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青藤碱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HCT116细胞分3组,分别用DMSO(对照组)、20μmol/L和40μmol/L的青藤碱以及6μmol/L的5氟尿嘧啶(5-FU)处理细胞。MTT检测不同浓度药物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PI染色技术和JC-1染色分别检测药物细胞周期和凋亡的作用。通过Westernblot检测青藤碱HCT116细胞中CyclinD1和bcl-2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青藤碱HCT116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检测青藤碱HCT116细胞中MMP2的影响。结果:与DMSO相比,20μmol/L和40μmol/L的青藤碱以及6μmol/L的5-FU作用于HCT116细胞24h后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3.16±6.01)%、(47.48±2.32)%和(62.31±3.26)%。青藤碱抑制G1-S期转化,促进细胞凋亡。Westernblot结果显示,青藤碱抑制CyclinD1、bcl-2和MMP2在HCT116细胞中的表达。结论:青藤碱抑制HCT116细胞的生长和迁移。

  • 标签: 青藤碱 肠癌 生长 迁移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行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术前营养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在我院胸外科行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总中性粒细胞计数、预后营养指数(PNI)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评价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根据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肺组、肺气肿组和肺纤维化组).患者进行5年随访,比较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术前营养因素.结果:低血清白蛋白、高总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低PNI患者的OS显著降低(分别为P<0.001,P=0.032,P=0.008).同时只有低血清白蛋白患者RFS明显降低(P=0.004).正常肺患者中,低血清白蛋白患者OS显著降低(P=0.003).肺纤维化患者中,低血清蛋白患者RFS显著降低(P=0.035).多变量分析表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NSCLC手术切除患者OS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P=0.014与P=0.046).结论: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NSCLC患者行切除术后OS和RFS的重要预后因素.血清白蛋白水平合并肺气肿的NSCLC患者预后无影响。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术前营养 预后
  • 简介:目的:检测Wnt7a在肝癌中的表达,分析Wnt7a肝癌细胞活性、凋亡、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探讨Wnt7a在肝癌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检测组织和细胞系中Wnt7a的表达情况;Hep3B细胞经人重组Wnt7a蛋白(rWnt7a)处理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变化,Transwell分析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结果:相对于癌旁组织,肿瘤组织低表达Wnt7a蛋白;经rWnt7a处理后,Hep3B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增多且迁移与侵袭能力下降。结论:Wnt7a蛋白能抑制Hep3B细胞生长、迁移与侵袭能力,可能在肝癌中发挥抑癌作用。

  • 标签: 肝癌 Wnt7a 凋亡 迁移 侵袭
  • 简介: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探讨SCCA在NSCLC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SCLC组)和108例NSCLC患者(NSCLC组)的临床资料。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SCCA水平及不同临床分期NSCLC患者的血清SCCA水平及阳性率,比较SCCA阳性、阴性NSCLC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和3年生存率。结果NSCLC组鳞癌和腺癌患者的SCCA水平均高于SC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SCLC组鳞癌和腺癌患者的SC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的SCCA水平、阳性率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A阳性患者的平均GPS为(1.62±0.37)分,明显低于SCCA阴性患者的(3.15±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CA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23.9%,低于SCCA阴性患者的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的SCCA水平高于SCLC患者,且NSCLC患者的SCCA水平与临床分期、生存期有关,可能成为NSCLC患者的预后指标。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鳞状细胞癌抗原 肿瘤标志物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他莫昔芬和来曲唑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将53例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他莫昔芬组(接受他莫昔芬治疗)22例和来曲唑组(接受来曲唑治疗)3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外周血MDSC的相对数和绝对数;应用体外培养体系分析并比较两组MDSCT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结果内分泌治疗前,他莫昔芬组与来曲唑组患者的MDSC相对数、绝对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来曲唑组患者的MDSC相对数、绝对数分别为(3.09±1.91)%、(1.73±0.35)×10^6/ml,均明显低于他莫昔芬组的(9.65±3.50)%、(2.92±1.18)×10^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来曲唑组患者的外周血经MDSC处理后CD3^+T细胞的增殖水平为(65.93±17.48)%,明显高于他莫昔芬组的(30.25±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他莫昔芬比较,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来曲唑治疗,可降低MDSC的数量并抑制其功能。

