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9200596胰腺癌115例超声诊断分析/林红军…//南京医学院学报.-1991.11(4).-323~324B超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110例.B超能较清晰地显示胰腺大小、形态、内部结构.易于区分胰腺囊性与实性肿块.且无损伤、无痛苦、方法简便迅速、检出率较高,故可作为胰腺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采用:①多向扫查,形成立体概念可避免漏诊;②检查前服消胀剂三天,或查时改变体位半坐位,饮水800~1000ml,使胃充盈形成

  • 标签: 超声诊断分析 手术病理诊断 实性肿块 半坐位 消胀 透声窗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体巩膜移植修补眼睑肿瘤切除后眼睑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20例眼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肿瘤切除后眼睑缺损修补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异体巩膜移植修补眼睑缺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邻近皮瓣转移和自体唇黏膜移植修补眼睑缺损。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异体巩膜移植修补眼睑肿瘤切除后眼睑缺损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眼睑形态和功能的恢复,同时兼具美容功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眼睑肿瘤 异体巩膜移植术 眼睑缺损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背景和目的至今为止何为胃癌的最佳外科治疗策略尚无定论。本研究意欲阐述以淋巴结清扫为目的的切除对改善残胃癌预后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为日本熊本地区医疗中心进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主要观察终点为术后总体生存率。对80例接受全胃切除的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及远期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远端胃切除术后残胃癌患者共80例接受全胃切除,其中,38例行切除,pT_1/pT_2肿瘤未发现门淋巴结转移,pT_3/pT_4者门淋巴结转移率为30.4%。对pT_3/pT_4者,切除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未切者。而对pT_1/pT_2患者,切与否与预后无关。同时,在接受R_0切除的pT_3/pT_4患者中,切除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未切者。结论通过切除方式进行的根治性淋巴结清扫对改善pT_3/pT_4残胃癌患者的预后有益。

  • 标签: 淋巴结清扫术 脾切除术 残胃癌 根治性 手术中 进展期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D2根治中行保留脾脏的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中上部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组50例行保留脾脏的门淋巴结清扫;切组46例行全切除。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No.10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度及平均清扫No.10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组发生并发症3例(6.0%),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和肠梗阻各1例;切组发生并发症5例(10.9%),其中胰漏2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腹腔出血1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脾脏的门淋巴结清扫能够取得同切除脾脏相同的效果,且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 标签: 胃癌 D2根治性切除术 脾门淋巴结清扫
  • 简介:茄子,一名矮瓜,又称落苏,是一种紫色的含浆瓜果,肉内有瓤,瓤上有芝麻状的籽极多。其各地都有生产,夏秋上市,入冬更甜而糯,是廉价园蔬。它的性质奇寒,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1B2、维生素C,蛋白质、钙质比番茄还多。旧时的医书,如《大明本草》《本草纲目》,都有茄子作为医疗用途的记载。近代科学研究发现,茄子含维生素P极丰,

  • 标签: 茄子 《本草纲目》 破裂 血管 维生素A 维生素C
  • 简介:目的:探讨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7年5月间收治的29例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开腹手术16例,其中行肝脏部分切除10例,单纯缝扎3例,局部填塞2例,缝扎加肝动脉结扎1例。介入治疗9例,其中3例术后再行开腹手术治疗。保守治疗4例。结果:死亡5例,其中开腹手术1例,介入治疗1例,保守治疗3例。开腹手术患者1年生存率43.8%(7/16),介入治疗33.3%(3/9),保守治疗0.0%(0/4)。结论:积极手术及介入治疗可增加抢救成功机会,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是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肝癌 自发破裂出血 诊断及治疗
  • 简介:胰岛素瘤由Nicholis于1902年首先报道在尸检时发现。发病率为1~4/百万,女性略多于男性,高发年龄为40~50岁。大多为良性单发,恶性占10%左右。该瘤体积小,90%病灶直径小于2cm,30%小于1cm。因此,多数患者首次发生低血糖时无法得到确诊,平均误诊时间为3年;术前、中的定位诊断也常感困难。我院2014年2月收治1例胰岛素瘤患者,我们尝试通过中测定静脉、门静脉血中胰岛素、C肽和血糖的浓度梯度变化,以观察这一方法对中定位诊断胰岛素瘤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胰岛素瘤 胰岛素 C肽 血糖 脾静脉 定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cellangioma,LC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脾脏LCA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常规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标记、特殊染色,并复习近20年与该病相关的中英文文献.结果脾脏LCA由互相吻合的血管性腔隙组成,表面衬覆单层内皮样细胞,细胞无异型,部分细胞内见含铁血黄素颗粒.其髓外造血常见.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D31、FⅧ、CD34、KP-1、PGM-1、CD21均为阳性,CD8阴性.网织染色(+).结论脾脏LCA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病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标记.由于LCA可伴发恶性肿瘤,建议密切随诊.

  • 标签: 脾肿瘤 窦岸细胞血管瘤 免疫组织化学 髓外造血
  • 简介:目的探讨以胰腺为导向的腹腔镜下结肠曲游离技术的可行性及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施行的以胰腺为导向的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12例,病例均为左半结肠癌,对结肠曲游离有关步骤和解剖学特点予以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结肠曲游离容易且安全。中见连着于胰体尾后下缘及静脉近端的系膜为左结肠系膜固有筋膜,而非横结肠系膜。切开横结肠系膜后叶拓展胰腺前间隙后,可完全游离胰体尾前方结构,左结肠系膜固有筋膜呈幕帘状悬吊于静脉近端及胰体尾后下缘,切开该系膜,根部结扎切断肠系膜下静脉,进入左侧Toldt间隙。中间入路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切断,拓展Toldt间隙并与左上方间隙会师。外侧入路游离曲时见左膈结肠韧带及结肠韧带已幕帘化,使结肠曲游离难度降低。结论以胰腺为导向的腹腔镜下结肠曲游离技术可有效解决结肠曲游离困难的问题。

  • 标签: 腹腔镜 左半结肠 手术治疗 结肠脾曲 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