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妇科围术期患者焦虑影响因素,探讨精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237例妇科围术期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患者焦虑的原因,探讨实施精准护理的成效。结果妇科围术期患者平均SAS评分为(51.13±6.89)分,平均HAMA评分为(33.26±5.41)分,焦虑发生率为45.99%;文化程度、年龄、治疗费用主要来源、家庭关系与妇科围术期患者术前焦虑密切相关(P<0.05)。精准护理干预后,焦虑患者SAS和HAM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较多妇科围术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影响患者康复。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关注患者心理问题,根据患者不同影响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护理,促进手术顺利开展和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 标签: 妇科手术 焦虑 影响因素 精准护理
  • 简介:聋哑人因为生活圈子和语言沟通的问题,常会选择和聋哑人婚配。本例为一对听力障碍的患者拟婚配,担心后代亦为听力障碍患者,前来进行婚前检查和遗传咨询。1资料与方法1.1病史资料患者,女,年龄25岁。患者自述其幼年听力正常,5岁时因发热致耳聋。后植入人工耳蜗治疗。现听力可,可以进行一般的语言交流,但口齿欠清楚,智力正常。患者男友,24岁,自幼听力障碍合并语言障碍,但可以书面交流,智力正常。双方父母均听力正常,亦均否认耳聋家族史。

  • 标签: 听力障碍 遗传咨询 婚前检查 患者 听力正常 语言沟通
  • 简介:据止血手术方式将产妇分为两组,Bakir组(n=56)行Bakir球囊填塞,B—Lynch组(n=56)行B—Lynch缝合。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产后相关指标、止血成功率。结果Bakir组手术时间(46.73±8.21)min短于B—Lynch组(5824±9A8)min(脚.868,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2h及24h出血量、均少于B—Lynch组(t=-9.055,9.961,12.167,P〈O.05)。Bakir组患者的输血量(1.86±051)u少于B—Lynch组(2.89±0.76)u(t=8421,P〈0.05)。两组住院时间、产后感染、子宫复旧不良、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kir球囊填塞、B-Lynch缝合止血成功率及安全性相当,但目的探究Bakir球囊填塞、B.Lynch缝合对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12例为研究对象。根Bakir球囊填塞操作时间更短,出血量、输血量均较少,止血快,对产后出血的应急控制效果要优于B—Lynch缝合。

  • 标签: Bakir球囊填塞 B-LYNCH缝合 产后出血
  • 简介:目的研究早期宫颈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直肠功能、膀胱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诊治的5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施以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则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阴道切除长度以及宫旁组织切除长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的排便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O.05);研究组术后的膀胱最大容量以及最大尿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的拔除尿管时间以及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的性唤起、性欲、阴道润滑程度、性生活满意度、性高潮以及性交疼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可以显著缩短术后住院时问,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直肠功能和膀胱功能的恢复,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性功能。

  • 标签: 宫颈癌根治术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直肠功能 膀胱功能 性功能
  • 简介:目的比较低位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及双侧髂内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9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行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1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行低位腹主动脉临时阻断术和17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直接行剖宫产术。结果三组均无孕妇和新生儿死亡案例。三组的胎盘附着植入或粘连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和低位腹主动脉临时阻断术组的出血量和输血量较少(p〈0.05),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两阻断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阻断组无子断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及双侧髂内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均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