  • 标签: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髓系抑制性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60例拟实施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全身麻醉下肺叶切除术,两组患者术毕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间和组别间存在交互效应(P﹤0.01)。术后24、48h,研究组患者的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患者(P﹤0.01)。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研究组患者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实施肺叶切除术不仅有利于术后镇痛效果的提升,而且还能够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减轻手术引起的炎性反应程度。

  • 标签: 椎旁神经阻滞 肺癌 肺叶切除术 静脉自控镇痛
  • 简介:一稿两投(一稿多投)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投寄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重复发表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期刊(无论是印刷版期刊还是电子期刊)发表。本刊不接受一稿两投或重复发表的论文,读者在这些期刊上所阅读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原始的、首发的,除非声明是按作者和编辑的意图重新发表的。

  • 标签: 一稿两投 复发 电子期刊 一稿多投 文稿 论文
  • 简介:目的探讨CD151结肠癌细胞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方法将20只BALB/c-nu/nu雄性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裸鼠腋下注射结肠癌细胞HT29,观察组裸鼠腋下注射CD151基因敲除的结肠癌细胞CD151^--HT29。待肿瘤模型制备成功后,取肿瘤组织,比较肿瘤组织中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肿瘤组织中存在明显的CD151、β-catenin和β-actin蛋白的表达,而观察组的肿瘤组织中并不存在CD151的表达。对照组β-catenin相对表达量为(0.18±0.02),与观察组的(0.13±0.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裸鼠的肿瘤组织中Wnt1a蛋白、Oct4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β-cateninmRNA发生显著性下调。结论CD151可能是WNT信号通路的上游基因,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调控作用。

  • 标签: CD151 结肠癌 WNT信号通路 Β-CATENIN
  • 简介: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IMRT)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实施IMRT的84例鼻咽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鼻咽癌患者化疗后的近期疗效,并观察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84例接受IMRT的患者中,完全缓解(CR)31例(36.9%),部分缓解(PR)30例(35.7%),疾病稳定(SD)14例(16.7%),疾病进展(PD)9例(10.7%),缓解率为72.6%,疾病控制率为89.3%。放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肿瘤靶体积较放疗前降低(P﹤0.05)。放疗前后,观察组的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水平均较本组放疗前降低,CD8^+T细胞水平较本组放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gG、IgM水平与本组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肯定,但是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 标签: 调强适形放疗 鼻咽癌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中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痛苦、行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心理干预的65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心理干预前后中晚期肺癌患者卡氏评分(KPS)、心理痛苦相关因素调查表(PL)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心理干预后,肺癌患者KPS评分高于心理干预前,PL、SAS、SDS评分均低于心理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肺癌患者的SF-36评分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语言交流、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心理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0.77%(59/65),明显高于心理干预前的55.38%(3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心理干预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干预,可缓解患者的心理痛苦、焦虑、抑郁等情绪及行为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干预 中晚期肺癌 心理痛苦 行为功能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寻找和鉴定顺铂耐药胃癌细胞的异常甲基化基因。方法:我们拟胃癌细胞和耐药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DNA甲基化芯片,对比分析两种细胞DNA甲基化表达谱差异,结合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技术验证获得的异常甲基化基因。结果:利用DNA甲基化谱芯片胃癌细胞和耐药细胞两个细胞系的基因组DNA甲基化谱进行分析,发现1095个甲基化差异位点;并筛选出36个高甲基化,14个低甲基化修饰基因。然后通过MS-PCR方法这50个基因的甲基化修饰在细胞水平上又进行了验证分析,最终筛选出与甲基化谱芯片结果一致的14种基因,包括11种高甲基化和3种低甲基化修饰基因。结论:胃癌癌细胞发生顺铂耐药时,细胞基因组存在广泛的DNA甲基化修饰改变。

