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结膜鼻腔吻合术治疗完全性上下小管阻塞的有效性,并评价这种手术的优势、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完全性上下小管阻塞患者22例22眼作为研究对象,施行微创结膜鼻腔吻合术。术后随访3~27mo,记录患者的人口学数据、手术时长、义管长度、随访时间、义管的通畅情况、术后并发症、对手术是否满意,分析数据结果,评价微创结膜鼻腔吻合术的临床意义。结果:手术总体成功率为95%(21/22),患者总体满意度为68%(15/22)。术后并发症包括鼻腔肉芽组织包裹义管下口2例(9%),中鼻甲黏膜堵塞义管下口3例(14%),鼻黏膜覆盖义管下口1例(5%),义管管腔被分泌物堵塞5例(23%),异物不适感10例(45%),干眼2例(9%),鼻腔分泌物逆流入结膜8例(36%)。结论:微创结膜鼻腔吻合术可有效治疗完全性上下小管阻塞。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且不遗留面部皮肤瘢痕。

  • 标签: 结膜囊鼻腔吻合术 微创 上下泪小管阻塞 Medpor泪道义管
  • 简介:目的探讨化脓性小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28例化脓性小管确诊患者。把他们分为4组。第1组单纯小管,冲洗泪道有液体进入鼻口腔。第2组小管合并小管阻塞。第3组小管合并慢性但不合并小管阻塞。第4组小管合并慢性小管阻塞。所有组用聚维酮碘结膜冲洗及小管灌洗,同时小管中用妥布霉素冲洗并注入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眼局部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脓性分泌物减轻后第1组给予保守治疗;第2组给予小管切开术。第3组给予鼻腔吻合术。第4组给予鼻腔吻合+小管切开术,术后同术前保守治疗。结果所有组小管全部治愈。但第2及第4组各有1例小管阻塞。结论聚维酮碘结膜冲洗及小管灌洗,小管中用妥布霉素冲洗并注入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眼局部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或在此基础上合并小管切开和/或鼻腔吻合术,简单方便,疗效确切。

  • 标签: 化脓性泪小管炎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小管的主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小管患者57例57眼,取小管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小管内排出的硫磺颗粒碾开涂片以寻找放线菌。结果:小管患者57例57眼中,有56眼挤压小管见硫磺颗粒经点排出,取硫磺颗粒碾开涂片均见放线菌。57眼患眼取小管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55眼为阳性,共培养出菌株63株,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其他菌种少见。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利福平、头孢西丁、氯霉素、美洛西林等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放线菌为小管的主要致病菌,且大部分存在于其他细菌的合并感染。利福平、头孢西丁、氯霉素、美洛西林等药物治疗小管敏感性高。

  • 标签: 泪小管炎 致病菌 药物敏感性 诊断
  • 简介:目的:比较常规小管断裂吻合术和鼻内窥镜引导逆行注气法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小管断裂的手术时效和疗效。方法:收集秦皇岛市海港医院眼科2009-01/2015-12下小管断裂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7例67眼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33例33眼行常规小管断裂吻合术,B组34例34眼行鼻内窥镜引导逆行注气法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小管断裂。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秩和检验的方法对两组的找到小管断端的时间和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A组找到小管断端的时间为44.42±10.66min,B组找到小管断端的时间为30.06±6.2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P〈0.05)。术后6mo冲洗泪道判断手术疗效,B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P〈0.05)。结论:鼻内窥镜引导逆行注气法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小管断裂和常规小管断裂吻合术相比,手术时间短,术后疗效佳。

  • 标签: 泪小管断裂 鼻内窥镜 注气 5-氟尿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