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我区学校视力监测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发展动态.方法对我区2000~2001年二所中学二所小学二所幼儿园视力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二所中学二所小学二所幼儿园学生视力不良以屈光不正为主.(2)屈光分析表明近视屈光不正发病率中学最高,占91.85%;其次是小学,占53.47%,但以轻度近视为主;幼儿园学生以远视屈光不正发病率为高,占74.52%,以轻度远视为主.(3)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任务的增加,视力不良、近视屈光的发生率增加.结论在中小学、幼儿园中进行视力监测和屈光状态分析可早期发现屈光不正和弱视,及时防治,对控制小学生视力不良有重要意义,为了今后更好地做好视力不良的防治工作还需教育、预防、临床等部门密切配合和政府部门政策性的支持.

  • 标签: 学校 视力监测 屈光不正 视力不良 儿童
  • 简介:眼睛是人类赖以正常生活的特殊器官,眼睛保健和眼病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目标,对防盲治盲以及眼睛保健提出了明确要求[1].

  • 标签: 上海市 防盲 治盲 现状 分析 眼睛保健
  • 简介: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办的“2011上海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论坛”将于2011年11月5—6日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由王正敏院士任主席,周梁教授任组委会主席。届时将邀清法国、美国、瑞典、丹麦和日本的多位国际著名耳鼻喉科专家、学者,以及国内20余位著名专家作学术报告。有意参会者可登录网址:http://www.fdeent.org/xzzx/index.asp,下载参会报名表格(文件名:

  • 标签: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国际 上海 论坛 眼耳鼻喉科医院 复旦大学
  • 简介:目的:观察美尔瑞片(中草药灯盏细辛)对眼压控制后的青光眼是否具有视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对99例(113眼)眼压已控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口服美尔瑞片6mo后对视野的疗效,本研究采用VFDS视野缺损计分法,从0(无缺损)至20(所有检测点均不可测出).结果:美尔瑞治疗组55例(66眼),安慰剂对照组44例(47眼),治疗前及治疗后2,4,6mo2组的眼压均<15mmHg,2组间同一时期眼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服美尔瑞2,4,6mo后VFDS净减值分别为0.44±1.60,1.27±2.16及1.42±2.37,呈现随治疗时间延长,视野缺损逐渐好转趋势.对照组2,4,6mo后VFDS净减计分值分别为-0.02±1.5,0.68±1.73和0.40±1.57.VFDS净减值两组间同一时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mo后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灯盏细辛可用于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有助于扩大/保持视野.

  • 标签: 灯盏细辛 治疗 青光眼 临床研究 美尔瑞片
  •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角膜塑形镜治疗后角膜形态的变化,评估角膜塑形镜治疗后光学区偏离中心对控制近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对134例134眼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平均年龄10.66±1.79岁,均取右眼数据进行研究。分别在戴镜前及戴镜后3、6、12、18、24mo检查视力、眼轴和角膜地形图。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戴镜后3、6、12、18、24mo的光学区偏瞳孔中心距离分别为0.84±0.45、0.77±0.40、0.79±0.41、0.78±0.41、0.79±0.4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87,P=0.319)。戴镜24mo后平均光学区偏中心距离为0.79±0.35mm,眼轴增长均值为0.32±0.30mm。戴镜24mo后平均偏中心距离轻度(<0.5mm)、中度(0.5~1.0mm)、重度(>1.0mm)的眼轴增长分别为0.45±0.34、0.32±0.28、0.23±0.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25,P=0.024)。戴镜后的平均偏中心距离和眼轴增长经线性回归分析,其线性关系有统计学意义(F=7.246,P=0.008),线性回归方程Y=0.478-0.194X。戴镜24mo后,18眼有重影,其偏中心距离均值1.18±0.36mm;116眼无重影,其偏中心距离均值0.73±0.31mm,偏中心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P<0.01)。结论:光学区偏中心距离在角膜塑形镜治疗3mo后趋于稳定,且对控制近视的效果和视觉质量有影响。

