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眼球摘除或眼内容剜除羟基磷灰石眼台植入术临床应用。方法眼内容剜除,后巩膜开窗,羟基磷灰石眼台植入巩膜腔或肌锥内,分层紧密缝合巩膜、筋膜及结膜。结果2例2眼眼台轻度外露,观察随访半年无发展,后行羊膜移植后愈合,其余21例21眼均无结膜裂开及眼台外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眼内容剜除后一期植入眼台于巩膜腔或肌锥内,术中充分降低巩膜、筋膜及结膜的张力,并紧密分层缝合是降低和预防结膜裂开,眼台外露、脱出的关键。

  • 标签: 眼内容剜 除羟基磷灰石 义眼台植入 眼窝整形
  • 简介:目的研究眼座植入术后治疗上睑凹陷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评估高密度聚乙烯及或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眶内植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应用眼眶三维影像检查和突眼计测量的方法,分析上睑凹陷发生的原因,测量眼座植入术后眶内容及眼眶容积改变,以高密度聚乙烯或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作为填充材料,对26例眼座植入术后上睑凹陷的患者施行整复治疗,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手术后2wk内,19例上睑凹陷病例术后均得到了明显的矫正,外观理想;5例残留轻度上睑凹陷;2例仍有中度上睑凹陷,经再填充后得到了矫正.随访6个月~4年,3例残留轻度上睑凹陷.复合人工骨眶内植入后随访6个月以上,无感染、排异及移位.结论对眼座植入术后上睑凹陷的整复手术可获得满意疗效.高密度聚乙烯或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眶内植入是安全及有效的.

  • 标签: 上睑凹陷 植入术后 整复治疗 高密度聚乙烯 复合人工骨 羟基磷灰石
  • 简介: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眼座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行眼球内容物剜除术,剪断视神经,于4条直肌间剪开巩膜,一期植入羟基磷灰石眼座于巩膜腔及肌锥内.结果随访6-24个月,12例均植入成功,无眼座排斥,暴露,感染等并发症.获得满意的外观康复效果.结论羟基磷灰石眼座是理想的眼眶内填充物,眼内容物剜除术后植入眼座,明显改善术后眼窝塌陷畸形刑于眼安装,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眼眶美容术中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羟基磷灰石 义眼座 眼内容剜除术
  • 简介:病例介绍患者男38岁,因"右眼眼台1期植入术后5年暴露1年"入院。病程中在外院三次行右眼眼台暴露结膜切口对位缝合术、羊膜修补术及唇黏膜修补术,结果均失败。体检:右眼睑无红肿,右眼眼台暴露约6mm×8mm,周围球结膜轻度充血,表面少量粘性物覆盖,眼台运动基本正常,余未见明显异常。完善各项检查后拟局麻下行义眼台暴露自体中薄皮瓣移植修复术。

  • 标签: 义眼台暴露 皮瓣移植 右眼睑 眼台 唇黏膜 结膜切口
  • 简介:目的评价带线羟基磷灰石眼座(HA)无包裹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眼球摘除术后患者,采用带线羟基磷灰石眼座作为眼窝植入物,无包裹直接植入.Ⅰ期植入21例.Ⅱ期植入8例.结果分别随访5-18月,4眼术后出现球结膜裂开,2眼术后轻度上睑下垂,1眼术后五月眼座中度暴露,均经相应治疗后恢复.其他病例手术效果良好,无植入物脱出及移位,眼座活动度良好.结论带线羟基磷灰石眼座直接植入术,具有操作简单、材料易得、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羟基磷灰石(HA) 直接植入 整形
  • 简介:目的探讨低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羟基磷灰石眼座暴露的疗效.方法采用JAM-II型多功能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激光物质为GaA1As,激光波长650nm)对22例不同程度的眼座暴露患者进行激光照射治疗,并将结果与既往采用药物及手术治疗的20例眼座暴露患者比较.结果激光组22例全部愈合(100%);药物及手术组中轻、中、重度的愈合率分别为83.3%,63.6%和0.经采用X2检验之四格表精确检验法处理,2组间轻度患者的愈合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45),而2组间中度和重度患者的愈合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羟基磷灰石眼座暴露的疗效优于药物及手术方法.可用于预防及治疗羟基磷灰石眼座暴露.

