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体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王争综述傅民魁审校近些年来,正畸学的发展越来越受益于口腔科学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尤其对成人患者的正畸治疗,因正颌学和牙周病学的不断发展,使得对复杂病例的治疗更为可行。口腔种植学是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成功...

  • 标签: 种植体 种值体 正畸矫治器 正畸支抗 治疗中 正畸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家庭夜间美白法与冷光美白技术用于着色牙漂白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广州市东升医院口腔科2007--2010年的96例着色牙病例,分别用家庭夜间美白法(50例)与冷光美白技术(46例)进行牙齿漂白,以VITA比色板分析脱色效果,用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AS)记录受试者术中牙齿敏感程度。术后及2年后复查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家庭夜间美白组总有效率为98.0%,冷光美白组为10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环素牙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方面:家庭夜间美白组为72.2%、94.4%,冷光美白纽为90.0%、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VAS评判:家庭夜间美白组敏感率为84.0%,冷光美白组为80.4%,两组敏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敏感者停止用药后6~24h均能缓解。2年后复查:两组牙齿颜色均出现反色。家庭夜间美白组总有效率为32.0%,冷光美白组为2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结束时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检查两组牙髓活力均正常。结论家庭夜间美白法与冷光美白技术治疗着色牙效果显著,在四环素牙上冷光美白技术优于家庭夜间美白法。2年后两组牙颜色均出现反色。两种漂白方法均具有临床安全性。

  • 标签: 牙齿漂白 牙齿敏感 过氧化氢
  •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3种常用比色板的色度差别,以指导临床及技工室制作瓷修复体.方法:将比色板每一色片分成上中下、左中右9个象限,分别测试每1象限的Lab,并对不同比色板相同编号色片进行两两比较.结果:3种常用比色板同一编号色片在同一部位的色度差值(△Eab)范围是:1.67~22.83NBS,超出肉眼可分辨的范围1.5NBS.结论:不同比色板同一色片之间存在肉眼可分辨的色度差,建议医师在登记比色结果时,应注明所用比色板的厂家名称,技工应采用相应比色板厂家的瓷粉完成瓷修复体.

  • 标签: 比色板 色度差 瓷修复体 固定修复
  • 简介:目的由于氢氧化钙的高碱性与其生物学活性相关,不同氢氧化钙类盖髓剂可能的pH变化成为主要的关注点。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测定5种不同的氢氧化钙类盖髓剂在不同时段的pH水平。材料和方法被测试的材料分别是Dycal、Life、Calic、DycalVLC和Calcident450。样品按照厂家说明在塑料模型中调和;每种材料5个标准样本。将这些样本分别放人装有10ml去离子水(pH7.0)的独立小瓶中,并置于20°室温中。混合后1小时、24小时、3天、7天分别测定样本的pH。记录每种样本在不同时间段的pH变化,并计算其均值。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每个材料在不同时间段的pH均值都有显著差异。DycalVLC在第一小时内的测量值最高,Calcident450在其他时间段内测量值最高。材料的pH在各个时段内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所有材料均使去离子水pH升高。

  • 标签: 盖髓剂 氢氧化钙 体外评价 不同时间 PH值变化 统计学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咀嚼麦芽糖醇口香糖对唾液流率与pH的影响。方法选10例志愿者,分别检测咀嚼麦芽糖醇口香糖或木糖醇口香糖前后不同时间段唾液的流率和pH。应用SPSS12.0软件分析。结果咀嚼2种口香糖10min内,唾液流率显著增加,在2~4min时达到峰值,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24±0.30)mg/min和(4.53±0.19)mg/min。唾液pH在2~4min时上升至(7.16±0.15)和(7.02±0.20)。两组的唾液流率与pH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咀嚼麦芽糖醇口香糖也能促进唾液分泌,提高唾液pH

  • 标签: 麦芽糖醇 木糖醇 口香糖 唾液流率 唾液pH
  • 简介:使用固定矫治器对120只Wister大鼠分别施以50g、100g的持续力,通过电子计算机数字化图像处理系统及组织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大鼠牙受力后不同时期(1,3,6,12天)牙齿移动规律及相应组织变化。结果表明:三组正畸力导致牙齿移动规律不同,且最终移动距离有显著差异;牙齿移动的各个时期内组织变化有各自的特点,相应的组织变化决定了牙齿的移动方式及移动速度。

  • 标签: 矫治力 牙周组织