  • 标签: 凶险性前置胎盘 剖宫产 球囊阻断 髂内动脉
  • 简介:目的探讨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测对男性不育患者诊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163例无精或严重少精子患者和50例健康男性进行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分析。结果163例男性不育患者中,共检出9例Y染色体微缺失,总检出率为5.52%。包括5例AZFc缺失,3例AZFb+c缺失,1例AZFa+b+c缺失。对照组未检出Y染色体微缺失。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测对男性不育患者查明病因和指导选择辅助生殖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男性不育 Y染色体微缺失 AZF
  • 简介:目的探讨孕早中期阶段性序贯筛查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的病例.共对146190例标本进行了孕早期(9~13^+6周)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136471例早期筛查为阴性,其中33587例进行了孕早中期阶段性序贯筛查的中期筛查.结果146190例早期筛查标本中,筛查阳性病例为9719例,其中确诊阳性85例,确诊阴性9634例;筛查阴性病例为136471例,其中确诊阳性数为11例,确诊阴性数为136460例.早期筛查方法的灵敏度为88.54%,假阳性率为6.59%.在上述早期筛查的基础上,其中33587例进行了孕早中期阶段性序贯筛查的中期筛查,中期筛查阳性病例为640例,其中确诊阳性6例,确诊阴性634例;筛查阴性病例为32947例,其中确诊阳性数为2例,确诊阴性数为32945例.结合上述早期筛查的结果,阶段性序贯筛查方案的筛查阳性病例为10359例,其中确诊阳性91例,确诊阴性10268例;筛查阴性病例为135831例,其中确诊阳性数为5例,确诊阴性数为135826例;阶段性序贯筛查方案的阳性率灵敏度为94.79%,假阳性率为7.03%.结论孕早中期阶段性序贯筛查方案能大大提高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的灵敏度;3年筛查工作中,本实验室数据虽然仅有部分病例采用孕早中期阶段性序贯筛查方案,但灵敏度提高了6.25%,防止了6例漏筛病例.综上,孕早中期阶段性序贯筛查方案应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应用,可有效地减少唐氏综合征胎儿的漏筛.

  • 标签: 产前筛查 唐氏综合征 阶段性序贯筛查
  • 简介: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IN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宫颈锥切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观察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情况,对相关影响因素(年龄、孕次、产次、颈管腺体累及、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术后HPV持续感染)行单因素分析,并行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60例患者随访期间出现病变残留3例(5%);复发6例(10%)。单因素分析显示,CIN患者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与产次、颈管腺体累及、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术后HPV持续感染因素存在相关性(均P〈0.05);而与年龄、孕次因素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次、颈管腺体累及、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术后HPV持续感染均不属于CIN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行宫颈锥切术的CIN患者出现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因素多样,临床可行针对性干预,降低术后病变残留率及复发率,促使患者预后改善。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病变残留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可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与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对促宫颈成熟、分娩结局和引产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76例足月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使用药物不同分为两组,每组88例。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观察组采用可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引产。对比两组给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宫缩过强过频率、中断药物使用率、临产发动时间、分娩结局和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给药4h、6h、12h后宫颈Bishop评分[(6.45±1.23)、(8.21±1.78)、(10.33±1.41)]高于对照组[(5.04±1.48)、(5.98±1.45)、(7.08±2.03)];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98.86%)高于对照组(86.36%);观察组宫缩过强过频及中断药物使用率(1.14%、0)低于对照组(10.23%、6.82%);观察组临产发动时间[(6.82±2.05)h]短于对照组[(10.68±3.52)h];观察组引产失败率(0)低于对照组(5.68%);观察组总产程时间[(8.36±2.78)h]、产后出血量[(195.27±55.62)mL]少于对照组[(13.96±3.56)h、(225.17±65.44)mL];观察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27%、1.14%)低于对照组(11.36%、10.23%),以上各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应用于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效果优于米索前列醇,可有效促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改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可控释地诺前列酮栓 米索前列醇 足月妊娠 引产 促宫颈成熟 分娩结局
  • 简介:患者38岁,G3P2,双胎妊娠,末次月经:2017-03-28。孕3+月于当地卫生院建卡,孕期未规律产检。早孕期无特殊不适。孕24+周因持续性干咳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2周(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佳,咳嗽咳痰加重,于孕27^+1周出现头晕、心累、气紧伴不规律腹痛,2017-10-3121:55于我院急诊入院。既往:自幼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伴背部包块,包块表面皮肤反复溃烂10年。

