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超声辅助定位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们进行的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45例,中先用超声刀在肿瘤区域预标记切缘为A线,后经Trocar置入腔镜B超探头,行肿瘤区域扫描明确定位为B线,比较中A线、B线的重叠情况,以两线最大差距≥2mm为有差异,〈2mm为重叠。按R.E.N.A.L.评分系统的5类进行独立评估分析。结果中超声辅助定位能在后腹腔镜下明确瘤体生长姿势、边界及血供情况,引导切割方向以保证肿瘤包膜完整性,尤其在完全性内生肿瘤方面发挥更大的辅助效果。结论中超声辅助定位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手术辅助效果明显。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术中超声
  • 简介: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吻合是动静脉内瘘的首选。随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寿命的延长以及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患者增多,前臂动静脉内瘘建立愈加困难,针对此类患者,近年逐渐采用高位动静脉内瘘。传统的高位动静脉内瘘常选择肘上内瘘,我院于2010年开始行肘下高位动静脉内瘘手术,即肘下桡动脉起始段与正中静脉或其交通支吻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动静脉内瘘术 临床应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尿毒症患者 高位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手术
  • 简介:随着近年来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在临床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临床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得到治疗。同时,部分高危患者也可施行此手术。手术入路以经腹膜外途径为多。中需注意处理好前列腺尖部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避免出血。保留尿道及相关肌肉结构,保持控尿功能。仔细操作以保留NVB。对于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可进行盆腔扩大淋巴结清扫,而低危患者则不必要。

  • 标签: 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适应证 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 盆腔淋巴结清扫
  • 简介: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条件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也迅速升高[1]。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laparoscopicradicalprostatectomy,LRP)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手段,但该手术难度较大、操作复杂,且中出血、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较多。

  • 标签: 居民生活条件 男性发病率 膜部尿道 性功能障碍 膀胱颈 GLEASON
  • 简介:目的探讨不使用穿刺架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行经皮肾镜取石(PCNL)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至2014年8月,我们不使用穿刺架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方法的改进,行经皮肾镜取石病例106例,对每处建立经皮肾通道的穿刺成功率、手术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患者建立经皮肾通道132处,穿刺成功率95.5%(126/132);6处中寻找残余结石进行二次穿刺未成功,联合C-臂机穿刺成功;术后输血(200~400mL)5例,无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胸腔积液7例,1例需闭式引流;术后发热9例,无感染性休克及不良预后发生;无肺脏及其他内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不使用穿刺架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方法的改进,经皮肾穿刺过程中操作简便、迅速、准确、经济,成功率高,有效地降低了穿刺的难度,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不使用穿刺架 超声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导致老年男性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尿线变细、膀胱余尿量增多等下尿路症状最常见的病因,手术治疗是前列腺增生最为可靠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式被应用于BPH的手术治疗中。其中经尿道前列腺剜除作为近20年来新兴的式,大有取代先前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成为新的金标准之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下尿路症状 精细解剖 夜尿增多 外科包膜 剜除术
  • 简介: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laparscopicradicalcystectomy,LRC)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且日益规范的微创治疗方法,但传统LRC由于解剖层次及手术步骤复杂、手术耗时较长、难度较大、学习曲线较长等原因,在多数医院一直难以常规开展。

  • 标签: 解剖性 CYSTECTOMY 手术耗时 盆腔淋巴结清扫 尿流改道术 PELVIC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PCNL)中的应用价值和方法。方法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共8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将F5输尿管导管盲端自侧孔处剪除,修整平滑,PCNL中用于灌注液体制造人工肾积水,灌注美蓝及插入斑马导丝协助寻找输尿管入口(UPJ),逆行放置安全导丝,引导斑马导丝留置双J管。结果8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65min。无插管导致的损伤和出血。中寻找UPJ困难者10例,6例经自制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插入斑马导丝后循导丝找到UPJ,4例经灌注美兰后找到UPJ。无通道意外丢失。经皮肾通道顺行留置双J管困难者13例,均通过自制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逆行置入斑马导丝引导下留置双J管成功。结论PCNL中采用自制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安全、方便,能协助处理中遇到的一些意外困难。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 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 双J管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彩超、睾丸肿瘤分子标志物(LDH、β-HCG、AFP)结合中快速病理检查在睾丸肿瘤患者手术方式选择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1例睾丸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中,彩超和肿瘤分子标志物均提示肿瘤为恶性者21例,直接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均为睾丸恶性肿瘤;彩超和肿瘤分子标志物均未提示肿瘤为恶性者5例,选择阴囊切口,中快速病理检查均提示良性病变,行睾丸部分切除;彩超或肿瘤分子标志物提示肿瘤为恶性者25例,选择腹股沟切口,中行快速病理检查,结果睾丸恶性肿瘤22例-行根治性睾丸切除,睾丸结核1例-予切除睾丸,良性病变2例(错构瘤、血管纤维瘤各1例)-行睾丸部分切除。结论彩超、肿瘤标志物结合中快速病理可较精准诊断睾丸肿瘤,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有利于降低转移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最大限度保留睾丸组织及其功能。

