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改良膀胱切原位W形回肠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膀胱癌患者行逆行和顺行相结合的膀胱切除方法,截取40cm带蒂回肠,对肠系膜纵行剖开后W形折叠,缝制成新膀胱,输尿管以乳头法种植于膀胱“三角区”,将贮尿囊完全置于腹膜外;术后随访患者恢复和排尿情况,定期复查生化指标、B超和膀胱排尿造影。结果患者术后均康复,平均随访18个月,白天控尿良好20例,夜间控尿良好18例;5例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和肾功能异常,其中1例出现双肾积水,均行膀胱排尿造影除外返流;无低钾血症和酸中毒。结论改良膀胱切原位W形回肠膀胱,具有手术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及代膀胱功能良好的特点,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 回肠新膀胱 尿流改道
  • 简介:目的总结68例膀胱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肠道护理,术后做好引流管护理、新膀胱的冲洗、新膀胱的功能训练及基础护理。结果6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感染、尿瘘、吻合口瘘、肺部感染、深静脉下肢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能自主控尿。结论重视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加快患者排尿功能更好的恢复,提升手术效果。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全切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前列腺包膜的膀胱根治性切除一原位回肠新膀胱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5月至2008年9月,对35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施行了保留前列腺包膜的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其中开放手术22例,腹腔镜手术13例。中保留患者的前列腺包膜、精囊、输精管、神经血管束。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排尿情况,并检测患者的残余尿量、新膀胱压力及性功能情况等。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保留前列腺包膜和勃起神经的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其中开放手术时间为210~330min,平均271min;中出血200-800ml,平均460ml。腹腔镜手术时间为210-420min,平均343min;中出血80-800ml,平均377ml。术后3个月IVU及代膀胱造影检查,显示双肾显影良好,无输尿管返流及梗阻,代膀胱充盈良好,容量约250-350ml。术后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能自行排尿,2例患者有夜间尿失禁。术后71.4%(20/28)的患者保留了阴茎勃起功能。无患者出现尿道残端或前列腺包膜肿瘤复发,有2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1例骨转移。结论保留前列腺包膜的膀胱根治性切除与标准的膀胱前列腺根治性切除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控尿效果好、可保留勃起神经等特点,适用于对性功能要求较强、肿瘤未累及膀胱颈及前列腺的较年轻的患者。然而,其肿瘤控制效果坏有待于讲一彤观察.

  • 标签: 膀胱肿瘤 外科手术 性功能
  • 简介:目的比较回肠膀胱与输尿管皮肤造口治疗老年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行膀胱癌根治治疗的老年膀胱癌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回肠膀胱65例、行输尿管皮肤造口17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情况。结果输尿管皮肤造口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回肠膀胱组(P〈0.05),但术后尿路梗阻发生率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相当(P〉0.05)。结论回肠膀胱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是常见的尿流改道方式,均可用于老年膀胱癌患者,可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和意愿,以及两种式的优劣来选择应用。

  • 标签: 老年 膀胱癌 回肠膀胱术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 简介:原位尿流改道术因其符合正常生理排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标准的根治性膀胱切术后勃起和生育功能几乎丧失,使年轻患者难以接受,所以,出现了保留性功能的膀胱切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各种改良式。2006年3月~2007年7月,作者为6例年轻患者实施了改良保留性功能的膀胱切回肠新膀胱,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膀胱肿瘤 尿流改道 性功能
  • 简介: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laparscopicradicalcystectomy,LRC)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且日益规范的微创治疗方法,但传统LRC由于解剖层次及手术步骤复杂、手术耗时较长、难度较大、学习曲线较长等原因,在多数医院一直难以常规开展。

  • 标签: 解剖性 CYSTECTOMY 手术耗时 盆腔淋巴结清扫 尿流改道术 PELVIC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中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与原位回肠新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膀胱癌患者行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的膀胱切与原位回肠新膀胱中保留距前列腺尖部约1cm的前列腺包膜及血管神经束。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控尿、性功能及瘤控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和勃起血管神经束的膀胱根治性切除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时间为240~370min,平均273min;中出血200800ml,平均385ml。术后随访3~36个月,所有患者均可自主排尿,新膀胱容量250-350ml,残余尿量0~80ml,除1例患者白天控尿良好,夜间少量漏尿外,其余患者均控尿良好。术前阴茎勃起正常23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有10例(43.4%)阴茎勃起正常。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局部及尿道残端复发的现象。术后9个月1例出现肺部转移。结论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的式是以改善尿控为主要目的,在不降低瘤控效果的前提下的一种改良式。

  • 标签: 膀胱肿瘤 外科手术 控尿
  • 简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NMIBC)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占全部膀胱肿瘤的75%~85%,其中Ta占70%、T1占20%、Tis占10%。不同组间的肿瘤生物学特性有显著不同,依据临床和病理学的指标,对此类肿瘤按照复发和进展的风险以及预后的不同又可分为低危、高危及中危组。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手术指征 高危 肿瘤生物学特性 黏膜下层
  • 简介:血浆置换(PE)疗法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采用膜式滤过法对15例多病种患者进行32次PE治疗,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病例来自1997年10月~2000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共15人,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15岁~70岁,平均41岁.所患病种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1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反复输血致免疫性溶血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例,硬皮病1例,过敏体质者肾移植术前1例,重症肝炎3例,肝癌切除加氩氦刀治疗术后严重肝衰竭1例.以上疾病患者均符合相应诊断标准[1].

