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报告1例幼年朗格汉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男,1岁,全身散在丘疹3月。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面部及阴茎散在的淡褐色丘疹,米粒至绿豆大小,中央偶有点状结痂,边界清楚,表面光滑。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组织细胞,少许淋巴细胞,个别嗜酸性白细胞灶状浸润。免疫组化:CD68少许细胞(+),CD1a(+),S-100(+),Langrin少许细胞(+)。诊断:朗格汉组织细胞增生症。

  • 标签: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幼年
  • 简介: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是指除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可引起多种不同系统和器官感染,主要受累器官为肺、淋巴结、皮肤、软组织和骨,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随着HIV感染患者的增多及免疫抑制剂等使用的增加,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 皮肤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甲疾病种类繁多,其中甲感染性疾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上最常见甲感染性疾病是甲真菌感染,但临床上甲感染性疾病还包括病毒、细菌、梅毒螺旋体和疥螨等感染,临床工作中容易漏诊或误诊。

  • 标签: 感染性甲病 病毒 细菌 梅毒 疥疮
  • 简介:性机能紊乱导致男女性不育、不孕是男女性常见病症。其大致,性无知、性偏见、性交技巧不当所造成功能性障碍导致性机能紊乱产生不育、不孕。药治疗较为鲜有或散见其它文中,笔者参考文献论述、结合临床。整理管见于下:一、传统医学早有论述传统医学虽没有明文指出性机能紊乱导致男女不育、不孕。但“房中”很早就有记载。如“孤阳、寡阴即不

  • 标签: 非药物治疗 性机能紊乱 不育 不孕
  • 简介: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对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中朗格汉细胞(LC)的影响,进一步探寻PDT治疗CA的免疫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标记方法,对15例PDT治疗前后的CA皮损及5例正常包皮组织对照进行染色,在高倍光镜下观察LC的形态、分布及数量等的变化。结果15例CA皮损较正常对照组织[(18.8±4.0)个/高倍视野]LC数量明显降低(P〈0.01),表皮内LC分布不规则,大部分LC结构不完整,细胞突减少、缩短甚至消失,缺少LC的典型特征,点状或条索状。个别皮损表皮内LC缺失,而其真皮内见到不典型的LC。PDT治疗后即刻组LC数量[(9.2±2.0)个/高倍视野]较治疗前组[(6.2±1.8)个/高倍视野]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7d组LC数量[(6.4±1.1)个/高倍视野]回落接近治疗前水平(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患者皮损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作为抗原提呈细胞的LC,其数量和形态发生改变。PDT能诱导CA皮损局部LC数量及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具有调节局部免疫的作用。

  • 标签: 尖锐湿疣 光动力疗法 朗格汉斯细胞 免疫组化
  • 简介:为观察白芍总苷联合咪唑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我院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该方法进行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白芍总苷 慢性荨痳疹
  • 简介:目的:评价依巴汀片联合中药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组53例口服依巴汀片,每天1次,每次10mg,同时口服中药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每日一剂,每剂水煎2次;对照1组50例口服依巴汀片,每天1次,每次10mg;对照2组45例口服中药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每日一剂,每剂水煎2次。三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为一疗程,观察并比较各组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0.57%,对照1组有效率为74.00%,对照2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0,P=0.027;χ^2=5.04,P=0.025);对照1组与对照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41)。结论:依巴汀联合中药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依巴斯汀片 玉屏风散 桂枝汤
  • 简介:甲是皮肤的重要附属器之一。除黑素细胞性甲病外,甲的病理改变还见于外伤、感染、严重全身疾病或其他皮肤病等。皮肤镜的应用有利于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本文主要对黑素甲病如感染性、炎症性、外伤性甲病、甲下肿瘤等的皮肤镜表现进行综述。