  • 标签: 胃癌 DNA甲基化 顺铂 耐药
  • 简介:目的研究持续性宣教管理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就诊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的患者作为常规组,选取就诊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的患者作为宣教组,每组49例。术后第1天和术后4周,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9(PHQ-9)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4周的负面情绪;采用生活质量(QOL)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4周的生活质量。结果术后4周,宣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和本组术后第1天(P﹤0.05);术后4周,宣教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术后4周,宣教组患者QOL量表身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QOL量表身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结论持续性宣教管理可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负面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持续性宣教 管理 食管癌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肺癌化疗患者183例,分析化疗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和耐药性、肺部感染与未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82例,发生率为44.81%;共分离培养病原菌93株,革兰阴性菌59株、革兰阳性菌30株、真菌4株,革兰阴性菌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7株、肺炎克雷伯菌13株;革兰阳性菌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株.主要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2.59%和85.18%;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4.61%和76.92%.主要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G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0.91%和81.8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00%和80.00%.肺部感染组CD3^+、CD4^+和CD4^+/CD8^+低于未感染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类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且肺部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 标签: 肺癌 化疗 肺部感染 病原菌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比较血清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胞外片段(HER2ECD)、人附睾蛋白4(HE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HER2ECD+VEGF+HE4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诊断价值,以期选择最佳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灵敏度。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复发转移患者34例(复发组),术后未复发转移患者52例(未复发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4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受试者的血清HER2ECD、VEGF、HE4水平。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测方法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的诊断效能。结果复发组患者的血清HER2ECD、VEGF、HE4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组患者的血清VEGF、HE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ER2ECD+VEGF+HE4联合检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灵敏度为88.24%(30/34),特异度为86.54%(45/52),漏诊率为11.76%(4/34),误诊率为13.46%(7/52)。结论血清HER2ECD+VEGF+HE4联合检测较三者单独检测能够提高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灵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胞外片段 人附睾蛋白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乳腺癌 复发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放射性碘粒子植入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肝癌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在肝癌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复发情况、免疫功能及肝功能。结果治疗后2、4、6周,两组患者的血清AF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血清AF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6、12、18个月,研究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5%、17.5%、45.0%,对照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2.5%、40.0%、85.0%。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D4^+/CD8^+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CD4^+/CD8^+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在肝癌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治疗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更有效地杀灭肝癌细胞,预防肝癌复发,并改善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放射性碘粒子 免疫功能 肝功能 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过表达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P21)基因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甲状腺癌细胞SW579分为对照组(未转染)、PCLneo-HK组(转染空载体)和PCLneo-P21组(转染真核过表达载体)。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P2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水平。结果PCLneo-P21组SW579细胞中P2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Lneo-P21组SW579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CLneo-P21组SW579细胞中Bcl-2、cyclin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过表达P21基因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 标签: P21 甲状腺癌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蛋白D1
  • 简介:目的探讨microRNA-582-5p(miR-582-5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及其A549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以及Rab27a基因的靶向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33例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的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以及A549细胞株、人正常支气管肺上皮细胞株BEAS-2B中miR-582-5p的表达水平。采用miR-582-5pinhibitor(anti-miR-582-5p)和miR-582-5pmimics(mim-miR-582-5p)转染A549细胞,另分别转染miRNAinhibitor无关系列(anti-NC)和miRNAmimics无关系列(mim-NC)作阴性对照。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Rab27a与miR-582-5p的关系。采用MTT法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侵袭能力;采用Q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Rab27a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582-5p表达水平分别为0.26±0.09和0.83±0.10;A549细胞株和BEAS-2B细胞株中miR-582-5p表达水平分别为0.63±0.08和1.17±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ti-miR-582-5p组A549细胞24、48、72、96h后的增殖率分别为(115.68±4.34)%、(130.48±5.48)%、(138.95±5.55)%、(147.03±5.69)%,明显高于anti-NC组;mim-miR-582-5p组A549细胞24、48、72、96h后的增殖率分别为(91.31±4.18)%、(86.74±3.23)%、(79.45±3.20)%、(75.22±4.09)%,明显低于mim-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小室结果显示,anti-miR-582-5p组A549细胞侵袭数为189±19,明显高于anti-NC组;mim-miR-582-5p组A549细胞侵袭数为55±8,明显低于mim-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582-5p可抑制野生型Rab27a3'-UTR报告基因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而对突变型Rab27a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无影响。anti-miR-582-5p组A549细胞Rab27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01±0.29和0.85±0.12,高于anti-NC组;mimi-miR-582-5p组A549细胞Rab27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35±0.08和0.21±0.05,明显低于mim-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调miR-582-5p表达可抑制Rab27a表达,从而抑制�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微小RNA miR-582-5p Rab27a 增殖 侵袭
  • 简介:目的:探讨非肿块型乳腺钙化病变在动态增强MR(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images,DCE-MRI)图像上的表现及DCE-MRI联合乳腺X线摄影术(mammography,MG)该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非肿块型单纯钙化的乳腺病变在MG及MRI上的影像学特征,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G及DCE-MRI的诊断结果差异。结果:102例病变中,良性病变43例,恶性病变59例。良恶性病变的钙化形态及分布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病变以单发点状钙化为主(13/43,30.23%),恶性病变则以成簇分布的点状钙化为主(22/59,37.29%)。DCE-MRI图像上,可疑良性钙化病变多表现为无强化,可疑恶性钙化病变以非肿块样强化多见,TIC曲线以平台型为主(P<0.001)。DCE-MRI检查对非肿块型乳腺钙化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于MG,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外,DCE-MRI检查的灵敏度明显优于MG(P=0.012)且具有较高特异度(P=0.5)。与单用MG检查相比,MG与DCE-MRI检查相结合可显著提高灵敏度(P=0.001)。结论:不同钙化形态及分布的病变在MRI上的表现不同。对于MG检出的非肿块型乳腺钙化病变,结合DCE-MRI能够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的效能。