  • 标签: 血浆置换疗法 治疗 血清相关性疾病
  • 简介:目的观察露型包皮内板组织中触觉小体分布规律。方法收集露型包皮标本9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其内板组织中的皱褶区与光整区触觉小体进行染色,在放大100倍的视野下观察和统计两处组织中触觉小体总数以及视野的总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露型包皮皱褶区和光整区中触觉小体的密度分别为3.28%和1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年龄接近的一组包皮过长比较,露型包皮皱褶区触觉小体密度明显降低,而光整区却明显增多(P〈0.05)。结论露型包皮的光整区触觉小体密度较皱褶区明显升高。露型包皮内板中触觉小体分布规律较包皮过长具有明显的不同。

  • 标签: 全露型包皮 触觉小体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老年前期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587例IgA肾病依据年龄分为儿童组、中青年组和老年老年前期组。对比不同年龄IgA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5例老年老年前期IgA肾病以肾病综合征为主,占48.6%,其次为孤立性肉眼血尿(17.1%),以LeeⅣ级为主,占48.6%,肾小球节段和/或球性硬化的发生率高达77.0%,间质纤维化91.4%,免疫病理以IgAMG型及IgAG型为主,伴高血压者肾小管间质病变指数较高。高血压、肾衰竭发生率较儿童及中青年组患者高,而血尿的发生率较低。高脂血症较中青年组多见。与儿童相比,其FsGs比例较高,病理半定量分析显示其肾小球硬化指数较高,间质纤维化发生率及程度较高,间质炎细胞浸润较明显,肾小管-间质指数较高,但与中青年组相比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老年前期leA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征,慢性病变多见,肾小管间质病变重,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生理性退变等可能为其主要介导因素。

  • 标签: IGA肾病 老年 病理学 肾小管间质病变
  • 简介:《医方类聚·养生门》说:“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故知能用者,可以养生,不能用者,立可致死。”男女房室生活,是人们最重要伦理关系。和谐的、定期的、规律的、适度的性爱,可以延长人的寿命。日本曾对离婚人作过调查,发现离婚男女比有美满家庭的人,平均寿命要短得多,一般男人要短12岁,女人短5岁。

  • 标签: 性卫生 老年人 医方类聚 房室生活 伦理关系 平均寿命
  • 简介:患者:女,24岁,因停经36周,下腹阵痛伴阴道流血11h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孕期情况良好,无高血压、蛋白尿及贫血等。入院体温37℃,脉搏124次/min,血压140/88mmHg,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双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10^9/L,红细胞300×10^12/L,血红蛋白92g/L,血小板127×10^9g/L;尿常规:蛋白(++),潜血(++++),血肌酐185μmol/L,尿素氮12.7mmol/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实验(3p)试验阴性,

  • 标签: 血浆置换治疗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实验室检查 mol/L 产后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阴道瘘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方法10例发生于妇产科手术后的输尿管阴道瘘患者中,尿漏发生时间为术后2~26d,平均11d。先后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IVU)、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必要时行核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查。均早期行输尿管镜检。结果9例镜检成功并置D-J管,1例镜检诊断输尿管横断者中转行输尿管膀胱吻合。结论早期行输尿管镜检加D-J管置入治疗医源性输尿管阴道漏是适宜的。

  • 标签: 输尿管阴道瘘 输尿管镜检术
  • 简介:鱼胆中含有多种毒素,如果食用过量可以导致中毒,产生如支气管炎、高血压甚至肝脏损伤等多种疾病[1],特别在儿童中容易发生食用过量导致中毒的现象。目前对于鱼胆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物,治疗方式以早期用血液净化治疗为主。2008年2月-2013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11例以肝脏损害为突出表现的鱼胆中毒儿童。

  • 标签: 鱼胆中毒 血浆置换 肝脏损害 特效解毒药 血液净化治疗 肝脏损伤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理想的阴茎延长式。方法对9例患者进行改良的阴茎延长式即二针贯穿缝合固定填充联合切口皮瓣减张推进缝合方法。结果9例患者术后阴茎平均延长3.5-5.5cm,外观理想,随访性生活满意。结论该式延长阴茎的长度效果确切,手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 标签: 阴茎 海绵体延长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