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全球泌尿结石患病率明显升高,泌尿结石的形成与尿中成石物质过饱和、抑制物缺乏和/或促物质增多、结晶物质滞留等有关。泌尿结石分为含钙结石和非含钙结石,我国以草酸钙结石最多见,非含钙结石中尿酸结石比例较高。多种常见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钙代谢异常、高血压和动脉钙化等可引起血液及尿液酸碱度及成分改变,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影响泌尿结石的产生和复发。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草酸钙 代谢性疾病 血脂异常 高尿酸血症
  • 简介:侵袭性伪足指的是恶性肿瘤细胞膜形成的一种向外凸起的、具有降解细胞外基质能力的的细胞细胞外基质接触性结构。侵袭性伪足在癌细胞侵袭正常组织、造成局部或远隔转移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侵袭性伪足的各个关键成分逐渐被发现,如何调控这些关键成分从而抑制恶性肿瘤侵袭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年来泌尿恶性肿瘤中侵袭性伪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泌尿系统肿瘤 肿瘤侵袭 侵袭性伪足
  • 简介:2014年9月2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对近期诊疗的1例泌尿肿瘤疑难病例进行了学术讨论。讨论由泌尿外科主任叶章群医师主持,病理科王曦医师、放射科李震医师、肿瘤科严鹏医师以及泌尿外科全体医师共同参与了讨论,现将讨论内容整理如下。患者,男,59岁,因"咳嗽4月余,发现右腹膜后占位3月"入院。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肿瘤病例 华中科技大学 泌尿外科 同济医学院 腹膜后占位
  • 简介:Castleman’S病(CD)属原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之一,临床较为少见,1956年由Castleman首先报道。由于对本病认识不深,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我科收入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CD侵犯腹腔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及后腹膜纤维化局部压迫引起梗阻。肾病,肾损表现以小管损害为主,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梗阻性肾病 慢性肾衰竭患者 腹腔淋巴结 腹膜纤维化 肿大淋巴结 淋巴结病
  • 作者: 何利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泌尿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生活与健康》2021年第12期
  • 机构: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成都 610300
  • 简介:泌尿结石即泌尿内的结石,大部分是因为高血钙、尿路梗阻、高尿钙、感染、代谢异常所致,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泌尿疾病。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物质生活质量提升,因暴饮暴食、不洁饮食诱发的泌尿结石日渐增多。对于泌尿结石,日常应注意饮食习惯,自觉养成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泌尿系结石;饮食;泌尿系统疾病
  • 简介:量子点(quantumdots,QDs)是一种具有独特荧光性质的纳米半导体晶体,因其独特的荧光效应在生物传感、生物分析、细胞成像和动物活体靶向研究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受到生物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 标签: 量子点 泌尿系肿瘤 价值 应用 荧光性质 生物传感
  • 简介: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是一种生理状态下由间质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以激活其受体Met的酪氨酸激酶为介导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浸润.研究发现许多肿瘤细胞有HGF/SF及受体Met的高表达,激活HGF/SF-Met信号通路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血管生成和扩散转移[1].本文就HGF/SF-Met的生物学特性及它与泌尿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细胞生长因子 泌尿系肿瘤 分子生物学特征 治疗
  • 简介:《丹溪心法》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佛郁,百病生焉。”此言对男女而言,非女人专有、只不过女人多愁善感,优柔寡断、多疑思虑、散似杨花无定形,故曰:“女人阴类也……(李时珍)。七情致病者女人多于男性、非男子无有,实则男子郁症可导致各种疾病,”穷极必肾“就是经验的总结,七情致病、郁症多见,”百病皆生于气”,气郁则滞、思久则郁、郁则受阻、滞者不通,滞而不通、结而久则郁、久之可波及于肾、甚或导致肾病、如所想不随,所求不得,积久则郁、郁积则滞、滞则不通时久可损伤及肾。临证可遇见此类病患者、久而久之、无习惯也就不成自然、淡而无性欲者有之。郁者、抑郁、情思、气结、不舒、

