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舌鳞癌组织中CD44v3及CD44v6的表达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探讨CD44v3及CD44v6作为预测舌鳞癌预后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单纯手术治疗的舌鳞癌石蜡标本中CD44v3及CD44v6的表达.分析CD44v3及CD44v6的表达与舌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1)生存期≤2年的舌鳞癌组患者CD44v3阳性细胞百分率及CD44v6阳性细胞百分率均高于生存期≥5年组(P值分别为0.049和0.004)。(2)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只有淋巴结转移可作为舌鳞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值分别为0.048和0.011)。(3)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舌鳞癌组织中CD44v6和CD44v3阳性强度越高,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越短。但经LogRank(Mantel—Cox)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舌鳞癌组织中CD44v3或CD44v6的表达与预后不良关系密切.但尚不能证明可作为舌鳞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CD44V3 CD44V6 鳞状细胞癌 预后
  • 简介:目的:通过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C-Met、CD1a在舌鳞癌(tonguesquamouscellcarcinoma,TSCC)、舌癌前病变及舌正常组织中表达的研究,探讨在舌鳞癌中HGF/C-Met信号通路对CD1a阳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例舌鳞癌、10例舌癌前病变及10例舌正常组织的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检测舌鳞癌、舌癌前病变及舌正常组织中HGF、C-Met及DC标志物CD1a的表达并分析其相互关系。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以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HGF、CMet和CD1a在舌鳞癌中的表达水平较舌癌前病变和舌正常组织高(P均〈0.01);在舌鳞癌中,C-Met的表达水平与CD1a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s=-3.769)。结论:舌鳞癌患者局部微环境中存在一定的免疫反应,HGF/C-Met信号通路可抑制DC对舌鳞癌组织的浸润。

  • 标签: 舌鳞癌 树突状细胞 HGF/C-Met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转4-1BBL肿瘤细胞联合抗CD28单抗体外诱导抗肿瘤活性的能力。方法:通过脂质体法将重组载体pEGFP/neo—h4—1BBL转染人舌鳞癌细胞Tca8113,经G418(400μg/mL)筛选及有限稀释后,获得稳定高表达克隆.分别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细胞中h4—1BBLmRNA和蛋白的表达。将转染与未转染4—1BBL基因的Tca8113细胞用丝裂霉素C(MMC)处理后,制成肿瘤细胞瘤苗。联合抗CD28单克隆抗体与经体外抗CD3mAb诱导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测定T细胞增殖、CTL杀伤活性及产生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能力。实验数据以SPSS12.0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结果:h4—1BB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Tca8113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转染h4—1BBL基因的Tca8113细胞联合抗CD28单抗能显著刺激T细胞活化、增殖(P〈0.01),促进IL-2、IFN-γ分泌(P〈0.01),并能有效地诱导CTL的特异性杀伤活性(P〈0.01)。结论:转4—1BBL肿瘤细胞联合抗CD28抗体能显著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诱导T细胞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 标签: 4-1BBL 抗CD28单克隆抗体 抗肿瘤免疫 细胞毒性T细胞
  • 简介:随着预防意识的增强和种植体的逐渐推广,全口义齿修复日渐减少,甚至有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有些老年无牙颌患者不想或因全身疾病的原因而不能接受种植义齿修复,那么只能进行全口义齿修复。为了能够成功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牙科医生必须接受大量的教育和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所介绍的改良Lauritzen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的全口义齿修复水平。尽管Lauritzen法经改良后某些概念发生了变化,但诸如取印模、上[牙合]架以及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一些参数的检查等具体操作还是被保留了下来。改良Lauritzen结合了传统和现代全口义齿修复方法。本文对最近Dapprich/Oidtmann所著并由Quintessenz出版社出版的《Totalprothetik—KlinikundTechnikderweiterentwickeltenLauritzen——Methode》中的某些章节进行了节选和总结。

  • 标签: 全口义齿修复 改良 老年无牙颌患者 种植义齿修复 临床经验 预防意识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适应电子病历、学术交流以及电子出版物的要求,使用计算机有效地记录牙位的牙位记录.方法:T和t作为记录牙齿的标识字符,T代表恒牙,t代表乳牙.从牙弓中线向远端,数字1~8和1~5分别代表恒牙和乳牙的名称.将所记录的牙位以上标和下标的形式写在标识字符的左、右两侧.结果:将所记录的牙位以上标和下标的形式写在T或t左侧或右侧,可准确记录牙齿在牙列中的位置和名称.结论:上-下标牙位记录可以简便而有效地标记牙位.

