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检测外源性骨形成蛋白4(bonemorphogeneticprotein4,BMP4)对体外连续传代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生长和人端粒反转录催化单位(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ERT)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BMP4对BMSCs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细胞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取第1、3和7代rhBMP4诱导组和对照组BM—SCs,细胞计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TERT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检测第3和7代BMSCs中hTERTmRNA表达,统计学分析。结果:rhBMP4诱导组各代BMSCs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荧光示hTERT在第1和第3代rh—BMP4诱导组和对照组BMSCs均为细胞核表达,在第7代诱导组保持细胞核表达,而第7代对照组则表现为细胞浆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显示,hTERT在第3和第7代诱导组BMSCs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MP4可促进BMSCs生长,维持传代后期hTERT表达,延缓细胞老化。

  • 标签: 骨形成蛋白-4 端粒酶 骨髓间充质细胞 体外培养
  • 简介:本研究通过与根尖牙乳头来源细胞(APDCs)相比,鉴定其中干细胞/祖细胞的放射学特性。方法:从新鲜拔除的具有未成熟根尖的人类第三磨牙中分离APDCs,运用神经球培养技术,制备含有大量干细胞/祖细胞成分的多能性细胞团。经1射线照射后,对牙乳头球形成细胞(PSFCs)和APDCs进行放射敏感性和硬组织形成能力分析。

  • 标签: 乳头细胞 放射学 敏感性分析 根尖 人类 放射敏感性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会导致牙龈及牙周组织发生不同的改变。目前,这种具有特定发病过程,病情进展,以及对治疗呈现抵抗性的牙周病越来越多。临床上伪膜型或口疮型念珠菌病,以及所谓的乳头状增生可能是真菌感染所致。白色念珠菌感染好发于颊,腭,舌背及口角区,很少累及牙龈及牙周组织。免疫功能缺陷会导致病毒的活化和感染。复发性坏死性溃疡可能是I型或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而明显局限型溃疡可能是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口腔卡波济氏肉瘤最初表现为蓝色或红色斑点,继而转变成为蓝色,有时像淋巴瘤样或淋巴管瘤样的外生性肿瘤。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牙周组织 牙龈组织
  • 简介: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使用纲丝尺寸表示为0.046cm(0.018英寸),牵引力大小表示为0.56N(2.0盎司)等;

  • 标签: 法定计量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医学会 编辑出版 单位符号 符号表示
  • 简介:引言近来,新的干细胞来源及有效分离方法时有报道,并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但目前尚不清楚何种类型的干细胞最适合临床靶向治疗。对这些细胞的性质以及它们特有的分化倾向仍缺乏了解,这会妨碍它们治疗潜力的发挥。因此,搞清它们特有的基因表达谱,对今后成功进行细胞治

  • 标签: 细胞内 分化 干细胞来源 人类 牙髓 恒牙
  • 简介:在牙齿拔除时实施拔牙窝增高术已被许多学者所推荐.因为成功的拔牙窝增高术可能会减少或避免将来进行牙槽嵴顶骨手术的需要。本文在此介绍一种拔牙窝增高术的操作过程.并描述其组织学、组织形态学的研究发现。5名患者(3名男性,2名女性;平均56岁)参加本研究.包括7个研究位点。应用可溶性多孔钙化的同种异体骨充填拔牙窝至骨嵴顶(位于软组织表面下2mm),并应用生物可吸收性胶原伤口敷料覆盖创口表面。术后5~6个月.从拔牙窝中心提取活体组织进行检查。活检的组织学评价显示多孔钙化的同种异体骨移植区内.存在骨小梁的形成与重建,且无炎症征象。样本的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平均68.5%为新生骨,3.8%为剩余植入骨材料颗粒.27.7%为结缔组织或骨髓。此外.新生骨和结缔组织被观察到与剩余的植入骨材料紧密结合。这些数据显示人类钙化骨和可吸收性胶原伤口敷料的联合应用适用于拔牙窝增高术。然而,仍需要大样本量的临床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该发现。

  • 标签: 同种异体骨移植 组织学评价 拔牙窝 钙化 人类 生物可吸收性
  • 简介:目的:用体外研究方法评价采用化学或物理催化激活的高浓度漂白剂的漂白效力。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评价不同光固化设备激活时35%过氧化氢(WhitenessHPMaxx)对牙齿漂白的效力。光固化设备包括:卤素灯(普通和漂白模式)(Optilux501C.Demetron/Kerr),第一代LED.LED/二极管激光(UltrablueⅣ.DMC),第二代LED(Bluephase16i,IvoclarVivadent)和无光源照射组(对照组)。第二部分.分析化学和物理催化方式对高浓度漂白剂的影响.漂白剂包括:35%过氧化氢(WhitenessHPMaxx)+20%氢氧化钠;35%过氧化氢+7%碳酸氢钠:38%过氧化氢(OpalescenceXtraBoost);35%过氧化氢+卤素灯;35%过氧化氢+20%氢氧化钠+卤素灯:35%过氧化氢+7%碳酸氢钠+卤素灯:38%过氧化氢+卤素灯:以及35%过氧化氢。用人离体磨牙制备的块状试件根据不同漂白处理随机分组(n=5)。漂白效果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漂白过程分为3次。测量结果用ANOVA和Tukeytest进行检验(α=0.05)。结果:两部分实验结果都表明.经催化激活与未经激活的漂白处理.其效果在测试的所有阶段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激活系统不会改善高浓度漂白剂的漂白效力。