  • 标签: 乳腺病变 钙化 乳腺X线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研究扶正固本颗粒联合顺铂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治疗及T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选取昆明种小鼠1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建立小鼠S180腹腔积液瘤模型。空白组,无任何处理;模型组: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化疗组:顺铂注射液(1mg/kg)腹腔注射;低、中、高剂量组:顺铂注射液(1mg/kg)腹腔注射联合扶正固本颗粒(5.625、11.250、22.500g/kg)灌胃给药,每日给药1次,共10天,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记录体重变化,计算抑瘤率、脏器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中CD4^+、CD8^+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化疗组和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5.5%、43.2%、44.0%、57.6%。与化疗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体重与血液中Th1/Th2水平均提高;中、高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和血液中CD4^+、Th1、Th17水平均提高,CD8^+水平降低;高剂量组小鼠血液中Th2、Treg水平下降,Th17/Treg水平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高剂量扶正固本颗粒治疗较单独化疗能增强荷瘤小鼠T细胞免疫。

  • 标签: 扶正固本颗粒 顺铂注射液 S180荷瘤小鼠 T细胞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多种凋亡基因、侵袭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双盲随机对照研究,选取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各39例。米非司酮组采用米非司酮+手术治疗,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侵袭基因、凋亡基因的蛋白表达量。结果:米非司酮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β-catenin、GSK3β、uPA、NF-κBp65、OPN等侵袭基因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Smac、Bax、Fas等促凋亡基因的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c-IAP1、Bcl-2、Livin、Id-1等凋亡抑制基因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能够影响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多种侵袭、凋亡基因的表达,可下调侵袭基因的表达,抑制侵袭;上调促凋亡基因的表达以及下调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腺上皮细胞 凋亡基因 侵袭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