  • 标签: 牙齿 牙位记录法 上标 下标
  • 简介: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细胞粘附分子CD44v6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ticodontogenictumor,KCOT)中开窗减压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16例经病理证实的KCOT患者开窗减压前后的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OPN及CD44v6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窗减压前,OPN及CD44v6在KCOT中均呈高表达。减压后,16例患者OPN均呈阴性表达,统计学分析其表达在开窗后显著下降(P<0.05);CD44v6在开窗减压后标本中,10例(63%)表达下降,5例(31%)表达未发生变化,1例(6%)表达升高,统计学分析其表达在开窗后显著下降(P<0.05)。结论:OPN及CD44v6在KCOT中呈高表达,开窗减压后二者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开窗减压术治疗KCOT的部分机制。

  • 标签: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开窗减压术 骨桥蛋白 CD44V6 免疫组织化学 CD44V6
  • 简介:人们研究牙位记录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提出的牙位记录有20多种之多,但迄今口腔医学界在这方面仍未达成一致意见。我们根据人类牙齿在牙列中的排列特点,结合Word文档的上标和下标方式,设计了一种新的牙位记录方法,称之为上-下标牙位记录。在设计这种新的牙位记录过程中,需要解决在设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我们对这些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现针对该中的若干问题做一探讨和说明。

  • 标签: 记录法 牙位 WORD文档 记录方法 医学界 设计
  • 简介:修复全口义齿上颌腭皱,使无牙颌患者戴义齿后的感觉更加接近自然.我科自2000年以来,对近百副全口义齿采用一种简易方法修复腭皱,在临床上收到了很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全口义齿 上颌 修复 简易 方法介绍 无牙颌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肿瘤及其就位腺体区域性切除的方法治疗腮腺叶良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对2004—2006年甘肃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8例腮腺叶良性肿瘤患者,采用肿瘤及其就位腺体区域性切除+局部面神经解剖并且保留腮腺主导管的术式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28例腮腺叶良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经过3~5年的随访无一例复发,均达到治愈目的。术后并发症:出现面神经颧支暂时性瘫痪1例,颊支暂时性瘫痪2例,经应用营养神经药物治疗,1~3个月后均恢复正常;发生腮腺局部积液4例,经穿刺抽液换药,加压包扎后均得到痊愈,无一例涎瘘发生;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1例,但范围较小;愈后检查患者,手术侧凹陷不明显,面部左右基本对称,腮腺检查分泌功能基本正常。结论肿瘤及其就位腺体区域性切除的方法是治疗腮腺叶多形性腺瘤或其他良性肿瘤合适的手术方式。与标准的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及腮腺叶或全腮腺切除术相比,能减少面神经损伤、涎瘘、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能够保持面部形态的对称性,避免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牙颌面畸形患者的心理因素是其决定选择正颌手术治疗及术后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是首要因素。列举部分在正颌外科中常用的心理测量量表,尤其是人格评估量表。分析国内外心理测量在正颌外科中的研究现状.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对牙颌面畸形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患者在正颌手术治疗前后的心理变化,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和术后满意度的目的。

  • 标签: 正颌 人格特征 人格评估 量表
  • 简介:高熔合金制作网状义齿支架模型有两种方法,一种为连模,另一种为脱模.脱模法制作简便,按常规方法要求,在石膏模型上直接制作.由于制作的铸件蜡型需要脱离模型,取下时易导致铸型变形,而影响铸件的精确度.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针对铸造网状义齿支架制作上的这一弱点,在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网状义齿支架 脱模法 钢丝支架支撑法 冷处理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两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总结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间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90例,其中44例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46例行腮腺叶切除术,随访时间2~9年。结果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的病例术后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的发生率均低于腮腺叶切除术,而采用两种术式肿瘤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区域性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可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治疗的首选术式。

  • 标签: 多形性腺瘤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腮腺浅叶切除术
  • 简介:目的:研究Demirjian(下文简称"D")推断南京地区儿童自然年龄的适用性。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年龄在3~16岁患者的全口曲面断层片共644例,其中男性378例,女性266例。按照D进行牙龄推断,所得牙龄与自然年龄进行配对t检验,通过建立单因素数学模型探索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直接运用D对南京地区儿童进行牙龄推断,所得出的结果与实际年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建立南京地区儿童牙齿成熟度与自然年龄间的数学模型,得到自然年龄与牙总成熟度的拟合曲线方程:男子组为Y=43.37SIN(0.02579X-1.138)+30.6SIN(0.04275X+0.9984)+3.019SIN(0.08706X+1.649),女子组为Y=55.93SIN(0.04001X-1.642)+90.97SIN(0.05389X+0.7095)+44.25SIN(0.06254X+3.384)。将其推断的年龄与实际自然年龄比较,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建立儿童牙齿成熟度与自然年龄间的数学模型,可以利用牙齿发育程度较为准确推断南京地区3~16岁儿童的自然年龄。

