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正>淋菌性结膜炎是淋病双球菌(奈瑟淋球菌)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眼部疾病,成人多为自身感染,新生则通过患有淋菌性阴道炎、宫颈炎的母体产道分泌物直接传染。现将我院1995年至1997年间诊治的6例新生淋菌性结膜炎报告如下。

  • 标签: 淋菌性结膜炎 新生儿 淋病双球菌 分泌物 青霉素 结膜囊
  • 简介: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audioevokedpotential,BAEP)在婴儿耳聋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500例婴儿从出生到6wk内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ons,OAE)3次未通过者,拟诊耳聋的患儿进行听阈及BAEP检查.如听阈在65dBSPL以上或BAEP异常者,1~2个月后来复查.如患儿月龄在6-12个月以上,听阈仍在65dBSPL以上者就进行干预及治疗.结果1000耳中正常98耳、轻度耳聋515耳、中度耳聋234耳、重度耳聋80耳、极聋72耳.1~2个月后来复查的有754耳,正常的占233耳、轻度耳聋271耳、中度耳聋203耳、重度耳聋23耳、极度耳聋24耳.与首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BAEP检查可以检测婴幼儿听力损害的程度,及跟踪随访,并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及早期语言训练成为可能,使患儿聋而不哑.

  • 标签: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未通 新生儿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筛选 BAEP
  • 简介: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主要由Ang-1和Ang-2组成;Tie2(tyrosinekinasethatcontainsimmunoglubin-likeloopsandepidernalgrowthfactor-similardomains2)是其共同受体.Ang-1促使血管成熟,维持血管稳定.Ang-2则拮抗Ang-1的作用,始动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在眼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Ang/Tie2受体途径起重要作用,抑制Ang/Tie2受体途径可以抑制眼部新生血管形成.

  • 标签: 眼部 新生血管形成 血管生成素 受体 TIE2 病理性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内皮抑素(Endostatin)对兔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12眼,采用角膜缝线法制备兔CNV模型,其中两组分别以浓度为10μg/ml、50μg/ml重组内皮抑素点眼,4次/d,连续19d,并以生理盐水点眼作对照.CNV生长面积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μg/ml、50μg/ml重组内皮抑素实验组自第7d开始CNV平均生长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实验组CNV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组新生血管明显稀少,实验组与对照组炎性细胞成分及浸润程度相似.结论浓度10μg/ml、50μg/mlml重组内皮抑素具有明显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而无毒副作用,为临床防治CNV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标签: 角膜新生血管 重组内皮抑素 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简介:目的对无结膜切口的小梁切除术进行改良,探讨其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倾斜巩膜隧道、楔状小梁切除、加大滤过内外口等措施对原术进行改良,临床应用于30例32眼青光眼.结果术后结膜反应轻微,前房开始时稍浅,术后7d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2~37个月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滤过泡弥散、扁平、范围广,均为功能性滤过泡.结论该术操作安全、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手术方式 倾斜巩膜隧道 滤过泡 眼压
  • 简介:<正>目前对于青光眼的治疗,主要采用小梁切除术,取得良好的疗效,而其术后并发症如浅前房、低眼压、脉络膜脱离,黄斑水肿等成为影响术后效果及视力恢复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术中采用可拆巩膜瓣缝线,术后拆线方法,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巩膜瓣 脉络膜脱离 术后浅前房 闭角型青光眼 视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