  • 标签: 低功率半导体 激光治疗 羟基磷灰石 药物 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异体巩膜覆盖羟基磷灰石眼台植入术的疗效.方法研究15例因各种原因致眼球功能丧失且影响外观患者,行眼球摘除后异体巩膜覆盖羟基膦灰石眼台.随访至少3个月.结果13例眼台术后外观及眼台活动良好.无感染,暴露,运动障碍,2例患者术后早期结膜裂开,眼台轻度暴露,药物保守治疗眼台未脱出,上皮最终均覆盖眼台,顺利植入眼片.结论异体巩膜覆盖羟基磷灰石眼台植入术简便、有效、并发症少,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 异体巩膜 巩膜覆盖
  • 简介:血管生成(angiopoietin,Ang)是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主要由Ang-1和Ang-2组成;Tie2(tyrosinekinasethatcontainsimmunoglubin-likeloopsandepidernalgrowthfactor-similardomains2)是其共同受体.Ang-1促使血管成熟,维持血管稳定.Ang-2则拮抗Ang-1的作用,始动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在眼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Ang/Tie2受体途径起重要作用,抑制Ang/Tie2受体途径可以抑制眼部新生血管形成.

  • 标签: 眼部 新生血管形成 血管生成素 受体 TIE2 病理性
  • 简介:目的:研究柚皮对激光诱发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NV)、高眼压兔眼血流和缺血大鼠眼视网膜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棕色挪威大鼠,采用激光诱发Bruch膜破裂后,予10g/L(20mg/kg)柚皮,1次/d,持续4wk;光凝后2,4wk分别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评估CNV的形成。采用彩色微球技术、眼电生理技术检测兔眼血流和大鼠视网膜功能恢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g/L柚皮能明显增加高眼压兔眼脉络膜血流(P〈0.05),能明显增加缺血大鼠眼视网膜功能恢复(P〈0.05),能明显减轻光凝点荧光渗漏(75.8%~95.0%,P〈0.01)。结论:柚皮能抑制激光诱发大鼠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增加高眼压兔眼脉络膜血流;增加缺血大鼠眼视网膜功能恢复。

  • 标签: 柚皮素 脉络膜新生血管 眼血流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内皮抑(Endostatin)对兔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12眼,采用角膜缝线法制备兔CNV模型,其中两组分别以浓度为10μg/ml、50μg/ml重组内皮抑点眼,4次/d,连续19d,并以生理盐水点眼作对照.CNV生长面积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μg/ml、50μg/ml重组内皮抑实验组自第7d开始CNV平均生长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实验组CNV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组新生血管明显稀少,实验组与对照组炎性细胞成分及浸润程度相似.结论浓度10μg/ml、50μg/mlml重组内皮抑具有明显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而无毒副作用,为临床防治CNV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标签: 角膜新生血管 重组内皮抑素 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简介:目的构建肺炎链球菌自溶(pneumococcalautolysin,LytA)核酸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肺炎链球菌基因组中克隆肺炎链球菌自溶基因,然后将该基因插入到pVAX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表达LytA的重组质粒,制备成超螺旋比例大于90%的核酸疫苗。实验组:BALB/c小鼠5只,对其分3次肌内注射核酸疫苗(100μg);对照组:BALB/c小鼠5只,肌内注射pVAX1空载体(100μg)3次。分别采集小鼠血清,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血清LytA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扩增出的LytA基因(957bp)与基因库中LytA的编码序列(957bp)一致。成功构建了LytA核酸疫苗。实验组小鼠的血清Lyt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克隆了LytA基因,制备了LytA核酸疫苗,后者可在小鼠体内诱导较强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