  • 标签: 睾丸肿瘤 保留睾丸手术 快速冷冻切片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肾周脂肪厚度在预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1aparoscopicpartialnephrectomy,LPN)围手术期相关因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由本中心同一位外科医生完成的LPN90例,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肿瘤大小、R.E.N.E.L.评分等)统计分析术前影像学检查测量的肾周脂肪厚度与围手术期参数(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后30d并发症情况)的相关性。结果90例中术前影像学资料完善的共84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43.93±60.11)min,平均热缺血时间为(24.44±7.68)min。84例中23例(27.4%)在术后30d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ClaveinⅠ-Ⅱ级并发症共17例(20.7%),6例(6.7%)为Ⅲ~Ⅳ级并发症,无Ⅴ级并发症发生。肾周脂肪厚度于不同手术时间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3);广义线性模型回归分析,肾周脂肪厚度是手术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而非LPN热缺血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肾周脂肪厚度对于预测LPN手术时间具有价值,对热缺血时间、术后30d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肾周脂肪 手术时间 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术
  • 简介:目的用尿动力学来评估目前两种流行式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术后1年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1年间在本院接受手术的91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一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另一组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统计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各项常规指标及尿动力学检查指标,观察两种式术后1年的疗效。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中接受前列腺电切68例,剜除23例。两组术前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膀胱测压容量(MCC)、膀胱顺应性(BC)、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及等级(BOOL)、最大尿道闭合压(Pura.clos.max)、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比率(DO)、再次手术率等指标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残余尿、最大逼尿肌压、前列腺部尿道压、前列腺部尿道长度、早期尿失禁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剜除组前列腺部尿道压力及长度下降更明显(P〈0.05),但早期尿失禁比例较高(电切组2.9%,剜除组17.4%,P=0.034)。结论两种式术后1年时疗效相当,剜除组切除组织更彻底,远期预期效果更好,但临床开展早期容易出现尿失禁。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尿动力学检查
  • 简介:对肾上腺淋巴瘤的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穿刺活检是进行病理学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用于引导肾上腺淋巴瘤穿刺活检主要有CT、超声、超声内镜三种方式,国内目前以前两种方式为主。我科将CT和超声的优势相结合,完成CT联合实时超声引导行经后腹腔穿刺活检诊断肾上腺淋巴瘤1例,介绍如下。

  • 标签: 实时超声引导 肾上腺淋巴瘤 穿刺活检术 后腹腔 CT 文献复习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TVT)、经闭孔无张力尿道吊带(TOT)和单切口可调节Ajust~(TM)吊带治疗女性固有括约肌障碍型(ISD)压力性尿失禁(SUI)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法选取ISD型SUI患者80例(25例行TVT、29例行TOT、26例行Ajust~(TM)吊带)。观察各组手术时间、中及术后短、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TVT组手术时间最长(P=0.00),TOT组、Ajust组无显著差异(P〉0.05);2TVT组中耻骨后血肿1例、膀胱损伤1例,TOT组、Ajust组无中并发症;3术后1年TVT组、Ajust组治愈率、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TOT组治愈率、有效率均较前两组低(P〈0.05);4TVT组、Ajust组术后短期排尿障碍发生率较TOT组高(P〈0.05),TVT组术后远期排尿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5TOT组、Ajust组术后1年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PVR)与各组术后6个月指标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TVT组术后1年Qmax降至(20.1±9.3)mL/s,PVR增至(5.6±8.2)mL,较其术后6个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TVT和Ajust~(TM)吊带治疗女性ISD型SUI疗效均满意。Ajust~(TM)吊带有更加微创、安全的优势,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吊带术 可调节吊带 固有括约肌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MEDLINE(2012~2015)、EMBASE(2012~2015)和协作网系统评价资料库CDSR,由2人分别对文献进行检索及筛选、对纳入文献行数据提取,利用Revman5.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篇相关文献,其中中文7篇,英文2篇。结果显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手术时间(MD=19.96,95%CI:16.23~23.70,P〈0.0001)、中出血量(MD=10.23,95%CI:8.49~11.97,P〈0.0001)、术后疼痛评分(MD=2.01,95%CI:0.75~3.27,P=0.002)、愈合时间(MD=3.74,95%CI:2.06~5.42,P〈0.0001)以及外观满意率(RR=0.70,95%CI:0.50~0.98,P=0.04)均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总并发症发生率(RR=1.84,95%CI:0.95~3.56,P=0.07)和伤口术后发生血肿率(RR=1.67,95%CI:0.87~3.22,P=0.12)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能明显降低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风险(RR=3.44,95%CI:1.24~9.57,P=0.02)。结论与传统的包皮环切相比,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减少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提高术后外观满意率及降低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传统包皮环切术 META分析 包皮过长 包茎
  • 简介: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肾盂旁肾囊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肾盂旁肾囊肿患者8例,合并同侧肾结石3例,平均最大径(5.15±0.40)cm,预置双J管2周后均行B超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合并肾结石者同时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拔除输尿管支架管7d后行影像学随访。结果平均住院天数(8.5±2.6)d,随访4~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脓毒血症、肾功能不全、大出血等重大并发症。6例囊肿消失,2例明显缩小。3例结石均完全清除。结论B超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肾盂旁肾囊肿创伤小、疗效确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作为推荐治疗方案之一。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肾盂旁肾囊肿 钬激光
  • 简介: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是治愈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的手术入路包括经会阴、经耻骨后、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手术。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已经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我们在传统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手术经验与心得,对手术过程进行简化和调整,将其归纳为三孔六步法,本文将简要回顾前列腺癌的外科治疗并对三孔六步法的手术步骤及技术要点进行具体介绍。

  • 标签: 前列腺癌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腹腔镜 三孔法
  • 简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的肿瘤复发通常出现较早,且80%是在手术后的最初2年内复发。专家们对于机器人辅助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带来的不完全组织切除及气腹是否会影响肿瘤的早期复发模式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收集了来自九个不同研究机构总共717例进行了机器人辅助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并尿流改道的患者,

  • 标签: 早期肿瘤 根治性切除术 尿流改道 肿瘤复发 早期复发 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