗前降低更明显,rT3含量较治疗前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FT3含量较治疗前增高,rT3含量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甲状腺功能处于较低水平,且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有明显改善。FT3、rT3可作为心肌梗死发生与发展预测指标。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急性心肌梗死 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环境改变,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明显上升,而肾病合并高血压机率极高,且不容易控制,而长期持续性高血压容易导致心脑肾等功能急剧恶化,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本文就顽固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作一阐述,希望能在良好控制高血压方面有所帮助。

  • 标签: 血液透析 顽固高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Fas、FasL水平变化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36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sFas、sFasL水平进行测定,23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恶性肿瘤患者sFas、sFas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仅sFas与肿瘤临床分期相关(P<0.01)。化学治疗后有效者sFas和sFas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sFas、sFasL水平变化对探讨肿瘤发生发展、病情判断指导化疗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肿瘤 可溶性Fas 可溶性FasL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DM)患者不同临床分期血清胱抑素C(ScysC)、血肌酐(SCr)浓度尿微量白蛋白(UMA)含量比较,探讨ScysC在DN早期诊断临床价值。方法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20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A(正常蛋白尿)、B(微量蛋白尿)和C(大量蛋白尿)3组,直接测得或计算出各组ScysC、UMA、SCr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UAER增加,ScysC、UMA、SCr含量逐渐增高,在A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ScysC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Cr、U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ScysC、UMA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A组比较,ScysC、UMA、SCr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cysC升高,ScysC可能可作为其早期诊断一个指标。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有效间接眼底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术玻璃体腔内注气护理病人方法和经验。方法对2005年2月一2009年5月收治68例间接眼底镜直视下手术同时玻璃体腔内注气方法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护理所取得经验进行探讨。结果出院后随访3~6个月,68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并发症也相应较轻。结论加强间接眼底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术玻璃体腔内注气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出院指导,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对疾病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 标签: 间接眼底镜 直视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腔注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围手术期进行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对8例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围手术期专科护理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围手术期专科护理,对疾病愈合及其重要。

  • 标签: 玻璃体 切割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调节作用。方法125例子宫肌瘤需行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3例。所有患者均在气插全麻下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组在术前30min开始给予乌司他丁3000U/kg·次,加入5%葡萄糖水100ml静脉滴注,1次/8h,共6次;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等次数5%葡萄糖水。结果术前两组患者IL-6、IL-8、TNF-α含量基本相当(P>0.05)。术后,两组患者IL-6、IL-8、TNF-α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但是治疗组IL-6、IL-8、TNF-α含量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要低(均P<0.05);术后IL-6、IL-8、TNF-α含量下降速度,治疗组明显要快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子宫切除手术创伤引起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分泌与释放有一定抑制作用,有助于患者重要脏器功能保护。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细胞因子 乌司他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