  • 标签: 男性疾病 郁症 《丹溪心法》 七情致病 女人 肾病
  • 简介:国内外很多研究都发现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欧美地区痛风的发病人数约占总人口的0.13%~0.37%,年发病率为0.020%~0.035%^[1]。20世纪90年代后期山东的人群调查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性为5.79%,女性为2.44%,痛风患病率0.0352%^[2]。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损害机制 非梗阻性 肾脏 慢性 年发病率
  • 简介: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段高度保守非蛋白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可调控基因的表达。miRNA通过与目的mRNA的3曚端非编码区(3'-UTR)互补配对,致使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正常情况下,miRNA参与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调控,但当miRNA发生突变或表达水平明显改变时,机体也会随之发生异常。人们通过大量研究,对miRNA认识逐渐深入,发现它在肿瘤发生、肿瘤相关信号转导、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转移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Catto等[2]曾回顾总结了40余种miRNA在泌尿肿瘤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泌尿系恶性肿瘤 MIRNA 微小核糖核酸 调控基因 相关信号转导 肿瘤血管生成
  • 简介:在肿瘤的分子致病机制研究中,TGF-β信号通路(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pathway)是受到全世界科研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通路之一。在该通路中活化的TGF-β配体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Ⅰ型(TβR1)、Ⅱ(TβR2)和Ⅲ型(TβR3)结合而发挥细胞生物学效应,该作用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 标签: TGF-Β 泌尿系肿瘤 Ⅲ型 Β受体 细胞生物学效应 信号通路
  • 简介:我们对2例泌尿结核患者使用链霉素膀胱内灌注配合短程化疗,膀胱炎症状短期内得到纠正。最终达到临床治愈。现报告如下。例1,女,39岁。1989年9月出现双侧腰痛、发热、血尿、尿频、尿痛等症状,排尿10~20次/d。按肾盂肾炎治疗无效。1990年10月行IVP、CT提示双肾结核,膀胱挛缩。抗痨治疗二月无明显改善。月经停止,膀胱刺激症状加重,约4min排尿一次,同年底收住院治疗。检查:极度消瘦。贫血貌,直立困难。双

  • 标签: 泌尿系结核 灌注治疗 膀胱内灌注 膀胱炎 泌尿外科 抗痨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及其效应分子Caspase-3在梗阻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分别检测43例梗阻肾组织和10例正常肾组织中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指数,并分析梗阻肾Caspase-3表达与肾积水程度及肾纤维化程度之间关系。结果梗阻肾的肾小管和间质中细胞凋亡指数和Caspase-3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而且Caspase-3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密切正相关(P〈0.01),与肾积水程度也密切正相关(P〈0.05);梗阻肾间质Caspase-3表达与肾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Caspase-3活性增强导致细胞凋亡增多在梗阻肾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肾组织 肾积水 细胞凋亡Caspase
  • 简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基因的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基因突变还有可以编码一些促进细胞信号传递肽类物质的基因。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可导致肿瘤的发生,对已发生的肿瘤还可以加速其发展和转移。泌尿肿瘤中大多数为起源于上皮的肿瘤,其中膀胱癌是泌尿中最常见的尿路上皮细胞癌,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反义寡核苷酸 尿路上皮细胞癌 原癌基因 细胞信号传递 抑癌基因
  • 简介:血浆置换(PE)疗法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采用膜式滤过法对15例多病种患者进行32次PE治疗,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病例来自1997年10月~2000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共15人,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15岁~70岁,平均41岁.所患病种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1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反复输血致免疫性溶血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例,硬皮病1例,过敏体质者肾移植术前1例,重症肝炎3例,肝癌切除术加氩氦刀治疗术后严重肝衰竭1例.以上疾病患者均符合相应诊断标准[1].

  • 标签: 血浆置换疗法 治疗 血清相关性疾病
  • 简介: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找到有效的恶性肿瘤预后指标对于临床工作意义重大。广为人知的对恶性肿瘤预后影响较大的指标有临床病理分期、术后并发症等,而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炎性改变与肿瘤有着紧密联系。

  • 标签: 恶性肿瘤 肿瘤预后 泌尿系 NLR 临床病理分期 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