  • 标签: 牙龄 DEMIRJIAN法 自然年龄
  • 简介:目的: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伢典和传统车针去龋后窝洞表面的微观形态。方法:选取累及牙本质深层龋坏的离体牙9颗,分为对照组,机械组,伢典组3组,每组3颗。用扫描电镜观察窝洞表面形态。结果:对照组表面有很多碎屑、残渣等,无牙本质小管完整形态。传统车针组的牙本质表面有不规则的颗粒和碎片,有玷污层形成。牙本质小管口堵塞。伢典组的牙本质表面没有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口清晰可见。结论:伢典能有效去除玷污层。

  • 标签: 扫描电镜 化学机械去龋 伢典
  • 简介:目的:评估Haavikko法测定南京地区儿童自然年龄的适用性。方法:本研究收集了符合要求的南京市儿童的曲面断层片629张(其中男性392例,女性237例),按照Haavikko对左下颌7颗恒牙发育分期进行判读,查表计算得出牙龄,将所得牙龄与自然年龄进行配对t检验,并建立南京地区儿童牙龄与自然年龄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运用Haavikko算得南京地区男童牙龄比自然年龄平均低估0.6年,女童牙龄比自然年龄平均低估1.0年,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南京地区儿童牙龄与自然年龄相关的数学模型,得到自然年龄与牙龄的拟合曲线方程。结论:基于Haavikko研究并建立了南京市儿童的牙龄与自然年龄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其结果可用于对本地儿童牙龄及自然年龄的计算。

  • 标签: 牙龄 Haavikko法 曲面断层片
  • 简介:目的:利用健康离体牛牙,评价伢典对健康牙本质与复合树脂间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牛切牙28颗,磨除唇面釉质,暴露牙本质,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酸蚀组,伢典处理组,伢典处理+酸蚀组。分为不做预处理组,37%磷酸酸蚀组,伢典处理牙本质表面3min组,伢典处理牙本质表面3min后再用37%磷酸酸蚀处理组。在牙本质表面粘结形成直径5mm,高3mm的光固化树脂圆柱体。37℃水浴24h后,以1mm/min的加载速度进行剪切粘结强度测试。结果:伢典处理后的健康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大于不做预处理的健康牙本质。伢典处理不影响酸蚀效果。结论:伢典对复合树脂与健康牙本质间的粘结强度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化学机械去龋 伢典 剪切粘结强度
  • 简介:目的:了解松19色比色板对普通色牙和四环素牙选色的适合性。方法:同样使用松19色比色板比色条件下,调查一组正常牙色的病人的烤瓷冠与对照牙的色差值,与一组四环素牙色的烤瓷冠与对照牙的色差值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烤瓷冠色彩还原性的差异。结果:同样使用松19色比色板的情况下,正常牙色的烤瓷冠色彩还原性优于四环素牙色的烤瓷冠,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1)。结论:按照松19色比色板比色制作的四环素牙烤瓷冠色彩还原性较差,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四环素牙 比色板 金属烤瓷修复体(PFM)
  • 简介: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口腔印模和模型的消毒方法。方法本研究于2008年7月至2011年i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福建省某戒毒所现有1000余名戒毒人员中有口腔修复诊疗需求的HIV感染者28例,分别用2%戊二醛消毒液和含氯消毒液对其口腔印模及模型进行消毒。根据印模与模型是否同时消毒分为4组,用无菌棉拭子在灌注后的模型表面采样,并用核酸定量检测不同消毒方法对HIv灭活的影响。结果印模与模型均进行消毒后,模型表面HIV的灭活对数值为5.12,印模与模型均不消毒时,模型表面HIV的灭活对数值〈1.00。仅对印模进行消毒和仅对模型进行消毒时,模型表面HIV的灭活对数值分别为3.28及2,34。结论口腔诊疗中完善的印模及模型消毒可以有效地阻止艾滋病的传播与交叉感染;单独对印模或模型消毒无法完全灭活HIV。

  • 标签: 牙科消毒 牙科印模 石膏模型 艾滋病
  • 简介:在口腔修复工作中,我们常遇到因牙齿缺失或牙齿邻面龋坏破坏接触点未及时修复,使得邻近牙齿移位、牙齿长轴排列不正从而使修复体不能获得正常的外型、桥体没有足够的间隙,而使修复的效果不太理想.橡皮圈是口腔正畸中用来分离基牙、获得相应间隙从而使带环顺利戴入的一种装置,而我们在口腔修复中则可利用橡皮圈分离牙齿时对移位牙施加力量,使其长轴获得矫正的作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应用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 标签: 橡皮圈 口腔修复 牙齿缺失 带环 邻面龋 移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