  • 标签: 皮肤镜 甲病
  • 简介:慢性湿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其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临床治疗较为困难,近年来药物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逐渐深入,文中就慢性湿疹的物理、心理及针灸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慢性湿疹 非药物治疗 进展
  • 简介: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以前被称为非典型分枝杆菌,是一种环境生长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农村或城市的湿土壤、沼泽地及河流中,属于条件致病菌,是一种具有抗酸染色特性却有别于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的细菌,目前全世界已发现NTM约154种,但大部分为腐生菌,真正致病者仅占少数。近年来,国内NTM病发病率不断增长,主要见于免疫损伤者,如HIV感染者、AIDS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者、癌症患者以及儿童等。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 皮肤
  • 简介:目的旨在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那定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90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那定治疗;对照Ⅰ组只用盐酸那定治疗;对照Ⅱ组只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3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荨麻疹疾病活动评分(UAS)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而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那定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疗效高,安全性好。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自发性 复方甘草酸苷 盐酸非索非那定
  • 简介:目的:观察依匹汀片联合中医拔罐刺络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湿疹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依匹汀抗过敏治疗,观察组联合拔罐兼梅花针经络针刺治疗,对照组联合除湿止痒乳膏涂抹,1个月为1疗程,均治疗2疗程。通过有效率、湿疹面积及严重指数评分(EASI)、瘙痒积分、不良反应等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9.39,P〈0.05),EASI积分、瘙痒积分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组胺药依匹汀片联合拔罐刺络疗法治疗慢性湿疹可显著降低患者EASI积分和瘙痒积分,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同时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湿疹 依匹斯汀 拔罐刺络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整体的性观念状况及其对性知识的需求,并对大学新生及新生的性观念进行对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成都某高校817名本科生进行性知识、性观念及对性教育的需求调查。结果:新生对于某些性观念的接受程度不如新生;新生中承认性是人的基本需求的比例显著低于新生,新生倾向于把自慰看成自制力差的表现,而非新生更多的认为自慰是正常需要;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通过阅读相关的书本杂志以及与朋辈群体的交流,新生相比于新生,更多的靠书本杂志获取性知识;新生相比于新生,更希望获得"异性交往"、"性的伦理道德"方面的性知识,而非新生最希望获得的是"性健康"方面的知识。

  • 标签: 大学新生与非新生 性观念 对比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依巴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临床资料和参考。方法:选取我院门诊5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依巴汀10mg/d,研究组给予依巴汀30mg/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8.8%(222/250),高于对照组的70.0%(175/2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12.36,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1.6%(29/250),对照组为13.6%(34/250),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41,P=0.521)。结论:与剂量10mg依巴汀比较,30mg依巴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更好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依巴斯汀 慢性荨麻疹 疗效 安全
  • 简介:甲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皮肤癣菌的霉菌等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主要表现为甲的外形损害和色泽改变。其治疗方案与真菌性甲病治疗方案迥异。如对真菌性甲病认识不足,则容易简单地将甲损害等同于甲真菌病从而导致误诊,因此鉴别两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两者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甲真菌病 非真菌性甲病 诊断
  • 简介:随着透明质酸类软组织填充剂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之际,其他透明质酸类填充材料在临床应用及研究中显示出的独特优点亦受到新的关注。本文将对透明质酸类填充材料的研发历史、理化特性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 标签: 非透明质酸类 皮肤软组织填充 永久性及非永久性
  • 简介:皮肤镜是一种无创性的诊断工具,携带和使用方便。在毛发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判断工作中意义重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理活检的概率。应用于斑秃与其他瘢痕性脱发如拔毛癖、头癣的鉴别诊断、瘢痕性和瘢痕性脱发的鉴别、急性弥漫性脱发如弥漫性斑秃和急性休止期脱发的鉴别诊断等。总结和介绍了皮肤镜在瘢痕性脱发中应用的经验和意义。

  • 标签: 皮肤镜 脱发疾病 非瘢痕性脱发
  • 简介:作者自2002年1月至2003年3月用盐酸曲唑酮、西地那加心理治疗与体能训练治疗早泄40例,方法为同房前2小时口服盐酸曲唑酮50mg,前1小时口服西地那50mg,结果治愈28例,改善8例,无效4例,治愈率达61%,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盐酸曲唑酮 西地那非 治疗 早泄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