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测试可调式交锁髓内钉定位应用于下肢尸体骨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应用10具新鲜尸体两侧下肢实验,每具随机标定一侧归入实验组,另一侧归人对照组,行股骨、胫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实验组应用器械厂原配套定位,对照组应用自行研制的可调式定位。记录两组远端锁钉时间、在C型臂X线下暴露时间、第1次锁钉成功率及最后锁钉成功率四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远端锁钉时间、在C型臂X线下暴露时间、第1次锁钉成功率及最后锁钉的成功率分别为(6.45±0.38)min、0min、60%、100%。对照组远端锁钉时间、在C型臂X线下暴露时间、第1次锁钉成功率及最后锁钉的成功率分别为(11.68±0.74)min、(6.21±0.46)min、60%、100%。实验组锁钉时间与X线下暴露时间明显减少(P〈0.001)。结论此可调式交锁髓内钉定位原理简单,易于制作,费用低廉,不会增加临床费用;可以和原有机械定位系统良好兼容,适用广泛;且不用X线辅助即能准确锁钉。故这项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交锁髓内钉技术的普及应用。

  • 标签: 治疗 定位杆 骨折内固定 髓内
  • 简介:腰椎退行性改变引起椎间盘功能异常、腰椎管狭窄,甚至节段性不稳,进而出现下腰痛等临床症状。以往认为脊柱融合术是治疗退行性下腰痛的金标准。虽然传统的脊柱融合术可达〉90%的融合率,但临床疗效却没能相应提高。

  • 标签: 腰椎 内固定器 综述文献
  • 简介:从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病情况入手,探讨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活性代谢产物种类以及活性维生素D监测的临床意义,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使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做到个体化治疗。

  • 标签: 老年 骨质疏松症 25(OH)D3
  • 简介:目的:分析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在脊柱外科手术应用中的影响因素,探讨其预测指标,初步建立SEP指标波幅差值异常变化时出血量及平均动脉压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多节段椎板切除减压手术的86例患者的SEP监测资料,以SEP波幅差值异常变化作为SEP受影响的指标,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平均动脉压范围、出血量、手术时间、皮下针电极导线长度、电磨钻应用情况、气磨钻应用情况、电动手术床电源接通情况等11个指标进行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筛选影响SEP的相关因素。结果SEP指标(波幅差值P40/N50)和出血量(P〈0.05)、平均动脉压波动范围(P〈0.05)、电磨钻使用情况(P〈0.05)、气磨钻使用情况(P〈0.05)、电动手术床电源接通情况(P〈0.05)5个因素存在相关关系,而与性别(P〉0.05)、年龄(P〉0.05)、身高(P〉0.05)、体质量(P〉0.05)、手术时间(P〉0.05)、皮下针电极导线长度(P〉0.05)不具有相关关系。平均动脉压〈50mmHg(1mmHg=0.133kPa)或在50mmHg左右波动时,以及出血量较多且〉1249mL时,SEP的波幅将明显发生变化,接近甚至会低于基线水平,与术中脊髓、神经损伤表现相似。结论出血量、平均动脉压范围、电磨钻使用情况、气磨钻使用情况和电动手术床电源接通情况是SEP指标(P40/N50)的影响因素。

  • 标签: 椎扳切除术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由于经颅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的应用已经日益增多,尤其是在颈椎病手术中更是被推荐使用,但关于假阳性警报发生率和危险因素还不明确,本文研究了颈椎病手术中经颅运动诱发电位(TcMEP)监测假阳性警报的潜在危险因素。通过对52例相继进行颈椎手术患者的术中神经监测数据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TcMEP报警进行鉴别分析。

  • 标签: 运动诱发电位 脊髓型颈椎病 潜在危险因素 监测预警 外科手术 假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