  • 标签: 双胎妊娠 畸形 重度感染 涉险分娩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基因-1(breastcancergene1,BRCA-1)和CA125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ncer,E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于东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58例EC患者(A组)、31例非典型增生型子宫内膜组织(B组)、13例来院体检的健康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BRCA-1和CA125的表达,分析上述指标的表达差异及其对EC预后的影响。结果(1)BRCA-1在A、B、C3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8%、61.3%、92.3%,CA12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1%、48.4%、0。(2)BRCA-1阳性表达与FIGO分期、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A125阳性表达与FIGO分期及组织分化有关(P<0.05)。(3)BRCA-1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94.7%)高于BRCA-1阴性表达患者(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RCA-1与CA125在EC中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BRCA-1与CA125表达在EC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者表达呈负相关,通过临床BRCA-1与CA125检测可为早期诊断和判定EC患者病情、预测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乳腺癌基因-1 CA125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尿碘、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常规产前检查的5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糖耐量孕妇60例(正常糖耐量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尿碘、TPOAB、FT4、TSH水平,用HOMA公式计算各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BG(5.13±1.76)mmol/L,2hPG为(8.22±1.03)mmol/L、HbA1C为(5.97±0.35)%、空腹胰岛素为(14.38±2.75)mIU/L,胰岛素抵抗为(3.93±0.94),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尿碘为(134.2±13.8)μg/L、TPOAB为(7.38±0.81)IU/ml、FT4为(5.27±0.35)pmol/L、TSH为(2.63±0.40)mIU/L,尿碘、FT4低于对照组,TPOAB、TSH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TNF-a为(2.53±0.31)μg/ml、CRP为(7.42±1.10)mg/L、IL-6为(315.03±21.57)μg/ml、IL-17为(216.59±19.83)pg/ml,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显著差异(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尿碘、FT4水平与FBG、2hPG、HbA1C、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P<0.05),TPOAB、TSH与FBG、2hPG、HbA1C、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P<0.05);CRP、TNF-α、IL-6、IL-17与尿碘、FT4、TPOAB、TSH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可能参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尿碘 甲状腺功能 胰岛素抵抗 相关性
  • 简介:目的分析胆汁酸、肝酶、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围产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抽取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住院分娩的ICP患者80例(观察组)及正常孕妇8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血清总胆汁酸(TBA)、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α-HBDH水平。依据TBA、肝酶指标将ICP分级,比较各组围产结局,并分析上述生化指标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孕妇血清TBA、AST、ALT、α-HBDH水平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中度组、重度组早产、羊水污染、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显著高(P〈0.05);重度组早产、羊水污染、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比轻度组显著高(P〈0.05);α-HBDH预测早产敏感度81.26%,TBA预测羊水污染敏感度89.05%;TBA、AST、ALT、α-HBDH预测低出生体重儿敏感度分别为80.18%、80.04%、80.01%、80.00%。结论TBA、肝酶指标及α-HBDH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妊娠结局预测敏感度均较高。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胆汁酸 肝酶 d一羟丁酸脱氢酶 围产结局
  • 简介:目的摇评价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与其DFS的关系.方法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NAC的283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将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NLR值和PLR值作为截断值,按逸截断值和〈截断值分为高、低比值组.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治疗前外周血NLR和PLR水平与其DFS的关系.结果摇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NLR值和PLR值分别为1.8和130.0,以之为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NLR(逸1.8)组180例和低NLR(〈1.8)组103例,以及高PLR(≥130.0)组130例和低PLR(〈130.0)组153例.中位随访30个月(5-46个月),高NLR组患者中位DFS较低NLR组短(27.0个月比34.0个月,Log-rank检验X^2=26.25,P〈0.001);高PLR组患者中位DFS较低PLR组短(27.5个月比32.0个月,Log-rank检验:X^2=28.32,P〈0.001).在NAC后未达到pCR的239例患者中,高NLR组患者(n=161)DFS较低NLR组(n=78)差(HR=2.84,95%CI=1.43-4.45,P=0.002),高PLR组患者(n=118)DFS也较低PLR组(n=121)差(HR=2.62,95%CI=1.51-4.61,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有生育史(HR=3.90,95%CI=1.28-11.87,P=0.016)和高PLR(HR=1.01,95%CI=1.00-1.02,P=0.004)是接受NAC的乳腺癌患者DFS的不良预后因素,而高NLR不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摇乳腺癌患者NAC前外周血高水平NLR和PLR预示其预后较差,PLR为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乳腺肿瘤 预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 新辅助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