  • 标签: 近视 角膜塑形镜 眼轴
  • 简介:目的调查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60岁以上老年人群干眼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6~12月对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60岁以上人群采用随机整群分组抽样法,进行问卷调查,对有阳性症状的受检者做裸眼视力、裂隙灯、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睑板腺功能检查。结果随机抽取受检者2387例,实际受检者2058例,应答率为86.2%。受检者中干眼患者295例,患病率为14.3%,女性患病率为18.0%(208/1153),男性患病率为9.6%(87/905),女性高于男性(χ^2=29.22,P〈0.05);80岁以上人群的干眼患病率为21.3%,70~79岁为15.8%,60~69岁为9.2%(χ^2=36.61,P〈0.005)。结论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6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的干眼患病率高于男性。干眼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眼干涩、视疲劳、异物感为最常见症状,局部及全身多种因素均影响干眼的发生。干眼的社区防治对郊区眼病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干眼 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眼睛是心灵之窗”。眼病的防治工作历来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卫生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根据“1991—2000年上海市防盲和初级眼保健规划”的要求,十多年来,我区的眼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特别是在区卫生局、区民政局、区残联和各街道的通力协作下,我区广大眼病防治人员本着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宗旨,围绕着防盲治盲;社区、

  • 标签: 初级眼保健 防治工作 防盲治盲 上海市 老年人 眼病
  • 简介: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观察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患者黄斑中心凹的厚薄改变及黄斑部图片特点。方法:选取2014-09/2016-09在本院门诊确诊的RP患者74例148眼,同时选取50例100眼正常人作为对照。对两组进行OCT检测和眼底拍照,观察患者视网膜黄斑部位的图像特征,并对患者眼底拍照的结果进行对比,测量黄斑中心凹颞侧面4mm位置、乳头黄斑束中点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对两组研究对象测量视网膜厚度显示,RP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和中心凹颞侧部4mm厚度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患者乳头黄斑束中点厚度变薄,与正常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患者黄斑区OCT检测图像表征有5种类型:视网膜黄斑区域水肿者19例38眼;视网膜色素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和上皮层变薄者18例36眼;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发生萎缩者12例24眼;黄斑部视网膜厚度正常者12例24眼;色素上皮层厚薄表现不一者13例26眼。结论:OCT能在前期及时地发现RP患者黄斑部位的病变,帮助患者深入了解病情发展,为患者早期诊疗提供了临床依据。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 视网膜黄斑区图像
  • 简介:目的分析乡镇中心医院开展白内障手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目前眼科常用的手术仪器设备,巩膜隧道刀和角膜穿刺刀等,对126眼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术后视力≦0.3占16.6%,0.3~0.8占76.19%,≧0.8者占7.14%.术中晶体后囊破裂6眼,占4.76%.术后角膜水肿23眼,占18.25%.结论乡镇中心医院设备条件有限,但只要准备充分,严格按手术常规操作,开展该手术亦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 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phy,mf-ERG)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ioretinopathy,CSC)治疗前后的观察,提高CSC诊断的准确性,并指导临床诊疗,评估预后。方法:设置有比较性的CSC观察组和双眼正常的对照组。观察组有31例CSC患者都是单眼发病,这些患者每只眼(包括患眼与对侧眼)在发病期与恢复期都经过眼科的系统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OCT和mf-ERG,并记录这些检查的数据。对照组有30例,与观察组年龄范围相同,同样做上述检查并记录数据。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CSC发病期,mf-ERG显示患眼平均视网膜振幅密度在1环为60.54±18.20nV/degree2,比对照组(110.94±31.20nV/degree2)低45.43%(P〈0.01),在2环为38.12±10.81nV/degree2,比对照组(60.91±11.43nV/degree2)低37.42%(P〈0.05)。在恢复期,mf-ERG显示患眼平均视网膜振幅密度在1环为93.71±14.13nV/degree2,比对照组(110.94±31.20nV/degree2)低15.53%(P〈0.05);在2环为51.16±10.34nV/degree2,比对照组(60.91±11.43nV/degree2)低16.01%(P〈0.05)。另外,我们还发现,观察组31例患者中有8例对侧眼也显示出异常,平均视网膜振幅密度在1环为62.41nV/degree2,其余23例患者对侧眼未发现异常。结论:多焦视网膜电图有助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随访观察,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多焦视网膜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否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iorelinopathy,CSCR)发病的危险因子。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连续的100例急性CSCR患者就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从同期就诊的非CSCR的门诊患者中根据年龄和性别选择病例与之匹配,以建立对照组,并进行相同的问卷回答。结果:在100例CSCR患者中,10例(10%)有激素使用史,男4例,女6例。而100例对照患者中仅有3例(3%)有激素使用史,男2例,女1例。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前瞻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我们发现使用糖皮质激素是CSCR发病的危险因子。

