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腹腔镜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对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南通市瑞慈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抽样,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研究组患者予以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肌瘤残留率、肌瘤复发率、术后妊娠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肌瘤残留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早吸吮加乳房理疗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对373例产妇产后进行观察,其中246例给予乳房理疗,127例只进行婴儿早吸吮。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为20.15±5.3小时,产后48小时纯母乳喂养率为97.15%,产后72小时纯母乳喂养率为98.37%,乳汁充足者9837%;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为29.6±8.6小时,产后48小时纯母乳率34.65%,乳汁充足者54.33%。两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吸吮加乳腺理疗对早奶和增加乳汁量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吸吮 乳腺理疗 早开奶
  • 简介:目的:为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原因、手术指征和时机等因素,分析产科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探讨降低子宫切除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13年12月由于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48例临床资料。结果:48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指征为不可控制的子宫出血,胎盘因素占首位。子宫切除是抢救产科出血,挽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且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吲。结论:孕产次、病理妊娠及分娩方式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密切相关。

  • 标签: 产科急症 子宫出血 子宫切除
  • 简介:目的:探讨宫高围法预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准确性及其最佳适用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11年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符合研究条件的3786例孕妇(新生儿)资料,采用宫高围法比较不同宫高围、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孕周产妇的新生儿估计体质量与出生实际体质量符合率。结果宫高围之和在120~139之间、孕周≥38周者,宫高围法新生儿出生估计体质量与出生实际体质量有较好的符合率;孕妇分娩前BMI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预测无影响。结论选择性应用宫高围法预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可提高其准确性。

  • 标签: 宫高 腹围 出生体重 预测 符合率
  • 简介:目的:探讨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说明应严格控制剖宫产手术指针。方法:通过对我院自己经管的1例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子宫切除进行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剖宫产术中难以控制的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结论:我们应严格控制剖宫产手术指针,提倡自然分娩,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 标签: 社会因素 剖宫产 子宫切除 降低剖宫产率
  • 简介:目的:探讨传统剖宫产与改良新式剖宫产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本次研究选择100例剖宫产患者,均为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传统剖宫产术(对照组,n=50)与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除术中出血量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外,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可显著提高手术操作安全性、效率,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新式剖宫产 传统剖宫产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LC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个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护理满意度达9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行LC手术患者的整个围手术期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明显作用。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一次性使用P型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56例早孕妇女,孕45d以内(孕囊≤20mm)进行终止妊娠,将其分为吸管组和传统组各28例,吸管组采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传统组采用金属吸管,在人流术中吸管组无痛率82%,显著高于传统组3%,吸管组术中出血量(10±3)ml,显著低于传统组(16±5)ml,吸管组术后出血天数(4±1)d,显著低于传统组(7±1)d,人流术的并发症为0,显著低于传统组14%,完全流产率与传统组无显著差异。结果:吸管组在疼痛、出血量、出血天数以及人流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完全流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TY—Y6.0/28—21P”型一次性使用p型宫腔组织吸引管在缺乏麻醉条件的基层医院的人流术中,创伤小疼痛轻,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一次性宫腔吸管 传统金属吸管 人工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