  • 标签: 中耳炎 链球菌 肺炎 疫苗 DNA
  • 简介:目的观察曲伏前列滴眼液用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的残余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方法回顾性观察超声乳化术后眼压控制不满意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5例(15只眼)。测量日眼压曲线后给予每晚1次0.004%曲伏前列滴眼液滴眼。分别于用药1周、4周、8周时测量日眼压曲线,比较用药前后的眼压峰值及眼压波动幅度。结果用药前平均眼压峰值(23.83±3.74)mmHg(1mmHg=0.133kPa),用药1周后眼压峰值平均为(15.25±3.71)mmHg,眼压下降幅度36.0%,眼压峰值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1周眼压波动幅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眼压控制平稳,未见全身及局部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伏前列滴眼液是治疗超声乳化术后残余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有效药物。(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227-228)

  • 标签: 曲伏前列素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青光眼 闭角型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葛根对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舒缩因子的影响。方法:取第8代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用于实验。实验组中加入含不同浓度葛根的培养液,对照组加入不含药物、无生长因子及血清的培养液。培养48h后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各组细胞eNOS及ET-1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葛根组eNOS的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1),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eNOS的表达也增加。葛根组ET-1的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1),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ET-1表达下降。结论:葛根通过上调eNOS的表达,下调ET-1的表达,调节血管一氧化氮内皮(NO/ET)的比值,从而发挥松弛视网膜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 标签: 葛根素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舒缩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多西环对碱烧伤大鼠角膜炎症细胞浸润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多西环组,每组16只大鼠。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后,多西环组予3g/L多西环眼液点眼,对照组予眼液溶媒点眼。分别于碱烧伤后第3,7,14,21d观察计算炎症指数,角膜取材后进行病理切片及炎症细胞计数,行ICAM-1的ELISA检测。结果:多西环组各时间点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较对照组轻,炎症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环组各时间点炎症细胞计数少于对照组(P〈0.05)。多西环组各时间点大鼠角膜的ICAM-1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环可以抑制碱烧伤大鼠角膜的炎症细胞浸润,其机制可能是抑制ICAM-1的表达。

  • 标签: 多西环素 碱烧伤 角膜 炎症细胞
  • 简介:目的探索FFA中前房荧光渗漏情况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136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FFA检查,观察前房荧光渗漏情况。结果其中68例,78眼前房有不同程度的荧光渗漏。结论FFA中观察前房荧光渗漏情况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提示预后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FFA 前房荧光素渗漏
  • 简介:目的明确前列腺E1等药物对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及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对381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分别使用前列腺E1、盐酸培他啶、尼莫地平,静脉给药后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前列腺E1、盐酸培他啶、尼莫地平静脉给药后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2.5%、71.8%、71.3%.疗效与病程有关.结论大多数神经性耳鸣患者对上述药物治疗是有效的.其中前列腺E1具有疗程价格低廉、疗效高、安全、使用方便等相对优点.

  • 标签: 前列腺素E1 药物治疗 神经性耳鸣 不良反应 盐酸培他啶 尼莫地平
  • 简介:目的观察上调白细胞介10(IL-10)的表达对家兔慢性细菌性鼻窦炎动物模型上颌窦黏膜创伤修复的影响。方法以慢病毒(LV)为表达载体,上调IL-10的表达(LV-IL-10)。实验分3组:生理盐水注射组、LV-IL-10治疗组和LV-GFP注射组(GFP为绿色荧光蛋白)。制作家兔慢性细菌性鼻窦炎模型。在创伤前3d,各组上颌窦内侧壁黏膜下分别注射生理盐水、LV-IL-10和LV-GFP。于创伤后第3天和第10天取再生的上颌窦内侧壁黏膜,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苏木-伊红(HE)染色和Masson三染色法观察创伤后第10天再生黏膜的形态特征。结果在创伤后第3天和第10天再生的上颌窦黏膜中,LV-IL-10治疗组的胶原沉积明显减少,炎症反应较轻,且IL-6以及Ⅰ型和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IL-6、IL-8以及Ⅰ型和Ⅲ型胶原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但3组间再生的上颌窦黏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在家兔慢性细菌性鼻窦炎创伤修复的动物模型中,上调IL-10的表达可以抑制再生黏膜中的炎症反应,减少胶原沉积,改善再生黏膜的组织重塑。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创伤修复 白细胞介素10 慢病毒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