  • 标签: 激活方式 物理催化 分析化学 漂白剂 浓度 过氧化氢
  • 简介:2010年8月23日下午四时,来自哥伦比大学牙科学院的毛剑教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做了一场题为“StemcellsandTissueEngineeringintheTransformationofStomatology”的精彩演讲。本次讲座由周彦恒教授主持,并吸引了百余名医师及研究生前来参加。

  • 标签: 哥伦比亚大学 牙学院 讲座 美国 口腔医学院 CELLS
  • 简介:引言尽管有报道认为间质细胞性因子(SDF)-1α/CXCR4轴存在于牙髓组织中,但关于牙髓干细胞(DPSCs)中该轴的调控知之甚少。本研究目的就是要搞清炎症或组织缺氧状态对牙髓细胞中的SDF-1α/CXCR4轴是否有调控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SP刺激原代牙髓细胞

  • 标签: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牙髓细胞 调控作用 人类 SDF-1Α 牙髓组织
  • 简介:本刊严格执行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使用》。

  • 标签: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法定计量单位 书写规则
  • 简介:本刊严格执行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使用》。

  • 标签: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法定计量单位 书写规则
  • 简介:环氧化-2(cyclooxygenase-2,COX-2)在头颈部鳞癌中高表达,对其发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它与头颈部鳞癌(headandnecksquamouscellcarcinoma,HNSCC)发生发展中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肿瘤内血管、淋巴管的形成,肿瘤的浸润、转移,肿瘤细胞的凋亡障碍以及机体免疫抑制密切相关,而COX-2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头颈鳞癌易感性之间也存在密切联系.

  • 标签: 环氧化酶-2 头颈部鳞癌
  • 简介:目的这篇回顾性文章评价了单基牙、单桥体树脂粘接固定局部义齿(FPDs),并与两基牙、单桥体非悬臂梁树脂粘接FPDs对比。材料和方法通过2个数据库检索了一篇有关设计原则的出版物和11篇临床研究论文。6篇论文主要是有关两单位悬臂梁树脂粘接FPDs的研究,5篇论文是有关双端固定设计的树脂粘接FPDs和悬臂梁树脂粘接FPDs的对比研究。结果如果能遵循正确的预备准则,单个牙缺失的两单位悬臂梁树脂粘接FPDs修复体更可信赖,预后更好。结论根据论文回顾,同样条件下,两单位悬臂梁FPDs较双端固定树脂粘接固定局部义齿显示出更长的寿命。

  • 标签: 悬臂梁 固定义齿修复 文献回顾 临床研究论文 固定局部义齿 数据库检索
  • 简介:乙醛脱氢-1(aldehydedehydrogenase1,ALDH1)是正常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标记物之一,ALDH1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关系密切。近年来发现ALDH1也是头颈部鳞癌干细胞的标记之一,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作一概述。

  • 标签: ALDH1 头颈部鳞癌 肿瘤干细胞
  • 简介:人们已经对牙体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便未来能应用于再生口腔医学。本研究从正常阻生的第三磨牙中分离人类牙髓干细胞(DPSC)。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DPSC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别用茜素红S和油红O染色进行评估),显示出其多能性。在正常培养条件下,DPSC造血干细胞标志(CD45、CD31、CD34、CD144)呈阴性,间充质细胞标志(CD29、CD90、CD105、CD166、CD146、STRO-1)呈阳性。在成骨诱导液中培养3周,这些标志的表达均有所下降。

  • 标签: 成骨性分化 牙髓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干细胞增殖 体外研究 人类
  • 简介:目的:探讨人非ATP依赖性调节颗粒13(hRpn13)通过泛素-蛋白体通路(UPP)途径对人牙周膜细胞(PDLC)的作用,从而揭示其对PDLC增殖、分化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转染敲除来改变PDLC中hRpn13的表达后,用MTT法观测细胞形态,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来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检测碱性磷酸(ALP)和Ⅰ型胶原纤维的分泌情况来检测细胞成骨分化情况,最后通过检测NF鄄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泛素化蛋白的改变来研究hRpn13对PDLC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结果hRpn13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ALP的活性,Ⅰ型胶原蛋白以及RANKL、OPG的表达起到了负性调节作用,同时hRpn13使泛素化蛋白聚集减少。结论hRpn13可以通过影响UPP通路来调节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

  • 标签: 人非ATP酶依赖性调节颗粒13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牙周膜细胞 成骨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