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自身免疫因素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尤其是破碎型)发生中的机制.方法选择已经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例,按照术中所见分为2组:破碎或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组(9例)和退变型椎间盘突出组(10例).以CD68和CD4、CD8单克隆抗体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测定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M、IgG、IgA以及补体C3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水平.比较了两组数据间的差异.结果(1)组织病理学变化: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组有6例标本近边缘细胞浸润区可见CD68阳性反应细胞,并且阳性细胞有沿血管样组织分布的趋势;4例标本见CD4阳性反应细胞浸润;2例标本CD8染色可见阳性反应细胞.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组有3例标本边缘可见CD68阳性反应细胞,但细胞数较少.CD4和CD8免疫染色均未见阳性细胞.两组相比,CD68细胞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破碎组CD4和CD8细胞阳性率略高于退变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免疫学检测结果: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和IgM水平高于退变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IgA以及补体C3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腰椎间盘突出症按照其病理实质可分为破碎型和退变型,二者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应加以区分.(2)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标本中有T淋巴细胞以及巨噬细胞浸润;退变型标本中亦可见巨噬细胞浸润,但无T淋巴细胞.(3)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全身体液免疫的改变.(4)自身免疫因素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和病理演变以及症状产生过程中,尤其在破碎型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身免疫 病理学 免疫球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在医务人员中,护士是与病人接触最多的群体。护士的专业水平、素质、工作态度决定着护理的质量,而护理质量在总体医疗服务质量中举足轻重。医疗机构承担着对130多万名护士这一庞大群体的管理工作。合理配置护士,为护士提供良好的执业环境,保证护士工资、福利、培训、职业防护等各方面的利益,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加强护士执业管理是医疗机构的重要职责之一。《护士条例》第四章"医疗卫生机构职责"中,对医疗卫生机构关于护士的管理职责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需要各级护理行政主管部门与护理部的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制定具体的策略,共同努力落实。本栏目特邀请了湖南省卫生厅、广东省卫生厅主管全省护理工作的领导就本省在护理人员管理方面的做法进行交流,并邀请护理管理专家撰稿,交流有关护士培训、职业防护、合同制护士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为全国其他地区及医疗机构提供借鉴与参考,更好地落实《护士条例》。

  • 标签: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卫生机构 护士培训 医疗机构 管理职责
  • 简介:介入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因其操作简便,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故患者容易接受。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运用经皮激光汽化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laserdiscdecompression,PLDD)联合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6例,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激光汽化椎间盘减压术 胶原酶溶核术
  • 简介:目的总结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42例,在DSA介导下,经前外侧穿刺入路,对病变椎间盘行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以治疗前和治疗后3d、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治疗优良率来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3d、3个月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3d和3个月的治疗优良率分别是85.71%和88.10%。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例的前提下,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能快速有效地达到椎间盘减压的目的、疗效优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髓核成形术 椎间盘减压
  • 简介: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与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联合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独活寄生汤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疼痛、腰椎功能状况和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8.33%)(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VAS与PSQ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JO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体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与睡眠质量,促进其腰椎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独活寄生汤 疗效 炎性反应因子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腰椎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应用经皮锥间孔镜技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干预前后疼痛、腰椎功能及PSQI评分。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疼痛评分、腰椎功能及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及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好,减轻了疼痛,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综合护理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