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维生D3衍生物通过其细胞核维生D受体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除了经典的调节钙、磷代谢外,其对黑素细胞增殖、迁移、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素细胞SCF/c-kit途径及黑素细胞氧化应激的作用正在被逐渐认识。因此,进一步了解维生D3衍生物在黑素细胞的调控机制,对于更有效地治疗白癜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维生素D3 黑素细胞 白癜风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1α(interleukin-1α,IL-1α)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3,AQP3)、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ribonucleicacid,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应用1、10、100μg/LIL-1α处理HaCaT,培养24h后,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assay)分析检测其AQP3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应用10μg/LIL-1α处理HaCaT,培养6、12、24h,检测其蛋白表达变化。采用单因素4水平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检验分析组间总体差异。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IL-1α下调HaCaT细胞AQP3mRNA的表达,且该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1μg/LIL-1α可以下调其表达,在100μg/L时,其作用更为明显(F=37.86,P〈0.0001)。随浓度增加,IL-1α对AQP3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亦增加,以100μg/L组最明显。10μg/L的IL-1α在处理后6h降低了HaCaT细胞AQP3蛋白的表达,但随时间延长,其表达又有上升。结论IL-1α可以下调HaCaT细胞AQP3mRNA及蛋白的表达,这一作用可能和皮肤光老化的发生相关。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Α 角质形成细胞 水通道蛋白3 调节
  • 简介:目的:探讨耻骨下区V—Y成形阴茎延长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耻骨下区V—Y成形阴茎延长术治疗阴茎短小症85例。结果:术后阴茎自然显露长度可延长3~6cm,随访2~3个月,阴茎无明显回缩,患者对手术效果均表满意;术后阴茎根部稍下移,自觉勃起角度降低,但仍〉90度;2例出现皮下脂肪液化,阴茎出现部分回缩;3例出现阴茎根部切口裂开;部分患者术后包皮水肿1~2个月后逐渐消褪。结论:耻骨下区V—Y成形阴茎延长术治疗阴茎短小症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阴茎短小 V—Y成形/阴茎延长术
  • 简介:近年来男性精液质量明显下降,男性不育发病率逐年上升。当前一些研究发现,营养与不育有一定联系,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了热门。本文对蛋白质、脂类、糖类、微量元素及维生等营养与男性激素分泌、睾丸发育、精子生成及性功能等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蛋白质 脂类 糖类 微量元素 维生素 男性不育
  • 简介:追溯中华医史,探循医美历程,不难发现,人类对美的追求与其历史共长短。起源于远古和先秦时期,《山海经》和《五十二病方》就有关于美容中药和方剂的记载;萌芽于秦汉和三国时期,《黄帝内经》是中医美容的理论源泉,《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100种与美容相关的药物;形成于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

  • 标签: 中医美容 传承创新 《五十二病方》 《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 先秦时期
  • 简介:目的建立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体外培养体系,观察不同浓度白细胞介4(interleukin-4,IL-4)对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的细胞增殖及黑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测定不同浓度IL-4对黑素细胞增殖的影响,氢氧压钠(NaOH)裂解法测定黑生成量,流式细胞仪检测黑素细胞的凋亡率。结果IL-4对黑素细胞活力有抑制作用,能使细胞增殖能力降低,黑合成减少,增加黑素细胞的凋亡率。结论IL-4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生成都有抑制作用,这为临床应用IL-4治疗色素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白细胞介素4 黑素细胞
  • 简介:甲是皮肤的重要附属器之一。除黑素细胞性甲病外,甲的病理改变还见于外伤、感染、严重全身疾病或其他皮肤病等。皮肤镜的应用有利于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本文主要对非黑甲病如感染性、炎症性、外伤性甲病、甲下肿瘤等的皮肤镜表现进行综述。

  • 标签: 皮肤镜 甲病
  • 简介:目的首次报道3例大观霉素治疗淋病失败病例,对其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方法以氧化酶试验和糖发酵试验鉴定3株淋球菌,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3株菌均氧化酶阳性,糖发酵试验仅分解葡萄糖,鉴定为淋球菌。药物敏感性试验3株淋球菌均对头孢曲松敏感,对环内沙星耐药;2株淋球菌为耐大观霉素淋球菌,其中1株亦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第3株淋球菌为大观霉素敏感菌株,但为PPNG及耐四环淋球菌(TRNG)。病史提示第3例患者是因为药物注射不当或吸收剂量不足而至治疗失败。结论大观霉素治疗淋病失败的原因有耐药问题,还有注射不当。