  • 标签: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糖皮质激素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AIM:Todeterminethehistopathologicalchangesofrifampicinappliedintravitreallyonretinalganglioncellsbymeansofstereologicalandhistopathologicalmethods.METHODS:Forthisstudytwenty-fourNewZealandadultrabbitsweredividedintofourgroups(n=6foreachgroup).50μg/0.1mL(group1),100μg/0.1mL(group2),150μg/0.1mL(group3)and200μg/0.1mL(group4),rifampicinwereinjectedintothevitreousoftherighteyesofanimals,theirlefteyeswereusedascontrol(group5).Afterthe28thdayofapplication,animalswereanesthetisedwithxylazine(8mg/kg,IM)andthentheireyeswereenucleatedimmediately.Patternsweretakenawayandeyeswerepreparedforbothstereologicalandelectromicroscopicobservation.RESULTS:Dependingonthehighdoseofrifampicin,somehistopathologicalchangessuchascytoplasmicdilatationanddamagedmembranewereobservedontheelectromicroscopiclevel.Usingquantitativeexamination,whichwasdoneatthelightmicroscopiclevel,itwasshownthatthenumberofneuronsdecreasedlinearlyasrifampicindoseincreasedwhen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CONCLUSION:Basedonthesefindings,low-doserifampicin(50μg/0.1mL)maybeusefulfortreatmentoftheoculardiseases.

  • 标签: RIFAMPICIN STEREOLOGY HISTOPATHOLOGY GANGLION cells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4-7岁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问卷调查在筛选疑似病例中的价值。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上海市普陀区幼儿园及小学一年级中抽取4-7岁学生6000例,由学生家长填写问卷,再从中随机抽取无打鼾或轻微打鼾者10例,有频繁打鼾症状的儿童42例,行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实际调查人数5040(应答率为84.0%),有效问卷4045份(有效率为80.23%),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0.94为标准,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估算上海市4-7岁儿童OSAHS的患病率为3.91%。AHI与腺样体肥大相关性较强(偏相关系数为0.373);将问卷中打鼾、憋气、反复翻身、夜尿发生率等选项分配一个0-4分的数值,调查问卷得分与AHI呈正相关(r=0.518)。问卷中打鼾、张口呼吸选项的敏感度较高(95%、87%),特异性一般(67%、79%);憋气、憋醒选项敏感度一般(66%、29%),特异度较高(93%、100%);夜尿及反复翻身选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普陀区4-7岁儿童OSAHS的患病率估计为3.91%,腺样体肥大为患病主要原因;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可用于初步筛选儿童OSAHS疑似病例,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阻塞性 流行病学 儿童
  • 简介:目的比较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患侧与对侧眼视网膜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方法应用频域OCT对30例(60眼)单眼发病急性CSC患者患侧和对侧眼的黄斑部视网膜显微结构进行检测,比较患侧组与对侧组黄斑中心凹外核层厚度、光感受器层(IS/OS层)、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形态差异。结果所有30例患者患侧眼均有不同程度黄斑部视网膜浆液性脱离,对侧眼中有4眼(13.3%)存在轻度视网膜浆液性脱离;患侧组黄斑中心凹外核层厚度均值为(95.32±24.87)μm,对侧组为(98.80±14.36)μ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7,P=0.110)。患侧组中IS/OS层厚度均匀一致者12眼(40.0%),对侧组20眼(66.7%);患侧组IS/OS层厚度均匀一致伴内外节缺损、不均、凸起增厚者共18眼(60.O%),对侧组共10眼(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P=0.038)。患侧组中出现RPE异常者有24眼(80.0%),对侧组中有8眼(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7.143,P=0.000)。结论频域OCT能清晰显示急性CSC患者的细微病理结构改变,单眼发病CSC患者中一部分对侧眼存在IS/OS层和RPE异常,但是其发生率较患侧眼低。(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65—167)

  • 标签: 相干光断层扫描 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急性 浆液性 对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