  • 标签: 大观霉素 淋病 药物敏感性 淋球菌
  • 简介:白细胞介-29(interleukin-29,IL-29)是一种新发现的白细胞介,是IL-10细胞因子超家族的一员,通过与其独特的异二聚体受体复合物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IL-29利用与Ⅰ型干扰相似的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nusproteintyrosinekinase,JAK)/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途径发挥抗病毒作用,同时IL-29通过诱导产生特定的趋化因子,促进皮肤T淋巴细胞浸润,引起并维持炎症,从而与银屑病的发病关系密切。该文对IL-29与银屑病发病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白细胞介素-29 银屑病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本研究中,作者调查了以慢性炎症和内皮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白塞病(BD)患者外周组织胰岛抵抗的情况。14例BD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被纳入本研究。采用正常血糖高胰岛钳夹技术研究胰岛抵抗的情况。与健康对照者相比,BD患者胰岛抵抗的发生率高(P=0.014)。BD患者的胰岛敏感性(M),即在血糖正常的稳态条件下测量的葡萄糖利用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4.09±0.16mg/(kg·min)vs5.60±0.27mg/(kg·min),P=0.001]。C反应蛋白(CRP)水平而非血沉(ESR),与胰岛抵抗显著相关(CRP:rs=0.589,P=0.27;ESR:rs=0444,P=0112),未发现M值与ESR或CRP有关系。作者推测BD患者存在外周组织胰岛抵抗,可能是BD的炎症和内皮功能异常导致了这一系列不同后果。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外周组织 白塞病 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 患者 C反应蛋白(CRP)
  • 简介:目的:探讨口服维生D联合维生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诊治的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3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65例患者口服维生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治疗为对照组,65例患者口服维生D联合维生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治疗为观察组,治疗1周后随访1月,停药1周、1月时行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停药1周、1月时复查,观察组患者阴道pH值、白带异常率、BV检测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维生D、症状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胎膜早破发生率、产褥感染发生率、早产发生率、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维生D联合维生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显著,不良妊娠率低且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患者及胎儿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维生素D 维生素C 乳酸杆菌制剂 妊娠期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属于穿通性疾病中的穿通性胶原病,其临床表现为中心出现脐凹的丘疹,覆以不易剥脱的痂皮,组织病理学可见表皮局部缺损,痂皮内可见变性的胶原纤维,真皮乳头可见胶原束穿出。本文报道3例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并对其临床诊断、病理学改变及鉴别诊断进行归纳。

  • 标签: 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 穿通性疾病
  • 简介:Objective:AllelicpolymorphismsofCCR5△32、CCR2b-64I,CX3CR1-249I280MandSDF1-3’AassociatedwithHIV-1infectionanddiseaseprogressionwereinvestigatedinindigenousUygurpopulationsfromthe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ofChina.Mithods:Thestudypopulationcomprised316healthyUygursubjectswithanagerangeof1-80yearsold,fromwhomwholeperipheralbloodsampleswerecollectedandnonewereHIV-1seropositive.GenomicDNAsampleswerepurifiedusingaQiagenBloodKit.GenotypingoftheaforementionedfouralleleswasperformedusingPCRorPCR/RFLPassay,andfurtherconfirmedbydirectDNAsequencing.Results:TheallelicfrequenciesinChineseUygurpopulationwereasfollows:3.48%forCCR5△32;19.45%forCCR2b-64I;13.8%forCX3CRI-249I280Mhaplotype,and20.41%forSDFI-3’A.MutantalleledistributionsamongUygurpopulationswereinaccordancewiththeHardy-Weinbergequilibrium.NostatisticaldifferencewasfoundbetweenthefrequencyofthethreeHIVcoreceptorsandtheirrespectiveligandgenes.Conclusion:ThefrequencyofSDF1-3’AandCX3CR1-249I280MhaplotypemorecloselymatchedthehanChinese.ThefequencyofCCR5△32inUygurpopulationswasbetweenCaucasianandHanfrequencies,themorecloselymatchingthefrequencyinMedi-Asiapeople.NogeneticlinkagebetweenanytwoofthethreeHIVcoreceptorgeneswasfound,butobviousgeneticlinkagesexistedbetweenCX3CR1-249IandCX3CR1-280M,withevenhigherlinkagedegreesthanCaucasianpeople.

  • 标签: 爱滋病 等位基因多态性 HIV-1 基因突变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遗传易感性
  • 简介:米诺环为半合成的四环类抗生,属于第二代四环类抗生,具有高效性和长效性,在四环类抗生中,抗菌作用最强。除了抗微生物作用,还有多种生物作用,如抗炎、抗凋亡、抑制蛋白水解,以及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等作用。临床上,四环已被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如痤疮、酒渣鼻、大疱性皮肤病等。该文综述了米诺环治疗皮肤病的新的进展,如治疗白癜风、色素性痒疹、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肉芽肿性疾病等,以期为一些皮肤病的治疗有药物禁忌时提供辅助或备选方法。

  • 标签: 米诺环素 皮肤病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双氢青蒿治疗红斑狼疮的机理。方法选择雄性BXSB小鼠50只,分成空白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强的松)和实验组(双氢青蒿),采用Macart和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BXSB小鼠尿蛋白,脾脏T细胞亚群和B细胞。结果BXSB小鼠尿蛋白量依次减低为空白组>实验组>对照组,P<0.01。对照组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低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的CD4T细胞的CD8T细胞高于空白组。P<0.01。B细胞降低顺序为空白组>实验组>对照组,P<0.01。结论双氢青蒿通过抑制B淋巴细胞增殖。促进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增殖。尤其是CD8T细胞增殖明显,减少B细胞分泌自身抗体,从而达到治疗红斑狼疮的作用。

  • 标签: 双氢青蒿素 狼疮性BXSB 小鼠 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冷冻加γ-干扰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局部皮损用液氮冷冻治疗后于局部隔日注射月γ-干扰100万U,10次/疗程。结果:61例中,33例经1疗程治疗无复发,15例经2疗程治疗并观察6个月无复发,其余13例经3疗程治愈,所有病例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冷冻加γ-干扰治疗尖锐湿疣具有一定疗效,未见明显反应;但非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尖锐湿疣 治疗 冷冻 Γ-干扰素
  • 简介:目的评价复方甘草甜注射液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30例,以复方甘草注射液80mg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28例,口服西替利嗪10mg,1次/d。结果治疗组第1、第2周有效率分别为33.30%、73.30%,高于对照组的25%、42.9%。结论复方甘草甜注射液治疗慢性湿疹不良反应小,疗效好。

  • 标签: 慢性湿疹 复方甘草甜素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